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335KB ,
资源ID:1465727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4657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食品工艺.doc)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食品工艺.doc

1、第一节 食品的概念一、食物与食品 食 物是人体生长发育、更新细胞、修补组织、调节机能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也是产生热量保持体温、进行体力活动的能量来源。 食 品经过加工制作的食物统称为食品。 食品卫生法对于食品的定义: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食品的分类食品尚无统一、规范的分类方法,按常规或习惯有下列方法: 按加工工艺 按原料来源 按产品特点按食用对象二、食品的功能u (一)营养功能u 食品的第一功能,也是最基本的功能;u 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糖)、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u 提供营养和能量,保持生存。

2、u (二)感官功能u 外观:大小、形状、色泽、光泽等;u 质构:硬度、粘性、韧性、弹性、酥脆度、稠度等u 风味:包括气味和味道u 气味:香气、臭味、水果味、腥味等u 味道:酸、甜、苦、辣、咸、鲜、麻及复合味道u (三)保健功能u 通过强化食品中量少的营养素或添加生理活性物质(功能因子),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三、食品的特性u (一)安全性u 食品必须是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的,防止污染和有害因素,预防食源性疾病或中毒。u 导致食品不安全的因素:微生物、化学、物理等。u (二)保藏性u 食品的品质降低到不能被消费者接受的程度所需要的时间被定义为食品货架寿命或货架期。u (三)方便性 u 便于食用、携带

3、、运输和保藏。四、食品管理u (一)普通食品u 具有营养或感官功能或兼有营养和感官两者功能的食品。u (二)特殊膳食用食品u 为满足某些特殊人群的生理需要,或某些疾病患者的营养需要,按特殊配方而专门加工的食品。u (三)保健食品 u 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为目的。第二节 食品加工工艺一、食品加工(一)食品加工概念 将食物或原料经过劳动力、机器、能量及科学知识,把它们转变成半成品或可食用的产品(食品)的过程。食品加工的有关重要概念: 增加热能或提高温度 减少热能或降低温度 脱水或降低水分含量 利用包装来维持加工建立的理想产品特性加工操作类型

4、: 预处理:清洗、挑拣、分级、破碎、打浆; 普通加工:压榨、混合、均质、搅拌、输送等; 复杂加工:超滤、电渗析、萃取、挤压等; 热加工:热烫、巴氏杀菌、高温杀菌、焙烤、油炸 冷加工:冷却、冻结、发酵、腌制、辐射 脱水加工:干燥、浓缩、蒸发包装:灌装、装罐、封口、装箱、打包(二)食品加工的目的 满足消费者要求 延长食品的保藏期 增加食品的安全性 提高附加值二、食品工艺 将原料加工成半成品或将原料和半成品加工成食品的过程和方法,它包括了从原料到成品或将配料转变成最终消费品所需要的加工步骤或全部过程。 食品工艺决定了加工食品的质量; 食品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工艺的合理性和每一工序所采用的加工技术; 每道

5、工序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来实现,应用不同的技术所得到的产品质量不同。第三节 食品工业及其发展趋势我国食品工业包括: 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烟草加工业第四节 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一、食品工艺学 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国际食品科学领域的定义:将食品科学原理应用于食品原料的加工处理,将其转变为高质量和稳定性的各种产品,进行包装和分配,以便满足消费者对安全、卫生、营养和美味食品的需求。 二、研究内容和范围 根据食品原料的特性,研究食品的加工保藏; 研究食品质量因素和加工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创造满足消费者需求的

6、新型食品; 研究充分利用现有食物资源和开辟食物资源的途径 研究加工或制造过程,实现食品工业生产的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一)根据食品原料的特性,研究食品的加工保藏 1食品原料的特性 有生命活动 季节性和地区性 复杂性 易腐性: 按照变质可能性将原料分为极易腐败原料(1天2周)、中等腐败性原料(2周2月)、不易腐败原料(28月)。 2引起食品变质的原因 微生物的作用,如霉菌; 酶的作用:如多酚氧化酶; 物理化学因素作用:如热、冷、水分、氧气、光、时间 3. 食品保藏的途径 运用无菌原理:杀灭或减少菌量到最低限度; 抑制微生物活动:如降低温度、脱水等; 利用发酵原理:利用某些有益微生物的活动产

7、生和积累的代谢产物如酸和抗生素来抑制有害微生物; 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降低果蔬呼吸作用。二、研究内容和范围(二)研究食品质量要素和加工对食品质量的影响1. 食品的质量要素感官指标-包括色、香、味、质构等营养素含量-营养素成分和相应的含量多少卫生指标-微生物总数、致病菌数、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和抗生素等保藏期-包装要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藏期2. 加工对质量的影响 一方面改善食品质量,增强其营养、感官、安全和保藏性,如肉品的腌制; 另一方面,加工不当可产生相应的质量问题,如褐变、破坏营养素等。(三)创造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型食品 改变包装、方便性、强化营养、增加功能、降低成本等。(四)研究充分利用现有

8、食物资源和开辟食物资源的途径1. 合理利用现有食物资源:减少损失和浪费,加强资源的回收利用;2. 加大对现有食物资源的开发:加强现有资源的开发,应用技术获取新资源;3. 食品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加工污染、保护珍稀动植物。(五)研究加工或制造过程,实现食品工业生产的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1. 科学选用工艺技术 食品制造技术:如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和超临界流体技术; 食品保藏技术:如高压杀菌、脉冲电场杀菌、辐射杀菌、栅栏技术等; 食品监控技术:生物传感器、成像分析技术等 2. 合理选用加工设备 3. 实施食品质量管理体系: 正在逐步推广应用的包括全面质量管理(TQM)、良好的生产操作规范体系

