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40.57KB ,
资源ID:144839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4483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汉语方言的语序类型比较.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汉语方言的语序类型比较.docx

1、汉语方言的语序类型比较“liudanqing_yuxu.doc” 汉语方言的语序类型比较,刘丹青,原载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创刊2期,2001年汉语方言的语序类型比较*刘丹青Abstract英文提要 This paper compares word order patterns of topic, subject, object and the verb among Chinese dialects. Through a brief historical survey of order types since archaic Chinese, it claims that Chinese has

2、been largely an SVO language but has never been a typical SVO language. In Wu dialects, topicalized patients are more common and are of more syntactic nature than in Mandarin, and topicalized patients prefer the subtopic position rather than the main topic position. Therefore a new verb-final patter

3、n is developing through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subtopics with patient role in these dialects, though it is not a real SOV type yet. The same is true for Min dialects, but not for other southern dialects such as Hakka, Gan and Hui. An interesting consequence arising from interaction between subtop

4、ic prominence and the SVO type is the frequent use of split topic structure, which divides a patient argument into two parts, one serving as subtopic and the other as object. By contrast, Cantonese exhibits the strongest SVO type in various respects. Thus the paper proposes a typological model among

5、 Chinese dialects. That is “Cantonese (strong SVO) : Mandarin/Hakka/Gan/Hui (moderate SVO) : Wu/Min (weak SVO)”, sharply different from previous models like Hashimotos “Mandarin : Wu/Cantonese : Min”. Real SOV order appears in some northwestern dialects due to the influence from SOV languages like T

6、ibetan, as well as a developing case system, which is a crucial condition for being a real SOV language.作者简介 刘丹青,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语言研究所所长。0. 引言本文讨论的语序类型限于小句基本结构,即话题、主语、宾语、动词等成分的语序问题。这个问题不光涉及汉语事实问题,而且涉及怎么分析有关事实的问题,比如是前置宾语还是小主语等等。这些理论问题不解决,有了事实也难以得出结论。所以本文试图以语序共性和类型的研究成果为背景,结合语序理论、话题理论和语法化理论,以汉语从古到今和若干方言的语言事实

7、比较为基础,为汉语方言语序类型的比较构建一个新框架,而不是照搬单纯在普通话研究中形成的现有框架。现有框架虽然孕育了大量描写性成果,加深了人们对普通话语法事实的认识,但也存在天然的缺憾。它对内包容性不够,有时难以合理地分析汉语史上和各方言中的语言事实;对外可比性不足,难以同国际语言学交流,也不利于展开汉语和其他语言(包括亲邻语言)的比较研究。在建立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本文将对几大方言的语序类型作一个初步比较,并根据新的事实和新的分析,对桥本(1985)关于汉语语序类型的地理推移模型提出重大修正。1. 汉语小句结构的基本语序类型1.1 汉语语序类型的历史背景 从文献记载以来汉语小句结构一直以SVO为

8、基本语序1,与壮侗语一致;名词短语的各种定语则一律在中心语前,与藏缅语一致。由于汉语跟藏缅语的亲属关系最确定,而后者除克伦语外基本上都属SOV型。所以汉藏语言学家们倾向于推断汉语和藏缅语的共同祖语是SOV语,汉语的SVO是后起的,LaPolla (1994)并认为可能是上古汉语焦点位置的改变促成了宾语位置的后移。壮侗语祖先是否也是促成汉语SVO语序的因素,目前暂难决定,因为其“名词+定语”语序虽与VO式和谐,对汉语主流却几无影响。 先秦汉语在以SVO为主导的同时存在两种有明确句法条件的SOV句式。一是疑问代词宾语在动词前,如论语子罕“吾谁欺,欺天乎?”,“谁”前置而名词宾语“天”后置。二是否定

9、句的代词宾语前置于动词,如诗经硕鼠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肯定句“汝”后置而否定句“我”前置。再看论语学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虽然否定句代词宾语“己”前置,但名词宾语“人”仍后置。此例还说明这种规则在嵌入句中同样有效,因为后面两个小句都是“不患”的宾语从句。 从类型学的角度看,这些句式可能是原SOV类型的遗留。根据Greenberg (1966)的共性25,“假如代词性宾语后置于动词,那么名词性宾语也同样如此。”该单向蕴涵的共性意味着假如代词宾语前置,名词宾语不一定前置。换言之,代词宾语比名词宾语更倾向前置于动词,名词宾语比代词宾语更倾向于后置于动词。Hawkins (1983)

10、的重成分后置原则、Dik (1997)的语序优先序列,都确认代词比名词更容易靠前。可见古汉语部分代词宾语在动词前、而名词宾语在动词后是符合语言共性的。比较历史上拉丁语的SOV变成法语的SVO,但代词宾语仍是OV (感谢R. LaPolla博士提供这一事实)。假如汉语祖先真是由SOV变SVO,那么也经历了类似法语的阶段。 秦汉以降,上述两条宾语前置规则逐步消亡,汉语的SVO模型不考虑话题和间接格受事的话显得更加一致稳定。1.2 “把”字间接格句式与汉语语序类型在完成SVO整合不久的中古时期,汉语出现了用动词虚化来的“将、把”等前置词将受事论元放在动词前的句式(为方便,暂称处置式)。海外学者常常把

