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39.21KB ,
资源ID:1446179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44617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实验室安全管理.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实验室安全管理.docx

1、实验室安全管理01实验室安全管理1、 分析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分析规程和有关的安全技术规程,了解设备性能及操作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掌握预防和处理事故的方法。2、 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如危险物料的现场取样、易燃易爆物品的处理、焚烧废液等应有第二者陪伴,陪伴者应处于能清楚看到工作地点的地方并观察操作的全过程。3、 玻璃管与胶管、胶塞等拆装时,应先水润湿,手上垫棉布,以免玻璃管折断扎伤。4、 打开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试剂塞时应带防护用具,在通风柜中进行。5、 夏季打开易挥发溶剂瓶塞前,应先用冷水冷却,瓶口不要对着人。6、 稀释浓硫酸的容器,烧杯或锥形瓶要放在塑料盆中,只能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不能相

2、反!必要时用水冷却。10、蒸馏易燃液体严禁用明火。蒸馏过程不得离人,以防温度过高或冷却水突然中断。11、化验室内每瓶试剂必须贴有明显的与内容物相符的标签。严禁将用完的原装试剂空瓶不更新标签而装入别种试剂。12、 操作中不得离开岗位,必须离开时要委托能负责任者看管。13、 化验室内禁止吸烟、进食,不能用实验器皿处理食物。离室前有肥皂洗手。14、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长发要扎起,不应在食堂等公共场所穿工作服。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要加戴防护用具。最好能做到实验时都戴上防护眼镜。15、 每日工作完毕检查水、电、气、窗,能进行安全登记后方可锁门。16、 化验室用电安全16.1、化验室用电要根据设备及房间用电总

3、功率配备电源。16.2、化验室电源电压要稳定。16.3、化验室照明和设备用电要分开各项电源要匹配好。16.4、精密仪器需要有稳压。16.5、化验室电源要和生产车间用电量大的设备电源分开。16.6、化验室电源要有地线.三相五线制。02 剧毒品保管、发放、使用、处理管理制度为了严格剧毒品的贮存、保管和使用,防止意外流失,造成不良机后果和危害,特制定本管理制度,管理要求:1、剧毒品仓库和保存箱必须由两人同时管理。双锁,两人同时到场才能开锁。2、剧毒品保管人员必须熟悉剧毒品的有关物理化学性质,以便做好仓库温度控制与通风调解。3、严格执行化学试剂在库检查制度,对库存试剂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发现有变质或有异

4、常现象要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贮存条件和保护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4、对剧毒品发放本着先入先出的原则,发放时有准确登记(试剂的计量、发放时间和经手人)。5、凡是领用单位必须是双人领取,双人送还,否则剧毒品仓库保管员有权不予发放。6、领用剧毒品试剂时必须提前申请上报,做到用多少领多少,并一次配制成使用试剂。7、使用剧毒试剂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分析操作规程。8、使用剧毒试剂的人员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防护眼镜、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具。9、对使用后产生的废液不准随便倒入水池内,应倒入指定的废液桶或瓶内。废液必须当天处理不得存放。10、产生的废液要在指定的安全地方用化学方法中和处理。要建立废液处理记录,

5、记录内容包括:废液量、处理方法、处理时间、地点、处理人。03 化学试剂管理办法化验室的化学药品及试剂溶液品种很多,化学药品大多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危险性,对其加强管理不仅是保证分析数据质量的需要,也是确保安全的需要。化验室只宜存放少量短期内需用的药品。化学药品要按无机物、有机物、生物培养剂分类存放,无机物按酸、碱、盐分类存放,盐类中按金属活跃性顺序分类存放,生物培养剂按培养菌群不同分类存放,其中属于危险化学药品中的剧毒品应锁在专门的毒品柜中,由品控经理加锁保管、实行领用经申请、审批、双人登记签字的制度。1、属于危险品的化学药品 易爆和不稳定物质。如浓过氧化氢、有机过氧化物等。 氧化性物质。如氧化性