9、(GM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和国际产品质量认证体系(ISO 9000)。本章小结食品的分类、功能与特性;食品加工的概念、目的;食品工艺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第二章 食品的脱水1. 食品的脱水加工( dehydration) 在不导致或几乎不引起食品性质的其他变化(除水分外)的条件下,从食品中除去水分。 浓缩(concentration)产品是液态,其中水分含量高,一般在15%以上; 干燥(drying)产品是固体,最终水分含量低。2. 食品脱水加工的特点 食品重量减轻、体积缩小,可节省包装、贮藏和运输费用;便于携带,供应方便; 干燥食品可延长保藏期。 3. 依据食品

10、脱水的原理,食品脱水加工类型有:u 在常温下或真空下加热让水分蒸发,依据食品组分的蒸汽压不同而分离去除水分至固体或半固体; 如干燥或干制u 依据食品分子大小不同,用膜来分离水分;如超滤、反渗透等,主要是用于浓缩。 本章中所讨论的食品脱水加工是指: 采用加热蒸发脱水,几乎完全地除去食品中的水分,使水分含量在15%以下,而食品的其他性质在此过程中几乎没有或者极小地发生变化的干燥方法,即干燥或干制。 食品干燥保藏:脱水干制品在其水分被降低到足以防止腐败变质的程度后,并始终保持低水分可进行长期保藏食品的一种方法。 通常干制品在室温下可以贮藏一年以上。4. 食品干藏的历史一种最古老的食品保藏方法;我国北

11、魏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记载用阴干加工肉脯的方法。在本草纲目中,用晒干制桃干的方法。大批量生产的干制方法是在1875年,将片状蔬菜堆放在室内,通入40热空气进行干燥,这就是早期的干燥保藏方法,几乎与罐头食品生产同时出现。20世纪初,热风干燥生产的脱水蔬菜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第一节 食品干藏原理人们已知食品的腐败变质与食品中水分含量具有一定的关系。 但仅仅知道食品中的水分含量还不能足以预言食品的稳定性。 如:水分含量高低不同时 花生油的水分含量为0.6时会变质 淀粉的水分含量为 20 不易变质 水分含量基本相同时 鲜肉与咸肉;鲜菜与咸菜 存在一个食品中的水能否被微生物、酶或化学反应所利用的问题,即水的可

12、利用度; 一、食品中水分存在的形式: 1. 游离水(或自由水)Free water 指食品或原料组织细胞中易流动、容易结冰也能溶解溶质的这部分水,又称为体相水; 依靠表面附着力、毛细管力和水分粘着力而存在于湿物料中; 在食品加工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几乎与纯水相同。 2. 结合水(或被束缚水) Immobilized water 指不易流动、不易结冰(40),不能作为外加溶质的溶剂,被化学或物理的结合力所固定。 化学结合水:经过化学反应后,按严格的数量比例,牢固地同固体间结合的水分; 一般食品物料干燥不能也不需要除去这部分水分; 化学结合水的含量通常是干制品含水量的极限标准。 吸附结合水:指在物料胶

13、体微粒内、外表面上因分子吸附力而被吸着的水分。 胶体颗粒表面第一单分子层的水分结合最牢固。 结构结合水:当胶体溶液凝固成凝胶时,保持在凝胶体内部的一种水分,受到结构的束缚,如果冻、肉冻。 渗透压结合水:指溶液和胶体溶液中,被溶质所束缚的水分。 食品水分被利用的难易程度主要是依据水分结合力或程度的大小而定; 游离水最容易被微生物、酶、化学反应所利用; 结合水难以被利用,结合力或程度越大,则越难以被利用。二、 水分活度1. 水分活度的定义u 食品中水的逸度与纯水的逸度之比。u 水分逃逸的趋势通常可以近似地用水的蒸汽压来表示,在常压(低压)或室温时,f / f0 和p / p0数值之差1%,故用p

14、/ p0来定义AW是合理的。 其中 p:食品表面测定的水蒸汽压; p0:相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 由于蒸汽压与相对湿度有关,Aw可以用平衡相对湿度(ERH)来表示。 Aw =p / p0 = ERH 数值上Aw与百分率表示的ERH相等,但含义不同; Aw反映食品中水分的结合状态;ERH反映与食品相平衡时周围的空气状态。 水分活度测定仪的原理就是测定相对湿度。水分活度数值的意义 Aw =1的水就是自由水(或纯水),可以被利用的水; Aw 1的水就是指水被结合力固定,数值的大小反映了水与非水组分结合的强弱大小; Aw越小则指水被结合的力就越大,水越难被利用; 水分活度小的水是难以或不可利用的水。2. 水分活度大小的影响因素通常取决于:食品中水分存在的量 温度 水中溶质的浓度 食品成分 水与非水部分结合的强度不同的食品,其组分不同,水分含量和Aw都不同;同一食品,水分含量相同,不同温度下其Aw不同。3. 食品Aw与水分含量的关系水分吸附等温线吸附:食品水分蒸汽压低于空气的蒸汽压时,食品从它的表面附近空气中吸收水蒸气而增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