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6 ,大小:60.50KB ,
资源ID:145607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45607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泰顺县产业布局规划文档格式.doc)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泰顺县产业布局规划文档格式.doc

1、(三)总体目标6(四)阶段目标7三、三次产业布局总体框架8(一)培育一个综合中心8(二)推进两条产业发展轴8(三)构筑三大特色产业区9四、第一产业发展与布局12(一)发展方向和布局要求12(二)主要行业发展与布局12五、第二产业发展与布局15(一)发展方向和布局要求15(二)主要行业发展与布局15六、第三产业发展与布局18(一)发展方向和布局要求18(二)主要行业发展与布局18七、产业布局规划保障措施21(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宏观调控21(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发展环境22(三)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加快产业发展22(四)加快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23附图:泰顺县产业布局总

2、体框架示意图前 言“十一五”时期是泰顺县实现经济快速起飞、建设总体小康,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打基础的关键时期。顺应经济起飞阶段产业发展和合理布局规律,立足泰顺资源区位条件,为更好的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特编制泰顺县产业布局规划。本次规划确定了泰顺县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原则,并着重对主要产业发展和布局进行了初步规划,力求加快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进程,谋求资源产业效益最大化,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规划基准年为2004年,近期2010年,展望2020年。一、产业发展现状及外部条件(一)发展现状“十五”以来,我县产业经济快速发展,推动全县经济实力稳步增强,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7.75亿元,

3、年均增长10.1%,人均5115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49元。从产业发展深层次看,主要呈现以下两大新的格局。一方面,从产业结构看,第二、第三产业加快发展,2001-2004年间,分别年均增长12.0%、11.8%,分别比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1.9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增加值分别达到6.13亿元、8.68亿元,工业经济增长尤为显著,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3%,达到3.6亿元,明显高出“十五”预期目标,第一产业发展缓慢,增加值年均增长2.7%,达到2.95亿元,未实现“十五”预期目标,农业总产值基本保持稳定,仅达到3.8亿元。另一方面,从空间分布看,沿52、5

4、8省道的部分乡镇得到了较快发展,产业空间分布呈“东南强、西北弱”和沿交通干道集中的特点,仕阳、三魁、雅阳、彭溪、龟湖、南院等东南部乡镇产业经济总量占全县65%以上,沿52、58省道乡镇产业经济总量占全县72%以上,且空间集中趋势日趋明显。“十五”时期产业经济快速发展,为“十一五”时期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但仍面临较多的困难和难题,主要体现在:一是经济基础薄弱,“三农”问题较为严重。2004年,我县人均生产总值仅为5115元,仅相当于省、市平均水平的22.3%和27.8%,人均工业产值不到3000元,仅相当于省、市平均水平的5.8%和6.7%,经济基础非常薄弱。我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74

5、9元,其中60%的乡镇低于2500元,农民增收渠道十分狭窄。二是新兴产业成长缓慢,亟待培育新增长点。工业经济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部分支柱产业已经面临资源瓶颈,产值扩张速度将逐步放慢,还没有出现带动力强的新兴产业;农业增长缓慢,支柱产业市场规模扩张不快;服务业主要满足县域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带动力强的旅游业和商贸流通业发展较为滞后。三是空间结构有待优化,亟待培育经济重镇。沿52、58省道已经成为全县经济、人口集聚中心,综合发展水平高于全县平均水平,但总体上仍然过于分散,各乡镇综合实力没有显著性差别,理论和实践证明,经济强镇和经济重镇是县域经济的主要载体,亟待培育以经济重镇为中心的经济高地,带动

6、辐射全县发展。四是基础设施落后,发展环境有待改善。我县公共财政实力薄弱,多方筹集资金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水平,特别是骨干交通网络和城镇基础设施滞后严重制约发展环境改善,同时,体制机制不顺、人文素质较低等软环境也成为主要制约因素,内生经济增长能力较弱,综合环境也难以达到大规模引进外部资金、人才、技术要求,无法形成大发展格局。 (二)环境机遇今后一、二十年,长三角处于人均GDP4000-10000美元阶段,将顺利实现从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过渡,以上海为龙头的全球第六大城市群竞争力将更为强大。浙江省提出以环杭州湾地区为龙头,加快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形成“一域四核三带两翼”的空间发展

7、架构,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速度将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温州市提出发展“活力温州”、建设“实力温州”、构建“和谐温州”,拉开城市框架,构建温州大都市区,市内各县(市、区)主动调整功能定位,明确发展重点,主动融入到温州城市经济圈和温台沿海产业带建设中。今后一、二十年,我县仍然处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阶段,有望于2020年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战略目标,分析国内外及区域环境,泰顺县有三大加快发展的机遇。一是发展生态产业机遇期。人均GDP1000美元是生态产业发展的启动点,人均3000美元是生态产业发展的爆发式增长期,安全、优质、营养、健康性食品逐渐成为城乡居民消费主流,生

8、态休闲旅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绿色农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特色绿色农产品出口前景看好,我县生态环境优良,具有多样化的小气候环境及丰富的生物资源,绿色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经济发展面临更好机遇。二是应接外部产业机遇期。“十一五”时期,温州市区及周边较发达的县(市)产业发展模式将加速转变,逐步实现从乡镇经济发展模式向城市经济模式转变,部分低附加值产业、产品将面临更大的转移压力,依托城市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成为主要调整方向之一。我县58省道改造将在“十一五”初期完工,纳入全省骨干交通网络的高速公路也将启动建设,与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时空距离将大为缩小,有利于我县应接外部产业转移、加快经济发展,但在国内引资