6、酸,过氧化氢也属此类。 可燃性物质。除易燃的气体、液体、固体外,还包括在潮气中会产生可燃物的物质。如碱金属的氢化物、碳化钙及接触空气自燃的物质如白磷等。 有毒物质。 腐蚀性物质。如酸、碱等。 放射性物质。2、化验室试剂存放、使用要求 易燃易爆试剂应贮于铁柜(壁厚1mm以上)中,柜子的顶部都有通风口。严禁在化验室存放大于20L的瓶装易燃液体。易燃易爆药品不要放在冰箱内(防爆冰箱除外)。 相互混合或接触后可以产生激烈反应、燃烧、爆炸、放出有毒气体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称为不相容化合物,不能混放。这种化合物系多为强氧化性物质与还原性物质。 腐蚀性试剂宜放在塑料或搪瓷的盘或桶中,以防因瓶子破裂造成事

7、故。 要注意化学药品的存放的期限,一些试剂在存放过程中会逐渐变质,甚至形成危害。 药品柜和试剂溶液均应避免阳光直晒及靠近暖气等热源。要求避光的试剂应装于棕色瓶中或用黑纸或黑布包好存于暗柜中。 发现试剂瓶上标签掉落或将要模糊时应立即贴好标签。无标签或标签无法辩认的试剂都要当成危险物品重新鉴别后小心处理,不可随便乱扔,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化学试剂定位放置、用后复位、节约使用,但多余的化学试剂不准倒回原瓶。04安全防护知识化验工作中接触的化学药品,很多是对人体有毒的。它们对人体的毒害途径和程度各不相同,有些毒物可有几种途径进入人体,而有些毒物对人体的毒害是慢性的、积累性的,因此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化

8、验室常用毒物的中毒症状及防护知识见下表。 毒物侵入途径与主要症状防护与急救氯气-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粘膜使人中毒,吸入后立即引起咳嗽、气急、胸闷、鼻塞、流泪等粘膜刺激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心力逐渐衰竭而死亡,水溶液也具腐蚀作用。1、室内通风良好,操作时带口罩;2、立即离开现场,重患者应保温、吸氧、注射强心剂(禁用吗啡);3、眼受刺激时用2苏打水洗眼;咽喉疼痛时吸入2苏打水热蒸气。一氧化碳 及 煤气-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与血液中血红蛋白和血液外的其它含铁蛋白结合,使血色素丧失输氧能力,轻度中毒时头晕、恶心、全身无力;中等中毒时并发生意识障碍;重度中毒时立即陷入昏迷,

9、呼吸停止而死亡。1、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注意保温;2、停止呼吸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并给以含57二氧化碳的氧气;3、发生呼吸衰竭者,同时注射强心剂。硫化氢-强烈的神经毒物,具臭蛋味,由于易产生嗅觉疲劳而失去警觉,从而造成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重度中毒时呼吸短促,突然失去知觉,死亡。1、室内通风应良好,感到不适时立即离开现场;2、眼受刺激时用2苏打水冲洗,湿敷饱和硼酸液和橄榄油。二氧化硫-由呼吸道吸入,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引起结膜炎、流泪、流涕、咽干、疼痛;重度中毒能产生喉哑、胸痛、吞咽困难、喉头水肿以至窒息死亡。1、立即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如发现肺浮肿应输氧;2、

10、服碳酸氢钠或乳酸钠治疗酸中毒;3、眼受刺激时用2苏打水冲洗。氮的氧化物(NO、NO2)-通过呼吸道对深部呼吸器官起损害作用,可能发生各种程度的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气肿,严重者可致肺坏疽。由于损害神经系统,吸入高浓度时迅速窒息死亡。1、立即离开现场,保持绝对安静,呼吸新鲜空气;2、静脉注射50葡萄糖2060mL;3、进行对症处理。氨-可由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粘膜侵入人体。强烈刺激眼睛,流泪,咳嗽,声音嘶哑。0、45g/ml接触30min可危及生命。1、室内通风,操作氨或浓氨水时带口罩或瞬时停止呼吸;2、吸入中毒者立即离开现场;误食中毒者谨慎洗胃,皮肤接触中毒者立刻用水或稀醋酸充分洗涤。氟化氢-经呼

11、吸道侵入,腐蚀骨胳、造血神经系统、牙齿、皮肤、粘膜等。水溶液为氢氟酸,对肌体组织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被低浓度氢氟酸灼伤后几小时才会感觉到疼痛,造成的溃疡不易愈合,引起剧痛。1、严格按规程操作,特别注意带好胶皮手套;2、慢性中毒及骨胳、神经、造血系统受损害者应长期治疗。甲醇-通过呼吸道及皮肤吸收中毒。吸入中毒损害神经系统,引起视神经疾病;误服中毒引起恶心、呕吐,全身青紫,重者很快停止呼吸而死亡。1、通风应良好,中毒者移至新鲜空气处;2、严禁当乙醇使用. 3、吸入中毒者注射解毒剂。四氯化碳-由呼吸道吸入中毒。主要引起肝脏、肾脏以及神经系统的损害。急性中毒会引起头晕、呕吐、视力紊乱、黄疸、肝肿大;慢性

