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3 ,大小:54.27KB ,
资源ID:142403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4240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docx

1、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0-2015)文 本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社会经济发展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四章 城市性质第五章 城市规模第六章 城市总体结构第七章 居住用地规划第八章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第九章 工业及仓储用地规划第十章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第十一章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第一节 道路系统第二节 道路交通设施第三节 公共交通第十二章 绿地系统及城市景观规划第一节 绿地系统第二节 城市景观第十三章 旧城改造与更新规划第十四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规划第十六章 环境卫生规划第十七章 给水工程规划第十八章 排水工程规划第十九章 燃气工程规划第二十章 供电

2、工程规划第二十一章 电信、邮电工程规划第二十二章 城市防灾规划第一节 消防工程第二节 人防工程第三节 防震减灾工程第四节 防洪工程第二十三章 近期建设规划第二十四章 城市远景发展的有关问题第二十五章 规划实施措施第二十六章 附则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订,是东莞市域范 围内城市建设的指导性文件。第二条 本规划基本依据包括下述标准和文件: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90) ;2、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协调与持续发展 (广东省建设委员会、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组 编著, 1996 年);3、 东莞市市区城市建设总

3、体规划 19892010年(东莞市城建规划局,1989年);4、 东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规划 ( 东莞市人民政府 ,2000 年);5、 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东莞市人民政府, 1999 年);6、 关于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说明 ( 东莞市城建规划局, 2000 年) 。第三条 规划修编重点:1、 研究粤港协调和综合发展中东莞市的区域定位和发展职能问题,确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策略;2、 调整和控制东莞市区土地利用和未来发展方式;3、 提出各类城市用地、 综合交通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 布局与重大城市建设项目的安排和发展战略;4、 提出市域和市区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的目

4、标、实施策略和污染控制的具体措施。第四条 规划原则:1 、与周边城市整体协调发展;2、 市域城乡共同发展;3、 高标准的城市建设目标;4、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第五条 城市规划区为市域现状 4区28镇,总面积 2465平方公里;城市总体规划范围是指市属城区、东城、万江、篁村 4 个区和寮步镇西北 7 个自然村的行政用地,总面积 237.6 平方公里。第六条 规划期限确定为:近期 20002005年,远期20062015年,远景为2015年以后。第二章 社会经济发展第七条 规划在 2005 年,国内生产总值总量达到 900亿元,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 4.3:54.7:41.0 。社会保 险覆

5、盖率在 95%以上。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服务设施,普及高中教育。年末总人口控制在 430万人左右。第八条 规划在 2010年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国内生产总值总量达到 1500亿元,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 3.2:51.3:45.5 。建立高层次的城市产业结构体系, 国家重要的信息技术产品制造基地基本形成。 年末总人 口控制在 420 万人左右。第九条 规划 2015 年全市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内生产总值总量达到 2300 亿元,三大产业结构比例 为 2.3:47.7:50 。产业的外向型发展和贸易仍是城市经济的主导;高新技术产品制造和研发的能力进一步 增强。年末总人口控制在 400 万人左右。第

6、十条 经济发展战略: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动力,电子通信、机械制造和轻纺工业为支柱产业,第三 产业发达的现代产业结构体系 ;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进一步推动外向型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外贸 出口基地的高层次发展。第十一条 社会发展战略: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建设全国基础教育强市, 进一步提高居民文化水平;培育和塑造融优良传统和现代文化于一体的都市社区环境;逐步形成与产业国 际化相适应的法制环境和高效的政府调控和社会服务体系。第十二条 环境发展战略:严格控制全市各类污染源,整治环境污染;加强全市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 和历史古迹地的保护;严格控制城镇土地开发,提高城

7、镇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率,按照城乡一体化空间发 展战略调整和布局城乡建设用地;实现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第十三条 规划 2015年市域内形成以东莞市区为主体,城乡协调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化城市格局。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十四条 加速发展东莞市区(中心城)和虎门、常平两个副中心城,以及石龙、塘厦、长安、厚街、樟 木头等重点城镇,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协调、高效的 市域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第十五条 规划 2015 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 80,市域城镇人口规模为 320 万人左右(包括暂住人口) 第十六条规划2015年全市形成主次明确、分工

