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0 ,大小:331.38KB ,
资源ID:1451045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45104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

1、1.5.4 生境 Habitat 31.5.5 参照状态 Reference Condition 31.5.6 浮游动物 Zooplankton 31.5.7 浮游植物 Phytoplankton 31.5.8 叶绿素 Chlorophyll 31.5.9 底栖动物 Benthic Invertebrate 31.5.10 丰度 Abundance 41.5.11 密度Density 41.5.12 生物量 Biomass 41.5.13 质量保证 Quality Assurance 41.5.14 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41.6 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要素 41.6.1 要素

2、类别 41.6.2 生物类群 41.7 点位布设 51.7.1 一般原则 51.7.2 监测点位布设方法 51.7.3 参照状态确定方法 61.7.4 采样层次布设方法 61.8 监测频次与时间 61.8.1 监测频次 61.8.2 监测时间 72 生境调查 72.1 主要设备与仪器 72.2 生境调查要素 72.2.1 监测点位基本信息 72.2.2 天气条件 72.2.3 总体概况与环境压力要素 72.2.2 湖库沿岸特征 72.2.3 常规水体环境 82.2.4 常规沉积环境 82.3 生境状态评价 82.4 记录 83 浮游植物 83.1 监测要素和技术要求 83.1.1 监测要素 8

3、3.1.2 技术要求 93.2 主要设备与仪器 93.2.1 野外采样 93.2.2 浮游植物计数 93.2.3 叶绿素a测定 93.3 试剂 93.3.1 样品固定 93.3.2 叶绿素a测定 93.4 野外采样程序 103.4.1 定量样品采集 103.4.2 定性样品采集 103.4.3 样品的固定与保存 103.4.4 标识与记录 103.5 实验室分析程序 103.5.1 种类鉴定及丰度测定 103.5.2 叶绿素a测定 124 浮游动物 124.1 监测要素和技术要求 124.1.1 监测要素 124.1.2 技术要求 124.2 主要设备与仪器 134.2.1 野外采样 134.

4、2.2 浮游动物计数 134.3 试剂 134.3.1 样品固定 134.4 野外采样程序 134.4.1 定量样品采集 134.4.2 定性样品采集 134.4.3 样品的固定与保存 134.4.4 标识与记录 144.5 实验室分析程序 144.5.1 种类鉴定及丰度测定 145 大型底栖动物 155.1 监测要素和技术要求 155.1.1 监测要素 155.1.2 技术要求 155.2 主要设备与仪器 155.2.1 野外采样 155.2.2 实验室分析 165.3 试剂 165.3.1 样品固定 165.3.2 实验室分析 165.4 野外采样程序 165.4.1 样品采集 165.4

5、.2 样品的固定与保存 175.4.3 标识与记录 185.5 实验室分析程序 185.5.1 种类鉴定及栖息密度测定 185.5.2 生物量测定 196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196.1 野外质量控制程序 196.1.1 样品的采集 196.1.2 样品的运输 196.1.3 样品的保存 196.1.4 采样记录 206.2 实验室质量控制程序 206.2.1 样品的交接与记录 206.2.2 种类鉴定、计数 206.2.3 数据记录 206.2.5 剩余样品的处置 206.2.6 资料保存 20附 录 21前 言我国湖泊和水库众多。然而,随着区域气候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加剧,使得湖库萎缩和

6、消亡严重、水质持续恶化、富营养化趋势逐年加剧。不仅如此,水环境质量下降所引发的生态问题也开始显现。近年来,湖库生态系统总体处于退化状态,鱼类资源大幅下降,生物多样性不断减低。目前,我国湖库的相关环境问题,已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湖库资源的可利用性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监测并评价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让江湖湖泊休养生息的要求,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维护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将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流域生态健康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121163 号)任务的成果进一步落实并推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并编制了湖库水生态环境

7、质量监测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指导我国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估工作。“指南”中规定了湖库水生态质量监测开展过程中的各项基本原则、技术要求以及实施方法,包括监测目的、监测内容、分级监测、监测方法及类群的选择、点位布设、监测频率和时间的确定、采样方法的选择、野外采样、实验室分析及资料汇总等。本指南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出。本指南由“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课题组负责起草。本指南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解释。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指南(试行)1 总则1.1 编制目的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五位一体”的要求,为落实国家环境保护“十二

