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7.87KB ,
资源ID:1443258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44325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拉矫机的组成和功能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拉矫机的组成和功能Word文档格式.docx

1、拉矫机是拉伸弯曲矫直机的简称,其主要由发挥拉伸作用的前后张紧辊、发挥弯曲作用的弯曲辊组、发挥矫直作用的矫直辊系组成的。拉矫工序的主要功能有两大方面:一是改善板形,通过使带钢拉伸并且进行弯曲矫直之后,可以部分消除带钢的边浪、中浪等浪形和C形弯曲、L形弯曲,从而改善了带钢的平直度。二是改善加工性能,通过拉伸弯曲作用与光整一样会使带钢在后续的变形时减轻或不再有屈服平台,从而产生均匀变形,提高加工性能。拉矫机比传统的矫直方法有一系列优越性。与传动的辊式矫直机相比,其结构紧凑,重量轻,维修方便,操作容易。与传动的拉伸式矫直机相比,给带钢施加的张力小,不会断带,也不会影响带材质量,能耗也较小。因而拉矫机广

2、泛应用于镀锌、彩涂、连退、酸洗等连续生产线,矫正厚度范围为0.26.0mm,一般工作速度为30700m/min。拉矫机为何要设置拉伸装置?拉矫机前后的张紧辊是拉矫工序不可分割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最早的拉伸矫直机就是一对张紧辊组,在此基础上加上弯曲和矫直装置才发展成了拉矫机,所以其作用不可忽视。虽然拉矫工序的张紧辊组与生产线其它张紧辊的原理、结构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其功能、驱动方式等与其它张紧辊却有本质上的不同。拉矫段是生产线张力最大的地方,生产线的张力除光整机和卷取机以外,其它地方大都为了保证带钢的正常运行,而拉矫段的张力是为了使带钢产生塑性变形,因而需要较高的张力才能达到这一目的。拉矫机的前后

3、两对张紧辊都是速度控制模式的,其中入口侧的张力辊一般是作为生产线的速度基准辊,这也显示了拉矫张紧辊在整个生产线中的特殊地位。拉伸装置是如何驱动的?在驱动控制技术不太成熟之前,拉矫机的驱动大多采用机械式的差动齿轮系统驱动,从而实现两个张力辊组的速度差,并且可以无级调速。此系统有两台电机,一台主电机提供动力,另一台辅助电机控制两个辊组之间的速度差。由于此方案机械系统复杂,而且磨损严重,故障率高,现已被直流或交流电机调速系统取代。图8拉矫机拉伸装置如图8所示,拉矫机的张紧辊作用力的方向是两对张力辊相互对拉,因而一个辊组是电动状态,另一个辊组是发电状态。看上去电动机的功率很大,但使用了直流母排之后只消

4、耗很少的电能,通过连接两对辊组之间的带钢可以将电动张紧辊的部分能量传递到发电辊上去,产生出电能,冲抵一部分从网上消耗的能量。拉伸装置张力辊辊径有何关系?对于电动状态的3号、4号辊处于主动状态,辊子在电机的驱动下拖动带钢运转,带钢在辊子表面从出口侧到入口侧张力逐步升高,弹性伸长也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即:VV1V2。对于发电状态的1号、2号辊处于被动状态,辊子被带钢动运转,带钢在辊子表面从出口侧到入口侧张力逐步下降,弹性伸长也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慢,即:这样,带钢在辊子表面各处的速度不一致,就会使带钢在辊子表面产生打滑。为了减小这种打滑,保证带钢处于张紧状态,可适当改变辊径,使D1D2、D3D

5、4。从而补偿两只辊子之间带钢速度之差。拉矫机为何要设置弯曲装置?若只靠张紧辊矫直带钢,就要使张紧辊产生的张力超过带钢的屈服强度,也就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对传动装置的要求很高,设备的磨损与故障率很高。在工艺方面,对于塑性较好的带钢会产生滑移线,带钢不是在整个长度方向上各处均匀地被拉伸变形而是在局部区域产生较大的伸长,并且厚度减薄,这当然是很不理想的。另外,如此大的张力也会使带钢在边部开裂部位产生应力集中而被拉断。要克服这些问题就必须有弯曲辊组与之相配合,有机的结合起来,等同发挥作用。弯曲辊组的主要功能是使带钢在辊子上产生弯曲,从而对矫直效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弯曲辊组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由于带钢在