9、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县应接外部产业转移也面临较大挑战。三是融入区域发展机遇期。统筹区域城乡发展,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将成为国内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十一五”是全市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机遇期和挑战期,鳌江流域以及内陆山区半山区面临较好的加快发展机遇期,利用周边县市加快发展契机,主动衔接周边地区发展,以优势资源开发和优势产业培育为重点,主动融入区域协作分工体系,更快更好地推动泰顺发展。二、产业布局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紧扣“一县四基地”建设战略目标,抓住58省道改建契机,树立空间梯度开发理念,集聚利用要素资源,推动中心城市及特色强镇优先发展,成为全县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和产业经济

10、的集聚地,适当开发周边优势特色资源,形成以重点城镇为中心的资源综合开发体系;立足资源区位特色,主动融入区域协作体系,强化招商引资和合作交流功能,逐步构建传统产业优化提升和新兴支柱产业培育壮大并重的新型产业发展体系,推动全县迅速起飞发展,增强“生态小康县”的产业支撑能力。(二)规划原则1、区域协作原则。立足浙南闽北,强化交流与合作,与沿海发达地区优势互补、协作发展,融入周边县(市)区产业组织体系,构筑范围很大、特色更强、规模更大的生态产业区。2、产业发展与城乡建设协调原则。一方面要强化生产要素往重点乡镇集聚利用,完善县域城镇体系,增强重点镇经济基础,另一方面,结合生态环境建设和下山脱贫需要,合理

11、安排人口的空间配置。3、加快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原则。一方面要强化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重要生态保护地区的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另一方面,强化交通区位及经济基础较好,且不属于重要生态保护区的地区加快发展。4、品牌战略原则。充分利用全县“生态品牌”,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以产业规模发展为着力点,全力打造区域、产品、企业等多层次品牌,推动全县产业从低层次、数量型的向深层次、效益型转变。5、有效调控原则。在有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产业整合、资源保护与开发、时序统筹、招商引资等全局和战略层面上的调控作用,引导全县产业发展和布局调整。(三)总体目标加快完善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和资源开发机制体制环

12、境,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交流工作,进一步强化接受外部产业转移能力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能力,深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加快推进劳务经济发展,逐步形成以休闲旅游业为先导、传统资源型工业和应接型产业为支柱、绿色农业为基础、劳务经济为补充特色产业发展体系。1、壮大县域经济规模建设“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发挥旅游先导作用。突出旅游资源优势,立足浙南闽北,面向华东沿海,树立旅游精品名牌,加快重点景区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延伸旅游半径,构建与周边县(市)协调的旅游网络,快速提升泰顺县生态旅游业形象和影响力,成为温州、浙闽乃至更大范围旅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旅游先导作用,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在成为先导产业的基

13、础上成为主导产业。建设“产业转移应接基地”,培育发展主导动力。发挥52、58省道及复线交通区位优势,切实做好产业应接基地水、电、路、通信等配套设施建设,搭建产业应接平台,努力应接外部产业转移,积极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采取多种方式、多种途径扶持重点乡镇“两头在外”工业发展,把应接外部产业转移培育成全县加快发展的主导动力,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建设“特色生态产业基地”,提升传统产业层次。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以绿色农业基地建设、农业龙头组织培育、社会化服务平台构建为抓手推动本地优势特色农业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绿色经济农业、生态效益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现代精品农业等现代农业转型,利

14、用先进实用技术和外部先进资源壮大提升改造竹木制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和小水电等传统资源型工业的发展水平和产业规模。2、扩大县外影响能力。大力提升“劳务经济”为“业主经济”,努力壮大在外泰顺人经济规模、提升发展水平,同时强化在外泰顺人回乡创业政策引导作用,支持本地经济发展;积极推动山海协作工程,发展异地产业经济。(四)阶段目标以旅游业为先导,以加快工业化、推进城镇化为主线,以52、58省道沿线重点乡镇为载体,加快产业经济发展,逐步形成层次分明、主导产业突出、布局合理、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体系。本规划实施各阶段的主要发展指标见下表: 主 要 指 标2004年(亿元)“十五

15、”前四年年增长(%)2010年预测值(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生产总值17.7511.937132、第一产业增加值2.952.43.533、第二产业增加值6.1313.91516.24、工业增加值3.615.710195、建筑业增加值2.537.9511.56、第三产业增加值8.6814.718.513.27、三次产业结构16.6:34.5:48.99.5:40.5:508、工业总产值10.314.531209、农业总产值42.55.14三、三次产业布局总体框架泰顺县产业布局总体框架呈“一心两轴三区”格局:以罗阳为中心,形成县域综合经济中心,分阶段推进52、58省道及复线发展主轴、龙丽温高速公路(泰顺段)发展次轴建设,以县域交通干道为纽带,以重点镇为中心的区域性交通网络为支撑的三大特色产业区。(一)培育一个综合中心包括罗阳、岭北、仙稔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