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重点是: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教学难点是: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能力。 李春燕老师执教的研讨课,由于教师年轻,学生学习不够主动,学生、环境不是很适应,研讨课虽然上得谈不上很精彩,教学效果很好,但上得很成功,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我们接下来的教学研讨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这节课李老师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出发,通过认真研读教材,围绕三维目标,精心设计教案,教学中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猜想、闯关游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最贴近生活的事例呈现出来,并组织学生通过分析、推理自主探究来解决这些问题,培养了
2、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与推理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李老师执教的这一节课:李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推理探究新知,领悟推理巩固应用,内化提升全课总结,畅谈收获”四个环节来完成简单推理的教学任务。1、导入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李老师从学生好奇的“猜神秘嘉宾”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现场有很多的领导和老师,同学们一定很高兴,是吗?老师还特地邀请了一位特殊的嘉宾来参加我们今天的学习活动,你们猜猜他是谁?这样的导入,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先让学生漫无边际的“瞎猜”,学生从中意识到这样是猜不到确定的答案的,然后在老师的提示(出示条件:嘉宾是柯南和小精灵
3、其中的一个。)下“犹豫猜”,结果有两种答案,还不能确定,学生从中感悟到有了前提条件,答案的范围缩小了,最后通过再次提示(出示条件:嘉宾不是小精灵。),学生很快猜出了答案。这样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学生从中深刻感悟到了“猜想”是要根据前提条件去推理的,让学生通过“猜想”,初步感知了推理,从而让学生领悟到简单的逻辑推理中条件与结果的密切联系,为接下来教学“探究新知”作了很好的铺垫。2、在“探究新知”环节,李老师应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呈现问题:先出示“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再出示问题“他们各人拿的是什么书”,最后分别出示小红、小丽说的话,即条件。(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
4、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然后李老师把问题抛给学生,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总结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从众多信息中选择关键条件推理出某个结论,重点掌握用连线法和列表法辅助推理。李老师的教学,把教师从繁琐的教学活动中解放出来,摈弃了传统教学中“老师包讲,老师独霸课堂”的局面,基本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思,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又有效。3、在“巩固练习,内化提升”环节,李老师设计了“闯关”游戏,紧紧抓住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
5、从而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完成了学习任务。4、整节课李老师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评价鼓励,充分体现了评价的激励、导向和调控功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了“我能行”的成功体验。5、这节课,李老师不但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推理的过程,而且在体验的同时也关注与培养学生数学表达能力。整个过程设计上深入浅出,层层推进,思维敏锐,有重点,有深度,有广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6、遵循“教材是范例”,活用生活素材。比如李老师执教的这个内容,教材所呈现的只是一个简单的例题: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小红、小丽、小刚他们各人拿的是什么书?(提供的条件有两个:一是
6、小红拿的是语文书,二是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 通过李老师对教材的认真研读、理解,并根据自己理解精心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最后通过自己灵活驾驭课堂的教学技艺把简单的推理的知识传授过程展现出来,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在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达成了预期的效果。借此机会,我把我对教学的一些感悟、理解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分享。首先,大家回想一下我们以前的教学,大家是不是或多或少都犯过这样的毛病:教师不放手学生,在课堂上大讲特讲,生怕学生不会,有时候参加培训学习,受新理念的影响,回到教学中,雄心勃勃的立志改变教学方式,放手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结果呢
7、,三天不到晚,我们又大包大揽,独霸课堂了。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小学老师的通病。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教师放手,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习真正发生”的一些理念和观点。“教师放手,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习真正发生”一直是我们在教学中追求的完美境界。但如何才能把“教师放手,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习真正发生”有机结合起来,最终达成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最大化?也一直是我们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最大困惑。 “教师放手”: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的放矢的调控课堂,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教师要心中有数。“相信学生”:要求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情,因材施教,那些不该讲,那些该讲,在什
8、么时候讲最合适,教师要把握好尺度。“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求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习要求;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和问题的指向性;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学习,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学习真正发生”:学习发生表现为:发生“兴趣”,是学习的起点;发生“方法”,是学习的原点;发生“思维”,是学习的力点;发生“元认知”,是学习发生的远点。真正的学习,完成一节课不是目的,应对考试更不是目的,真正的学习是基于学习,是为了一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学习的远点,这是最高的学习境界。“让学习真正发生”的提出,意味着对传统课堂的一次质疑、追问与挑战。
9、质疑的是长期以来的课堂教学中可能有一些课堂的确存在学习堪忧的问题;追问的是学习真正发生的意蕴究竟是什么?挑战的是如何能够“让学习真正发生”的实践操作落地。我们审视、回顾过去和当下的课堂,即便是那些似行云流水的课,仍然有的是对精心设计教案的忠实演绎;有的是追求形式的花哨与现场的热闹;有的依然是教师中心,学生众星捧月。其本质上,教学依然是疏离主体的一个灌输,僵化,复制与死记硬背的过程,学习依然是处在于学生的痛苦旅程。一堂好课一定是“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课,应当呈现出“教师导学导思”;学生情趣盎然,学生深度参与实现自主建构;课堂生动活泼,产生积极生成的生动局面。也就是说,评价一节好课一般有三个基本的尺度:一是教师的导思导学;二是学生学习情趣盎然,消除教师霸权,学生深度参与,学习过程充满思维的挑战,主动的思考和建构;三是课堂生动活泼,有积极的生成,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各位老师、各位同仁,追求“教师放手,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习真正发生”的完美教学,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