12、中毒引起神经衰弱、胃肠功能紊乱。1、使用时应通风良好,不要滴洒在台面上.2、急性中毒者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施以人工呼吸,吸氧。苯及其同系物-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渗透侵入而中毒。急性中毒会有沉醉状,继而面红、头晕、头痛、呕吐,甚至肌肉痉挛昏迷而死;慢性中毒损害造血、神经系统,鼻腔、牙龈出血,肝、肾受损、全身无力。1、使用时应通风良好2、尽量用其它无毒或低毒溶剂代替3、急性中毒者施以人工呼吸,吸氧。全身性中毒者静脉注射器 硫代硫酸钠。A、中毒与急救一、 毒物侵入的途径毒物,是指某各物质进入人的机体以后,能引起局部或整个机体功能发生疾病的物质。由毒物所引起的任何疾病现象,就称为中毒。化学试剂中毒一般

13、通过三个途径,引起不同症状的疾病。1) 通过呼吸道中毒:由呼吸道吸入有毒气体、粉尘、蒸气、烟雾能引起呼吸系统中毒。这种形式的中毒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有机溶剂的蒸气和化学反应中所产生的有毒气体。如乙醚、丙酮、甲苯等蒸气和氰化氢(气体)、氯 气、一氧化碳等。2) 通过消化道中毒:除误行吞服外,更多的情况是由于手上污染毒物,在吸烟、进食、饮水咽入消化系统而引起中毒。这类毒物多以剧毒的粉剂较为常见,如氰化物、砷化物、汞盐等。3) 通过触及皮肤中毒和五官粘膜受刺激:某些毒物接触及皮肤,或其蒸气、烟雾、粉尘对眼、鼻、喉等的粘膜产生的刺激作用。如汞剂、苯胺类、硝基苯等,可通过皮肤粘膜吸收而中毒。氮的氧化物、

14、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挥发性酸类、氨水等,对皮肤粘膜和眼、鼻、喉粘膜刺激性都很大。毒物从以上三个途径进入人的机体以后,逐渐侵入血液系统直至遍及全身各部,引起更加危险的症状。特别是由消化系统侵入,通过门脉系统经肝脏进入血液,以及从呼吸道进入肺泡中被吸收都是比较迅速的。二、 中毒急救在化验室里,如发生人身中毒,原则上应首先尽快派人或电话请医生,并报告有关领导或上级组织,同时采取急救措施。在医生抢救之前,急救中毒的原则是尽量使毒物对人体不发生有害的作用,或者是将有害的作用尽量减少到最小程度。在送医院(或医生到来)之前应迅速查清中毒原因后,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进行急救。1) 呼吸系统中毒:如果

15、是呼吸系统中毒,应迅速使中毒者离开现场,移到通风良好的环境,使中毒者呼吸新鲜空气。轻者,短时间内会自行好转;如有昏迷休克、虚脱或呼吸机能不全时,可人工协助呼吸,化验室如有氧气,可给予氧气,如可能,给予喝兴奋剂,如浓茶、咖啡等。2) 经由口服中毒:由口中服入毒物时,首先要立即进行洗胃,呕吐。常用的洗胃液是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千万不要太浓,浓度过大会烧坏胃壁粘膜),或用肥皂水或者35%的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洗胃要大量地喝,边喝边使之呕吐。最简单的催吐方法是用手指或木杆压舌根,或者给中毒者喝少量(1525毫升,最多不超过50毫升)1%硫酸铜或硫酸锌溶液催吐剂。如果无洗胃液,可给予大量的温