6、辊子上产生弯曲变形最大处是在与辊子的接触点,其最小曲率半径即与辊子相同,辊径越小,变形作用越大,因而弯曲辊径在保证适当的前提下尽可能做的比较小。为了使直径很小的弯曲辊有较高的刚度,不致在带钢的作用下自身产生弯曲变形,影响拉矫后的板形,对于带钢用弯曲辊一般都使用支撑辊。最简易的支撑辊有两列,支撑辊分成数节,以安装支架将压力传递到机架上,保证支撑辊不产生弯曲,也就保证了工作辊的刚度。但这种结构工作辊与支撑辊有的地方接触,有的地方处于架空状态,接触到的地方磨损大,而不接触处磨损小,两者之间有一道比较明显的分界线,使工作辊上产生一道道印子,这些印子在与带钢作用时会复印到带钢上形成辊痕。进一步的改进是将

7、支撑辊设计成两层,在外层支撑辊与工作辊之间增加两根通长的中间支撑辊,这就使一节节外层支撑辊造成的不均匀磨损转嫁到中间支撑辊上,减轻了工作辊的不均匀磨损作用,使带钢上的辊印减轻。近几年为了适应高精度的汽车板生产的需要,出现了四层弯曲辊组,使这种影响更为减少。为了保证工作辊在工作中不产生任何弯曲变形,在弯曲辊组安装时必须使第一层支撑辊与第二层支撑辊以及工作辊之间接触良好,间隙均匀。由于带钢板形的原因和有时带钢存在镰刀弯在辊子上游动前行等情况的影响,工作辊可能产生轴向串动,必须使用止推轴承进行轴向定位。拉矫机为何要设置矫直装置?带钢在拉伸弯曲过程中消除了一部分波浪的同时,由于带钢在大张力作用下反复产

8、生弯曲变形,也会对板形带来新的影响,主要是经过最后一道弯曲辊后遗留下来的残余变形,这使带钢产生L形弯曲,还有在大张力作用下带钢产生的C形弯曲。矫直辊组就是要分别消除带钢的L形弯曲和C形弯曲。消除L形弯曲是通过使带钢产生与在最后一道弯曲辊处产生的弯曲变形方向相反的变形来实现,此变形量在数量要比原弯曲变形量小的多,所以其压入量必须与弯曲辊分开控制。在弯曲辊对应的位置设置了两只上矫直辊,其作用是使带钢绷紧而且高度保持不变,同时又不能使带钢在其表面产生太大的变形,所以辊径较大。防止C形弯曲的方法是在拉矫机的出口设置了一个抗C形弯曲的辊子,使带钢进一步绷紧,在横向处于平行状态,因而不致产生C形弯曲。抗C

9、形弯曲辊处于拉矫机的最末端,不能让带钢在其辊面上产生较大的弯曲,带来新的影响,因而辊径较大。由于镀锌带钢的C形弯曲对产品的使用性能的影响不太大,不少生产线的拉矫机都设置抗C形弯曲辊。拉矫机的布置形式有哪些?除用于镀锌线外,连续拉矫机还用于酸洗、退火、镀锡、彩涂、重卷、钢材加工等生产线,为满足不同需要设计成各种布置形式。一般上下两对同样的弯曲辊组成一个弯曲单元,上面两只上矫直辊和下面一只矫直辊组(多用弯曲辊组代替)组成一个矫直单元。弯曲辊单元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两个,而矫直单元一般只用一个,所以有一弯一矫和两弯一矫之分。两弯一矫的两组弯曲辊可以同时使用,而大多一用一备,以保证在生产线正常运转的情

