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4.66KB ,
资源ID:1456287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45628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高中地理会考必背考点优秀名师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高中地理会考必背考点优秀名师资料.docx

1、最新高中地理会考必背考点优秀名师资料高中地理会考必背考点高中地理必背考点第一篇 宇宙与地球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体、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固;巨行星(木土)气;远日行星(天、海)。 4、太阳系八大行星运动的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日地距离稳定的光照温度(液态水);地球体积质量适宜引力大气;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安全的宇宙环境。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珥)、日冕(太阳风)。 位置?;厚度?;温度?

2、;亮度? 7、太阳活动标志-黑子、耀斑,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扰乱地球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讯;带电粒子流地球磁场磁暴;两极极光 9、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着地球的原因(月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与周期都一致)。 10、没有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11、月球表面环境特征:起伏不平,环形山密布(最显著)。 12、新月(朔):地球-月球-太阳大致呈一线 农历初一 大潮日食(完全一直线) 上弦月:地球与月球和太阳的连线成直角时农历初七、八小潮 满月(望):月球-地球-太阳大致呈一线 农历十五、十六大潮月食(完全一直线) 下弦月:地球与月球和太阳的连线成直角时农

3、历二十二、二十三小潮 月球的引潮力大于太阳 13、太空资源的主要类型:空间、太阳能、矿产、环境(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超低温) 地球运动 14、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期) 意义:?昼夜更替 ?地方时、区时 ?水平运动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北右南左) 15、算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 算时间(区时):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由已知时区向东加,向西减)

4、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我国全国都用北京时间。 16、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7、公转 周期:1年回归年。 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8、黄赤交角(23?26):根本原因 ?黄(黄道面:公转轨道面)、赤(赤道面:自转轨道面)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

5、之间为寒带 ?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没有季节变化。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纬度 春分 3月21日 赤道 夏至 6月22日 北回归线 秋分 9月23日 赤道 冬至 12月22日 南回归线 19、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只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往返移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直射,南北回归线上一次直射,北回归线以北没有直射。 20、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纬度差?(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6、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21、晨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晨昏线与经纬线关系: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分、秋分;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夏至、冬至 22、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12月22日北半球昼最短。 ?春分秋分全球昼夜等长 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

7、海口市。 23、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 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广州,上海, 24、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赤道:全年昼夜等长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6:00,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18:00 ) 25、天文四季的划分:夏季是一年内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内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是过渡季节。3、4、5月划为春季。 第二篇 岩石与地貌 12、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跨经度最多)、印度洋

8、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在洋底) 3、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4、板块张裂(生长边界):形成裂谷(陆上)如东非大裂谷;或形成海洋(海底)如大西洋、海岭、冰岛、红海 板块碰撞(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巨大的山脉 解释:大西洋洋脊、东非大裂谷、亚洲东部深海沟和岛弧链、北美洲西海岸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5、地震要素:震源(地下)、震中(地面)、震源深度、震中距 地震所释放能量的大小叫震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每升一级,能量增加约30倍。地震发生时纵波先到地面(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地震的破坏

9、程度叫烈度。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离震中的远近、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 6、世界主要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我国在两大地震带交界处,是多地震的国家。 7、海底岩石的年龄分布:由海岭(大洋中脊)向海沟方向变老。 8、火山: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火山既造成破坏,也带来肥沃的火山灰等 9、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玄武岩)和侵入岩(花岗岩); 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石灰岩; 变质岩大理岩(由石灰岩变质而来,矿物成分都是方解石碳酸钙) 喷出岩(玄武岩):矿物颗粒粗火山口;侵入岩(花岗岩):矿物颗粒细,多气孔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化学元素:氧、硅、铝 10、地壳物质

10、循环: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11、主要地貌类型: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风成地貌、黄土地貌 12、流水地貌: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形成峡谷地形;中游侵蚀和沉积作用易形成曲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 13、黄土地貌(典型分布在黄土高原:陕西、山西、宁夏,秦岭以北) 黄土高原的成因:风力沉积作用;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沟壑纵横的成因:流水侵蚀作用。 切割成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自然:黄土质地松软、夏季多暴雨;人为:过渡耕地和放牧,植被破坏。 14、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区:以西南各省区(云南、贵州、广