16、水喝,冲淡毒物并使呕吐。洗胃要反复进行多次,直至洗胃呕吐物中基本无毒物存在,再服解毒剂。解毒剂有很多,要根据中毒药物的性质选用。一般常用解毒剂有生蛋清液、牛奶、淀粉糊、桔子汁等。对某些特殊毒物要采取更有效的特殊来解毒,并使呕吐。如,磷中毒用硫酸铜,钡中毒用硫酸钠,锑或砷中毒用25%的硫酸铁和0.6%氧化镁混合液(剧烈搅拌混合均匀,每隔10分钟给一汤匙,直到呕吐后为止),氰化物中毒给1%硫代硫酸钠等。解毒呕吐后,喝上温水送医院治疗。3) 皮肤、眼、鼻、咽喉受毒物侵害:皮肤和眼、鼻、咽喉受毒物侵害时,要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冲洗愈早愈彻底好。如能涂或服用适当的缓冲剂、中和剂(注意要用稀浓度的)更好

17、。洗净毒物后,看情况请医生治疗。B、常见化学毒物及急救预防措施1、常见化学毒物的特性及容许浓度见表231。2、急救预防措施。1) 气体毒物:气体毒物中毒时,通常发生窒息性症状。毒性大的毒气会腐蚀皮肤和粘膜 。如SO2、NO2、CL2等。贮存有毒气气体,要特别小心,大部分气体要用钢瓶贮装,放置时防止碰撞。存放阴凉处,要与可燃物、有机物或易氧化物隔离。要经常用气体检验器检测,微量的泄漏都不允许。化学试验时产生有毒气体,一定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对残余废气可用排风机用水吸收处理,或送至空旷地方。吸入毒气的患者应急速脱离现场。安置休息并保持温暖。如发生昏迷等症状,须就医诊治,或送至空旷地方。一氧化碳中毒要

18、准备亚硝酸戊酯药管,如果停止呼吸,立即做人工呼吸,开始恢复呼吸后,打开药管嗅闻1530秒,每隔2、3分钟嗅闻一次。用药量度超过两个药管为限,然后要输氧。2)酸类毒物:强酸性物质与有机物或还原性等物质混合,往往会产生大量热而着火。注意不要用破裂的容器盛装。保存于阴凉的地方。与可燃物隔离。洒出此类物质时,要用碳酸氢钠或纯碱将其覆盖。用大量水冲洗,放入废水系统。处理时须戴防毒面具和防护手套。眼睛、皮肤受伤用水冲洗。皮肤可涂敷氧化镁甘油软膏。如果进入口内,立即漱口,饮水及镁乳,急送医院救治。灭火可用水、干粉化学品或二氧化碳。常见化学毒物的特性及容许浓度类别名称特性容许浓度气体氯气CL2黄绿色气体,具有

19、刺鼻臭味,溶于水,液氯能引起严重的烧。能与许多化学物品如乙炔、乙醚、氨气、氢气、松节油、金属粉末等锰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产物1毫克/米3一氧化碳CO无色无臭气体,微溶于水。剧毒!极易燃,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50毫克/米3二氧化硫SO2无色气体,具有刺鼻恶臭,在-10以下会液化,有一定的水溶度,并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13毫克/米3二氧化氮NO2黄褐色气体,剧毒!极强的氧化剂。自身不燃,遇衣物或其它可燃物,能立即起火9毫克/米3二溴乙烷CH2 Br CH2 Br具有特殊甜味,不燃。化学性质较稳定。毒性比嗅甲烷强25ppm二氯乙烷CH2CLCH2CL具有特殊的甜味,沸点83.5。化学性质

20、稳定,无腐蚀性50ppm磷化氢PH3无色气体,具有臭鱼气味。沸点88,微溶于水,往往因含有少量P2H3,能自行着燃,发出光亮火焰。剧毒!极易燃3ppm溴甲烷CH3Br有浓霉臭味,沸点3.6。不燃,是有机物质的强溶剂。对皮肤有腐蚀性20ppm酸类硫酸H2SO4无色至暗褐色的油状液体,腐蚀性强,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不燃。遇电石、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及其它可燃物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遇水与有机物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遇水与有机物猛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0.5ppm(1毫克/米3)硝酸HNO3无色至淡黄色发烟液体,可溶于水,腐蚀性强,化学性质非常刺鼻的窒息气味。化学性质活泼,不燃,能与多

21、种物质如电石、松节油、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遇可燃或易氧化物即行着火2ppm盐酸HCL无色至微黄色液体,气味刺激性强,不燃,但能与普通金属反应,放出氢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5ppm磷酸H3PO4无色粘稠状液体或潮湿的白色结晶,自身不燃,能与水相混溶。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1毫克/米3草酸(COOH)2 . 2H2O无色结晶或白色粉末,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可燃,粉尘有毒,在150160升华并部分分解。高温下分解放出一氧化碳和甲酸蒸气。遇银盐反应生成草酸银,具有爆炸性性质活泼,与过氧化物、硝酸或其他氧化剂接触有爆炸危险。1毫克/米3甲酸HCOOH无色发烟液体