8、五”科技发展规划、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加快水生生物监测工作,推进我国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进程,编制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指南(试行)。1.2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湖泊及水库的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指南”中规定了湖库水生态质量监测开展过程中的各项基本原则、技术要求以及实施方法,包括监测目的、监测内容、分级监测、监测方法及类群的选择、点位布设、监测频率和时间的确定、采样方法的选择、野外采样、实验室分析等。1.3 指导原则1.3.1 科学实用原则结合湖库生态环境实际情况,遵循水生生物类群栖息及生存规律,确保监测结论客观反映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水生态质量综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1.3.2 因地制宜

9、原则充分考虑水域环境的自然地理条件、生物类群的时间变化特点、工作目的及人力、费用投入,选择监测类群、监测频次和时间、监测点位、采样工具及采样方法。1.3.3 循序渐进原则指南遵从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原则,既可以为基础薄弱的从业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也可以为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借鉴。1.4 引用文件HJ/T 52-1999 水质 湖流采样技术指导HJ/T 91-2002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 493-2009 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 494-2009 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HJ 495-2009 水质 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1.5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1.5.

10、1 湖泊 Lake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宽阔、水量交换相对缓慢的水体。1.5.2 水库 Reservoir 在湖道、山谷、低洼地有水源或可从另一湖道引入水源的地方修建挡水坝或堤堰,形成的蓄水场所;或在有隔水条件的地下透水层修建截水墙,形成的地下蓄水场所。1.5.3 水生态环境质量 Water Eco-environment Quality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水体不同尺度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总的的性质及变化状态。1.5.4 生境 Habitat又称栖息地,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1.5.5 参照状态 Ref

11、erence Condition代表水域内未受人为干扰或所受人为干扰较小的最优生物状态。1.5.6 浮游动物 Zooplankton 在水中营浮游生活的动物类群。它们完全没有游泳能力,或游泳能力微弱,不能作远距离的移动,也不足以抵抗水的流动力。淡水浮游动物主要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类群。1.5.7 浮游植物 Phytoplankton水中营浮游生活的藻类,属于微藻类,广泛存在于河流、湖泊和海洋中。淡水浮游藻类主要包括蓝藻、绿藻、硅藻、裸藻、甲藻、金藻、黄藻和隐藻八个类群。1.5.8 叶绿素 Chlorophyll 自养植物细胞中一类很重要的色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和传递光能

12、的主要物质。叶绿素a(Chla)是其中的主要色素。1.5.9 底栖动物 Benthic Invertebrate 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水生动物类群,主要包括水栖寡毛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幼虫等。为了研究方便,将不能通过500m孔径筛网的底栖动物称为大型底栖动物,将能通过500m孔径筛网但不能通过42m孔径筛网的底栖动物称为小型底栖动物,将能通过42m孔径筛网的底栖动物称为微型底栖动物。1.5.10 丰度 Abundance一个物种在一定研究范围内的数量(如个体数量或生物量),通常与密度相通用。1.5.11 密度Density取样单位的平均丰度(=总体个数/样方数)或者是单

13、位面(体)积上的丰度。1.5.12 生物量 Biomass某一时间单位面积或体积栖息地内某个种群、类群或群落内生物体的个体数、重量或含能量。1.5.13 质量保证 Quality Assurance湖库水生生物监测的质量保证是指整个生物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其目的是保证调查数据准确可靠,包括从点位布设、现场调查、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实验室样品分析、数据处理全过程的质量保证。1.5.14 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质量控制是为达到调查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活动,是调查过程的控制方法,是质量保证的一部分。1.6 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要素1.6.1 要素类别主要包括:湖库水文气象基

14、本参数湖库生境状态描述水体、沉积物重要理化参数生物参数1.6.2 生物类群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型底栖动物应当根据特定的监测目的,充分考虑每个类群的特点、优势、生命周期,结合区域的环境特点,选择适合的水生生物类群。比如,较为短期的环境监测可选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较为长期的环境监测可选用大型底栖动物;监测化学水质变化(尤其富营养化)可选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评价物理生境退化则可选用大型底栖动物。结合不同生物类群的监测结果,可以综合、全面地反映环境状态,但是考虑到现场的实际采样条件以及人员、仪器的配备情况,可以在充分达到既定监测目的的前提下对监测类群酌情增减。比如,水深超过7m的湖库或者有消落带存在的水库(如,三峡水库),可放弃采集大型底栖动物。1.7 点位布设1.7.1 一般原则点位布设,取决于监测目的以及所用生物监测技术的特殊要求,需遵从以下原则:(1)连续性原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