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则系统属于 。(C)线性时变系统 (D)非线性系统 ( C) 6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则系统属于 。7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则系统属于 。(C)线性时变系统 (D)非线性系统 ( B )8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则系统属于 。(C)线性时变系统 (D)非线性系统 ( )9. 设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则单位阶跃响应的模态有:(A) (B)(C) (D) ( )10. 设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C) (D) ( C )11. 设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C) (D) ( A )12.时域中常用的数学模型不包括 。(A)微分方程 (B)差分方程(C)传递函数 (D)状态方程 ( C )13适合于应用传
2、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A)线性定常系统 (B)线性时变系统(C)非线性时变系统 (D)非线性定常系统 ( A )14传递函数的零初始条件是指时系统的 。(A)输入为零 (B)输入、输出及各阶导数为零(C)输入、输出为零 (D)输出及各阶导数为零 ( B )15传递函数的拉氏反变换是 。(A)单位阶跃响应 (B)单位加速度响应(C)单位斜坡响应 (D)单位脉冲响应 ( D ) 16系统自由运动的模态由 决定。(A)零点 (B)极点(C)零点和极点 (D)增益 ( B ) 17信号流图中, 的支路称为源节点。(A)只有信号输入 (B)只有信号输出(C)既有信号输入又有信号输出 (D)任意 ( A
3、)18信号流图中, 的支路称为阱节点。(C)既有信号输入又有信号输出 (D)任意 ( B )19信号流图中, 的支路称为混合节点。(C)既有信号输入又有信号输出 (D)任意 ( C )20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扰动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的 与输入信号下的闭环传递函数相同。(A)分子 (B)分母 (C)分子和分母 (D)分子和分母都不 ( B )21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扰动作用下的误差传递函数的 与输入信号下的闭环传递函数相同。(A)分子 (B)分母22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输入信号下的误差传递函数的 与输入信号下的闭环传递函数相同。23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
4、典型结构图, (A) (B) 24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 (C) (D) ( B )25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 26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 (C) (D) ( D )27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时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A)单位阶跃函数 (B)单位速度函数(C)单位脉冲函数 (D)正弦函数 ( A )28.某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和动态性能指标如图所示,则上升时间为 。29.某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和动态性能指标如图所示,则峰值时间为 。30.某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和动态性能指标如图所示,则调节时间为 。(C) (D) ( C)31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
5、输出值为0.632时对应的 。32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输出值为0.95时对应的 。33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输出值为0.982时对应的 。34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随时间的推移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规律变化 ( A )35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斜率初始值是 。(A)0 (B) (C) (D)1 ( C )36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斜率随时间的推移 。(C)不变 (D)无规律变化 (B )37若二阶系统处于临界阻尼状态,则系统的阻尼比应为 。38若二阶系统处于过阻尼状态,则系统的阻尼比应为 。39.若二阶系统处于零阻尼状态,则系统的阻尼比应
6、为 。 40.若二阶系统处于欠阻尼状态,则系统的阻尼比应为 。 41. 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发散正弦振荡,则系统具有 。(A)两个正实部的特征根 (B)两个正实根 (C)两个负实部的特征根 (D)一对纯虚根 ( A )42. 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单调发散,则系统具有 。(C)两个负实部的特征根 (D)一对纯虚根 ( B)43. 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等幅振荡,则系统具有 。(C)两个负实部的特征根 (D)一对纯虚根 ( D)44. 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衰减振荡,则系统具有 。(A)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根 (B)两个相等的负实根 (C)两个负实部的特征根 (D)一对纯虚根 (
7、C )45. 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非周期的趋于稳定,则系统的阻尼比应为 。(C)都对 (D)都错 ( C)46. 二阶欠阻尼系统的阻尼振荡频率 无阻尼振荡频率。(A)大于 (B)小于(C)等于 (D)小于等于 ( B )47二阶欠阻尼系统的超调量,则其阻尼比的范围为 。48二阶欠阻尼系统的超调量,则其阻尼比的范围为 。49.典型欠阻尼二阶系统,当开环增益K增加时,系统 。(A)阻尼比增大,超调量增大;(B)阻尼比减小,超调量增大;(C)阻尼比增大,超调量减小;(D)无阻尼自然频率减小。 ( B ) 50. 二阶欠阻尼系统的调节时间与闭环极点的实部数值 。(A)成正比 (B)成反比 (C)
8、无关 (D)都有可能 ( B )51.已知典型二阶系统的阻尼比为,则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呈现为 。()等幅的振荡 ()发散的振荡 ()衰减的振荡 ()恒值 ( C ) 52.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则系统的无阻尼振荡频率为 。(A) 0.25 (B)0.5 (C) 1 (D) 2 ( D )53.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则系统的阻尼比为 。(C) 1 (D) 2 ( A )54.以下属于振荡环节的是 。55.已知某系统的劳思表如下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系统稳定 (B)系统不稳定,有一个正实部根(C)系统不稳定,有两个正实部根(D)系统不稳定,没有正实部根 ( C )56.已知某系统的劳思表如
9、下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系统不稳定,有两个正实部根 (D)系统不稳定,没有正实部根 ( A )57.已知某系统的劳思表如下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8.已知某系统的劳思表如下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系统稳定 (B)系统不稳定(C)系统条件稳定 (D)无法判定 ( C )59.已知某系统的劳思表如下所示,系统稳定时的取值范围是 。60已知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稳定,其开环传递函数:,输入为时的稳态误差是 。(A)不确定 (B)零(C)常数 (D)无穷大 ( D )61已知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稳定,其开环传递函数:(C)常数 (D)无穷大 ( C )62.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系统的
10、开环增益和型次分别为 。(A) 7,型 (B) 7,型 (C) 1.4,型 (D) 1.4,型 ( D ) 63根轨迹法是利用 在S平面上的分布,通过图解的方法求取 的位置。(A)开环零、极点;闭环零点 (B)开环零、极点;闭环极点(C)闭环零、极点;开环零点 (D)闭环零、极点;开环极点 ( B )64根轨迹法是 的并且对称于 。(A)离散;实轴 (B)连续;实轴(C)离散;虚轴 (D)连续;虚轴 ( B )65相角条件是根轨迹存在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都不对 ( C ) 66闭环零点由开环前向通路传递函数的 和反馈通路传递函数的 组成。(A)零点,零点
11、 (B)零点,极点(C)极点,零点 (D)极点,极点 ( B ) 67根轨迹起于开环 ,终于开环 。(C)极点,零点 (D)极点,极点 ( C ) 68当开环有限极点数大于有限零点数时,有 条根轨迹趋向无穷远处。69实轴上的某一区域,若其 开环实数零、极点个数之和为 ,则该区域必是根轨迹。(A)左边,奇数 (B)右边,奇数(C)左边,偶数 (D)右边,偶数 ( B )70分析系统的频率特性时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C)单位脉冲函数 (D)正弦函数 ( D )71.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 。(A)由系统的结构、参数确定;(B)与输入幅值有关;(C)与输出有关; (D)与时间有关; ( A ) 72 不是频率特性的几何表示法。(A)极坐标图 (B)伯德图 (C)尼科尔斯图 (D)方框图 ( D ) 73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其奈氏图如下,则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