22、,有刺鼻恶臭味。溶于水,可燃,具有一定程度的失火危险。闪点69,能放出刺激性蒸气9毫克/米3醋CH3COOH无色液体,具有刺鼻酸味。溶于水,放出刺鼻性蒸气。易燃,化学性质活泼,与过氧化物,硝酸或其他氧化剂接触有爆炸危险25毫克/米3碱类氢氧化钠NaOH无色,有棒、片、粒状或固体,溶于水。腐蚀性强,能造成灼烧伤。不燃,但遇水放出大量热量。能使可燃物燃烧。遇金属反应放出氢气2毫克/米3氢氧化钾KOH同上氢氧化铵NH4OH无色透明液体,有刺鼻性气味。能与醇、醚相混溶。与酸反应激烈,放出大量的热盐类硝酸银AgNO3无色透明结晶或白色结晶,溶于水。在有机物存在下曝光变灰黑色。具有腐蚀性,遇可燃物、有机物

23、或易氧化物质着火。并能助长火势001毫克/米3(以Ag计)硝酸铜Cu(NO3)2蓝色结晶,为氧化剂。遇易氧化物质反应猛烈,会引起燃烧或爆炸。可燃烧着火能助长火势。170时分解,放出剧毒的氮氧化物硝酸铵NH4NO3无色结晶,强氧化剂。210开始分解,温度高分解放出剧毒的气体。分解急剧能导致爆炸。与可燃碎末混合能发生激烈反应而爆炸。硝酸钠NaNO3无色或白色结晶,为强氧化剂。易吸湿,遇氧化物质会发生激烈燃烧或爆炸,并助长火势至死量:1530克/人硫酸铵(NH4)2SO4白色粉末或无色结晶。在240熔化分解,放出有毒气体。高温下与氧化剂接触,易发生爆炸氯化铵NH4CL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性粉状。溶于水

24、。不燃,在高温下能腐蚀金属。与银盐能生成一种灵敏度很高,容易起爆炸的化合物。草酸盐大多数草酸盐是无色的,其中草酸铵、草酸钾、草酸钠等溶于水剧毒有机毒物乙醚C2H5OHC2H5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沸点34,蒸气有毒!不溶于水。极易燃,在低温下的蒸气也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在空气中与氧长期接触或在玻璃瓶内受阳光照射能生成都不稳定的过氧化物,受热能自行着火与爆炸。蒸气比空气重,扩散很远,能到达火源再闪回燃着1.2克/米3乙醛CH3CHO无色液体,具有刺鼻的水果气味。与水相混溶。化学性质活泼。易氧化或还原。在空气中自行氧化,生成不稳定的过氧化物,以致爆炸。沸点21,极易燃。蒸气比空气重,扩散远,遇

25、火源着燃并反火焰沿气流相反方向引回5毫克/米3甲苯C6H5CH3无色液体,有似苯的气味。不溶于水,能放出有毒蒸气,蒸气比空气重,能扩散相当远,遇到火源着火并引回。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200ppm甲醇CH3OH无色液体,沸点65,易挥发,与水相溶。能放出有毒蒸气。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极易燃200ppm丙酮CH3COCH3无色液体,具有特殊气味,沸点56,与水相溶。蒸气有麻醉效应。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2.4克/米3石油醚无色液体,易燃,具有刺激性和毒性。沸点30160的馏分。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500ppm四氯化碳CCL4无色液体,具有特殊臭味,沸点7

26、7。与水不相溶。蒸气有毒,不燃,可用作灭火剂,但灭火时能生成极毒的光气10ppm氯仿CHCL3无色液体,有甜味及特殊气味。具有挥发性,不溶于水。蒸气有毒,沸点61,不燃50ppm苯C6H6无色液体,具有挥发性特殊气味。沸点80,与水不相溶。蒸气有毒,并能经皮肤吸入,极易燃,液体比水轻,蒸气比空气重,扩散远,遇火源燃着25ppm(对皮肤丁酮CH3COC2H5无色液体,沸点80,具有特殊气味,蒸气有毒。易燃,液体比水轻,蒸气比空气重,扩散远,遇火源燃着。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200ppm邻苯二酚C6H4(OH)2无色结晶粉末,溶于水。能经皮肤吸收,引起腐蚀性灼伤液氧O2蓝色液体,液态氧的液、气