10、况下换辊。常见的弯曲辊组大多是两层支撑辊加一个工作辊,但也有一层支撑辊加一个工作辊,甚至也有只用一个工作辊的。这样就有了多种不同的组合。图9 拉矫机的布置方式4拉矫机的工作原理带钢在拉伸弯曲变形时的板形改善原理如何?拉矫机之所以能使带钢的板形改善其实质是原来纤维长短不一的带钢在高张力和弯曲辊的作用下产生弹性和塑性变形,变形后原来长纤维和短纤维的长度基本趋于一致而实现的。如果带钢的总变形量足够大,足以使原来处于浪形处的长纤维也开始产生塑性变形,就能起到改善板形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长短不等的纤维而言,其弹性变形量是基本相同的,不同的是塑性变形量。在同时受到拉伸作用时,短纤维的塑性变形量大,因

11、而在变形结束张力除去后长度伸长较多,长纤维的塑性变形量小,外力除去后长度伸长较少,这样就使长短纤维的长度趋于一致,使浪形改善。如图10所示。图10带钢的拉矫原理拉矫机能否完全消除带钢的浪形?带钢在拉伸弯曲时的变形如图9所示。图a是存在两侧边浪的带钢,其边部纤维长,中部纤维短;图b是进入拉矫机的张力辊后,较高的张力使长短纤维均发生弹性变形,其变形后长度相同;图c是在进入弯曲辊后,拉伸和弯曲的共同作用使长短纤维均发生了塑性变形,总长度仍然相同,所不同的是原来的长纤维产生的塑性变形量小,原来的短纤维产生的塑性变形大;图d是张力和弯曲应力全部去除去后带钢发生弹性变形恢复,只留下塑性变形,这时原来的短纤

12、维比长纤维获得的永久塑性变形较大,与长纤维长度的差距缩小了,但长纤维仍然较长,短纤维仍然较短。反映到板形上就是浪的高度减小或波长加长。即拉矫机只能减轻波浪、改善板形,却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波浪,获得十分理想的平整带钢。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矫枉必须过正。就是说要完全消除波浪就必须对短纤维比长纤维施加更大的张力和弯曲作用,产生弹性和塑性变形后其长度大于原来的长纤维一定的数量,从而在外力除去,弹性变形恢复后,长短纤维的长度一致,从而获得完全平整的板形。但是,在目前条件下的矫直设备,还不具备这样的功能。为什么通过弹塑性变形能改善板形?我们取带钢横截面中最长和最短的纤维对它们在拉力作用下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作一

13、分析。由于带钢在拉矫过程中受到的外力除张力外,还有弯曲应力,而弯曲应力是由拉应力和压应力组成的,而且主要作用是拉伸应力,所以通过拉伸变形的分析就可以代表带钢的主要变形规律。图11 拉矫过程中带钢长纤维和短纤维应力应变图为了分析简便,我们将带钢的标准拉伸曲线作一简化,将超过屈服点后的屈服和强化变形曲线简化为一条直线,这样带钢的拉伸应变曲线就变成了两条斜率不等的直线,第一阶段直线的斜率为弹性模量E,第二阶段直线的斜率也称为强化弹性模量E,如11图所示,在拉伸变形时,起初短纤维先沿O1a1线产生弹性变形,短纤维变形后的长度与长纤维一致时,长纤维也开始沿O2a2线产生弹性变形。随着拉力的增加,短纤维受

14、到的拉力先达到屈服极限,开始沿a1b1线产生塑性变形和强化,随之长纤维也达到屈服极限,开始沿a2b2线产生塑性变形和强化,当短纤维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总量达到设定的延伸率时,变形停止,开始卸载。短纤维沿b1c1线产生回复,长纤维沿b2c2线产生回复。经过以上的拉伸变形回复以后短纤维的总塑性伸长量为O1c1,长纤维的总塑性变形伸长量为O2c2,可见O1c1O2c2,最终长短纤维的差为,比原先的小了许多,但却不能为零,即经过拉矫后的长短纤维长度仍有差距,板子仍有浪形。这与前面的分析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矫直以后的板形与哪些因素有关?进一步通过几何运算可以得出:从上式可以看出:矫直以后的板形与原板的板形有关,原板的浪形严重,长短纤维的差越大,矫直以后的长短纤维的差也越大。矫直后的板形还与带钢材料在屈服点以后的塑性和强化特性有关。越小,即塑性越好,强化作用越弱,则拉矫后的板形就越好;越大,即塑性越差,强化作用越强,则拉矫以后的板形越差。对于塑性极好的超深冲板的很小,通过拉矫很容易改善其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