11、西)云贵高原最为突出 15、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16、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7、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降低 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升高示坡线表示向海拔较低方向。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 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0米海平面;200米区分平原和丘陵;500米以上一般显示山地和高

12、原。 第三篇 大气与天气、气候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电离层)。 对流层的特点:?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热量来自地面辐射);?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复杂多变(集中水汽和尘埃),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厚度:低纬高纬 ,夏季冬季 平流层的特点:?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热量来自太阳辐射);?大气平稳,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

13、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 5、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6、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

14、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海风)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陆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7、风(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差)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 ?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9、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三圈环流(垂直分布) 画出右面三圈环流循环图 ?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风带:低纬信风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画

15、出右面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10、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11、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 ?判断南北半球,?判断热量带,?判断雨型。 ?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低纬信风移来时为旱季) 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来自陆地的低纬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 ?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

16、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o40o大陆的西岸,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东亚(我国南方),冬季西北风-低温少雨,夏季东南风-高温多雨。 ?温带气候类型:除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以0?以下。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o-60o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o-55o大陆东岸(我国北方),受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12、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如右图) 东亚季风成因:巨大海陆热力差异

17、。 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东南风 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西北风。 南亚季风成因:由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夏季)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共同作用形成。 13、天气系统气旋和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冬季寒潮 14、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平运动并相遇) ?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大风、雨雪、降温天气。

18、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15、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 16、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雨带的移动 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 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准静止锋) 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反气旋)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旱涝

19、灾害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 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17、主要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雨(SO2、NO2) 18、温室效应:成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CO2增加;?滥砍滥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 影响?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热量带分布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纬受损,高纬受益,使适宜种植业生产地域缩小,粮食减产。); ?极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区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 保护措施:?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

20、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努力加强国际合作;?保护热带雨林,植树造林。 第四篇 水环境 1、 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 2、 水循环:?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 ?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3、目前人类对水循环各环节中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径流(两种方式:时间上为建水库;空间上是跨流域调水) 4、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

21、融水) ?我国西北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5、衡量水资源丰欠(数量多少)的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6、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夏季风带来的降水量 7、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东部季风区夏秋多、冬春少;西北内陆地区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北方地区水资源的年际变化大于南方地区。 8、我国水资源最缺乏的三大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海河流域。 9、海水等温线的判读:?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10、洋流按照成因分:风海流(最基本)、密度流、补偿流(涌升流)。 按性质分:暖流、

22、寒流。 11、洋流的分布(画一画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图): ?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 ?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 ?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1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例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西澳大利亚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沙漠环境、秘鲁寒流对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加利福尼亚寒流对美国西部环境。 ?影响海洋生物,渔场 ?影响航海 ?影响海洋污染 13、世界主要渔场:北海道(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北海(英国)、纽芬兰渔场(

23、北美)-寒暖流交汇;秘鲁渔场涌升流 14、厄尔尼诺:赤道附近的东太平洋(南美沿岸)表层海水温度的异常升高。 北印度洋洋流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15、世界海洋油气资源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墨西哥湾、几内亚湾和北海。 16、公海、领海、专属经济区:专属经济区:从领海基线起宽约200海里。自然资源享有专属权及其管辖权,其他国家则享有海上航行、飞行和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 (3)公海:专属经济区以外的广大海域。任何国家对公海不拥有主权。沿海国和内陆国都有海上航行、飞行、捕捞和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 人文地理部分 第五、六篇 人口与城市 1、一个

24、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生产力水平(根本因素) 3、人口发展模式:(世界人口发展不同阶段) 人口发展模式 阶段 人口特点 原始型(高高低) 工业化之前 人口规模小,人口增长极慢。 传统型(高较低高) 初期 人口规模迅速过渡型(低较低较高) 中后期 都下降,人口规模仍扩大(代表:巴西) 现代型(三低) 后工业化 低增长率,负增长(代表:德国) 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4、 人口问题