27、两种状态是很强的氧化剂。与可燃性物质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不可燃物质接触,也剧烈进行反应液化气毒物液氢H2无色无臭气体,易燃。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燃烧生成无色火焰。液态开始蒸发,沉积地面,扩散升温后。遇湿空气生成浓雾,可见的浓雾外围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液氮N2无色无臭液体,沸点196,不燃。常温下的蒸气密度与空气相等。与皮肤接触产生冻疮。特殊有毒物氰化钾KCN白色固块或结晶,有微弱的苦杏仁气味。剧毒!不燃,遇酸能入出易燃的氰化氢气体5毫克/米3(对皮肤)氰化钠NaCN白色固块或片状物,自身不燃。剧毒!遇酸放出易燃的氰化氢气体5毫克/米3氯化苦CCl3NO2一种强烈的催泪气体,不燃,

28、在潮湿情况下有腐蚀性。常温下难挥发。沸点1123ppm敌敌畏DDVPCCl2CHOPO(OCH3)2对热稳定,不燃烧。有机溶剂中稳定,有水存在时被分解,有碱存在加速分解。酸存在减慢分解。分解可能放出一种醋酸味。沸点高且蒸气压力低。汞(水银)Hg银白色沉重液体,不溶于水。能放出有毒蒸气并能经皮肤吸收0.01毫克/米3(对皮肤)汞化合物外观、水溶度与毒性颇大差别。有些为液体,能放出剧毒的蒸气,一般汞化物比亚汞化物毒性大。有机汞化物的阈限值(对皮肤)0.01毫克/米3碘I2蓝黑色结晶碎片,具有特殊气味。几乎不溶于水,放出有毒蒸气,与皮肤接触造成腐蚀性灼伤感0.1ppm(3) 碱类毒物:碱类毒物的固体

29、或液体都有刺激性和灼伤能力。使用进度,应谨慎操作,防止腐蚀皮肤。存放在干燥处,防止受潮,须与酸类、易燃物等化合分开。实验完毕后,要严格采取漱口、洗脸等措施。对大量逸出溶液,用水冲稀放入废物水系统。眼部、皮肤受伤时,用水冲洗。如果进入口内,应立即漱口,饮水和醋或1%醋酸。严重者送医院救治。(4)盐类毒物:盐类毒物大部分具有氧化性,与还原性物质或有机物混合,会氧化发热而着火。因此须贴好标签,放入专用药品架上保管。存于阴凉、干燥处。个别有害物质,常为积累性毒物,连续使用必须十分注意。对逸出物的处置须戴手套。皮肤接触先用水洗,再用肥皂洗涤。如果进入口内,立即漱口。中毒严重者送医院治疗。使用腐蚀性的盐,

30、实验完毕后,要漱口洗脸。(5)有机毒物:有机毒物多是低沸点的易燃品,使用时远离火源。此物一旦着火,火灾很难扑灭。可用二氧化碳或粉末灭火器灭火。有机物毒物能以蒸气或微粒状态从呼吸道吸入,再从消化道进入人体。多为积累性的毒物。可以通过皮肤或粘膜等部位吸收。因此操作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有机毒物在实验时,往往有各类副产品生成,操作时防止意外发生。有机毒物要用玻璃或铁桶密封闭盛装,防破损。最好在户外存放或放在易燃液体专用库内,与可燃物、氧化物、氧化剂隔绝。避免阳光直射,防止静电装置。逸出物的处置,首先要切断所有火源,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用不燃性分散剂刷或用排风机强力通风。灭火可用干粉化学品、泡沫或二氧化碳。中毒患者应离开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持温暖。眼部受刺激须用水冲洗,皮肤接触用肥皂洗涤。进入口内,立即漱口。急送医院救治。(6)液化气毒物:使用液化气体及处理使用液化气体的装置时,操作必须熟练,一般要由二人以上进行实验。初次使用时,必须在有经验人员的指导下一起操作。1. 用高压钢瓶盛装,放置时防碰撞。与可燃物隔绝。容器要放在没有阳光照射、通风良好的地方。高压容器要严格进行检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