11、处置式当作汉语中的SOV句式(如Li & Thompson 1973, 桥本1985, Sun & Givn1985)。其实从句法上可以方便地证明处置式不代表OV语序。首先,把”字句中的非双及物动词后面仍可有宾语出现,“把”的宾语和动词的宾语有整体-部分之类关系(参阅吕叔湘1965),如“他把橘子剥了皮”、“小张把酒喝了一大半”。可见“把”字并没有取消动词后宾语的句法位置,“把”字的宾语不是动词的宾语。其次,几乎无人否认“把”字属于介词。既然是介词,它就是间接格(oblique)的标记,而不再是直接宾语的标记。“提宾”说和“把”的介词性是不相容的。在一定条件下将直接题元改用间接格表示是语言的常

12、见现象。Van Valin & LaPolla (1997:124)举过英语的此类例子,如to sew the dress 缝衣服 to sew at the dress。后式中at的宾语便不再是动词的宾语,正像“把”字的宾语也不再是动词的宾语。再次,比较 “把”字句和“被”字句,两者的区别仅在于“把”使宾语降格(degrade)为间接格状语,属受事题元的状语化,而“被”使主语降格为间接格状语,是施事题元的状语化。假如“把”字句属SOV,那么“被”字句就属OSV了,事实上没人这么分析。可见,认为“把”字句属SOV至为不妥。最后,SOV多见于后置词语言(Greenberg1966共性4: 以SO

13、V语序为常的语言以远大于偶然性的频率属后置介词语言),而且SOV语言一般都使用名词后缀充当格标记包括宾语标记(见Lehmann 1978:214),如日语宾格标记o, 拉萨藏语宾格标记la31等。“把”是前置词,即使像Li & Thopmson (1978:231)那样算它有标记直接宾语的作用,它也只能算前缀。SOV语言用前缀当宾格标记缺乏类型学依据。以上种种充分说明“把”字句无法归入SOV类型。然而,“把”字的存在也并非对汉语小句结构的语序类型毫无影响。据孙朝奋等(Sun & Givn 1985)的统计,“把”字句的频率倒并没有通常设想的高,因为连“把”字句在内的所有所谓OV句也只占普通话及

14、物句的10%以下。重要的是,现代汉语出现了动词后宾语与其他许多成分不相容的情况。吕叔湘(1948)已注意到不少“把”字宾语无法回到宾语位置,其中有些是因为后面有非宾语性的成分,于是,动词前的间接格位置就用来接纳被动词后其他成分“挤走”的符合宾语条件的题元,如: (1) a. 你把茶杯搁在桌子上。 b. *你搁茶杯在桌子上。 (2) a. 小张把一些文件放进抽屉。 b. *小张放一些文件进抽屉。 (3) a. 他把角色演得活灵活现。 b. *他演角色得活灵活现。c. *他演得角色活灵活现。在典型的SVO语言中,宾语是挤不走的,所以有处置式的汉语至少不是典型的SVO语言。1.3 句法化话题与汉语语

15、序类型另一个使汉语小句类型复杂化的因素是话题。李讷等(Li & Thompson 1973)和戴浩一(Tai 1973)曾称现代汉语SOV占优势,除了处置式外,那些在动词前作话题的受事成分也被看成了宾语。徐、刘(1998)的研究说明汉语(包括普通话和上海话等方言)有一个句法上的话题位置T,这个位置并没有真正移走动词后的宾语位置,所以可以有TSVO(苹果我吃了两个)或STVO(我苹果吃了两个)。假如因为汉语存在STV的句子(我苹果吃了),T正好又是受事,就认为这些句子是SOV,那么普通话里比STV更常见的TSV(苹果我吃了)就应该是OSV了,可见这种论证是成问题的。赵元任、朱德熙以来中国大陆盛行

16、的分析法是把动词前的受事都看作主语,加上许多状语性成分也被看作主语,一个句子可以有层次递降的许多个主语。这代表了结构主义时代的做法。虽然最早由赵元任先生在海外提出,但目前在接受了现代语言学的海外已几乎无人再采用这种分析。这种分析的缺点之一,是主语概念空洞化,主语失去任何语义基础和信息基础。其次,这种所谓主语的概念只是粗略地描述了有关成分的线性位置(动词前的某处),而无助于分析有关句型的生成机制、组合规则。即使分别叫大主语小主语,仍然没用,因为“我酒不喝了”,“我”是大主语,“酒”是小主语,“酒我不喝了”,“酒”是大主语,“我”是小主语。这种大主语、小主语的名称除了一个线性位置的标签外,并不能提示其有何句法性质、语义基础和语用规律。最后,这种名称无法把汉语句子和其他语言的句子作比较,因为这种主语的概念成为普遍句法理论中特设(ad hoc)的概念,缺少和其他语言对比研究的共同基础。没有一种语言不可以放在人类语言的共同框架中进行对比的,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