25、 社会问题 人口政策措施 发达 稳定型缩减型 老龄化(瑞典)、增长慢 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人口负增长;总人口持续减少 鼓励生育;接纳外来移民 发展 增长型 少年儿童比重大(肯尼亚、孟加拉国);自然增长率高 教育、就业、住房、环境压力大;社会积累减少;生育惯性; 控制人口增长 5、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劳务、难民、智力 发展中?发达经济是根本动力 6、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人口密度最大)、西欧、北美。温带、沿海、平原、城市(气候、水源、地形、历史) 稀疏区:南北极、西伯利亚(纬度高寒冷);沙漠(干旱);青藏高原(高寒);雨林(湿热) 7、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线 西部5%稀疏

26、东部95%人口稠密 8、环境人口容量:即环境承载力,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合理人口容量:适度规模,一般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反比)。 9、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人口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趋于严重 我国人口基本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 10、城市空间结构(同心圆结构、中心地理论): 城市土地利用: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市中心地价高,商业能支付高额地价) 上海:中央商务区(外滩、陆家嘴)-商住混合区(内环内)-住宅区(内环外环间)-工业区(外环外近郊

27、)-农业区(远郊) 11、城市功能分区:?住宅区 ?工业区 ?商业区 ?文教区 ?风景区 12、世界六大城市群:?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芝加哥-北美五大湖沿岸 ?东京-日本太平洋沿岸 ?伦敦-英国 ?巴黎-欧洲西北部 ?上海-中国长江三角洲 13、城市化:?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 发达国家特点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70%以上);发展趋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原因,) 发展中国家特点 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50%以下);城市发展不合理(个别大城市畸形发展) ?城市问题:环境、?城市化问题解决途径:(

28、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 a.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b.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c.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14、郊区化:中心城区人口?郊区(上海外环以外);逆城市化:大城市?小城市、乡村 第七篇 产业区位与分布 1、农业的主要区位:自然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有:市场、交通运输、政策 2、农业地域类型名称分布:水田农业、旱作农业、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牧场畜牧业、热带种植园农业、地中海型农业。 ?水田农业: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我国秦岭-淮河以南;自然条件-水热充足、平原丘陵地形、土壤肥沃;特点-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科技水平低、单产高、集约化程度高

29、?旱作农业:温带,我国秦岭-淮河以北; ?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北美东部、西欧、澳大利亚南部;水热充足、平原地形;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地中海型农业:南欧、西亚、北非;夏干,冬湿;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3、我国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优势: 南方:水土流失(水热充沛) 华北:土地盐碱化、春旱、夏涝(光照充足) 东北:热量不足(夏季雨热同期,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 西北:水资源缺乏(光照充足) 4、韦伯工业区位论:生产成本最低(原料地、燃料地和消费市场三者费用总和最小的地点) ?原料指向型工业:甜菜或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新疆的纺织厂 ?市场指向型工业:啤酒

30、厂、家具厂、印刷厂、饮料厂、食品厂、欧美在中国建芯片厂(汽车厂) ?动力指向型工业:炼铝厂、有色金属冶炼、火电厂、水电站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纺织厂、普通服装厂、电子装配厂、包带、制伞、制鞋厂 ?技术指向型工业:集成电路(芯片)、卫星、飞机制造厂、精密仪表 5、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应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盛行风向的垂直风向;布局在河流的下游。 6、世界主要工业区:?北美工业区(五大湖和大西洋沿岸-资源密集型;南部和西部太平洋沿岸-技术密集型)、?西欧、?东欧、?日本太平洋沿岸-加工贸易型、?亚洲东部沿海 7、我国工业区:?长三角(沪宁杭)-综合-技术密集型 ?珠三角-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

31、型 ?辽中南-煤铁丰富-资源密集型-重工业 ?京津唐-综合-资源丰富 8、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对于接受国来说,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9、促使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设分厂的原因是: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低廉的地价。如跨国公司在中国建芯片生产厂、汽车厂,是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不是因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 10、第一产业:农业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 11、商业区位:地价、人口、交通、集聚 12、国际贸易:发达-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发展-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 文化分类: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世界地域文化:西欧、东欧、东南亚、南亚、东亚、伊斯兰、非洲、拉丁美洲、太平洋 中国地域文化:东北黑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内蒙古草原、新疆荒漠-绿洲、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江南水乡、华南妈祖 第九篇 地理信息技术 遥感技术(RS) 地理信息系统(GIS) 全球定位系统(GPS) 概 念 利用一定技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