8、协作的城镇职能结构。东莞市区:市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及商贸服务中心,公路枢纽,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和发展基地。虎门:市域西部发展中心,珠江两岸交通枢纽,综合性工业及商贸旅游城镇。常平:市域东部发展中心,广东省重要的铁路枢纽,工业及外贸仓储基地。塘厦:市域东南片区发展中心,外向型加工工业基地。石龙:珠三角水铁联运中心之一,高新技术加工区。厚街、长安:综合性轻工业加工区。樟木头:外向型加工业区和度假旅游区。清溪、凤岗:综合性外向型加工工业区。麻涌、沙田:滨海港口工业城镇。石碣、茶山、横沥、谢岗:铁路沿线工贸城镇。中堂、望牛墩、道滘、洪梅、高埗:综合性加工业区,三高农业基地。大岭山、大朗、黄江:外向

9、型工业城镇,生态旅游区。寮步、东坑、桥头、企石、石排:外向型加工业城镇。 第十七条 市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见表 3 - 1。表3 - 1 2015年东莞市域城镇人口规模等级结构等级城镇人口规模(万人)城镇数量(个)城镇名称城镇人口总值(万人)I401市区(含城区、东城、篁村、万江)80II20-405虎门、常平、长安、厚街、塘厦130III7-209石龙、清溪、樟木头、凤岗、寮步、麻涌、 茶山、大朗、中堂110V714横沥、石碣、望牛墩、高 埗、东坑、企石、石排、道滘、大岭山、桥头、黄江、 谢岗、洪梅、沙田70合计29320注:城镇人口包括暂住人口第十八条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维持现状“一中心多支

10、点”的城镇空间结构形态和 “一个中心连接东西两翼”的城镇发展形态。以东莞市区为市域发展中心,加速发展以常平为东部副中心的广深铁路城镇带和以虎门 为西部副中心的西部城镇带。特别重视发展位于穗深港经济走廊中的西部城镇带。第十九条 按照中心城、副中心城、重点镇和一般城镇的四级等级序列,加速市域城镇化水平和环境质量 的提高。除继续极化发展中心城区、常平和虎门两个副中心外,进一步加速发展塘厦、长安、厚街等现状 经济实力强、地理位置优越的城镇。扶持麻涌镇区的临港开发,使其逐步发展成为市域西北部的城镇发展 极。第二十条重视市域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建设。1、 公路建设:形成“六横四纵”的高等级公路主骨架,六横是望

11、石(北环)高速公路、莞沙高等级公 路和莞桥高等级公路、清塘高速公路、环珠高速公路、深圳大外环高速公路;四纵是沿海快速路、广深高 速公路、从深高速公路(莞深高速公路)、博深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与一、二级公路组成畅通的公路网 系统。2、 铁路建设:完善常平铁路枢纽工程 ,改善石龙站用地紧张及配套交通拥挤的现状。3、 轻型轨道交通建设:随着穗深之间城镇发展及交通需求的迅速增长,规划预留基本沿 107国道走向 的轻轨用地,以便适时建设广深之间沿 107 国道的轻轨客运系统。4、港口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分工、抓住重点、分期建设的原则,逐步把东莞虎门港 建设成为华南沿海港口群中的综合性、地方

12、性港口。从长远看,虎门港与广州港新沙港区应合作发展,统 一规划,充分发挥虎门港的优良港址和腹地条件。5、给水工程:必须打破行政界线,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水厂,实行就近和联合供水;严格保护本地水 源,充分发挥东江水源中跨区、镇大型供水工程的作用。6、排水工程: 全市根据水利条件划分为五大排水片区,即山乡片、 埔田片、 丘陵片、 水乡片、沿海片。山乡片区包括凤岗、塘厦、清溪、樟木头及谢岗等镇,属石马河流域,现状雨水及山洪多通过明渠或暗渠 汇流后自流排入石马河排出。丘陵片包括黄江、大朗、寮步、大岭山、东城、莞城等镇区,地形为丘陵地 带,大部分雨水及山水都通过天然泄洪河道由南至北自流排入黄江河、寒溪河排

13、出。埔田片区有桥头、企 石、石排、常平、东坑、横沥、茶山等镇,雨水多由电排站提升排出。沿海片包括沙田、虎门、长安、篁 村、厚街等镇,排水采用自流与电排相结合方式。水乡片由石碣、高埗、万江、中堂、望牛墩、麻涌、道 滘、洪梅和石龙等镇,雨水采用分散排放方式,就近自流排入水体。全市分为三个排污片区。东部排污片区地处东深沿线,接纳污水的水体均为下游各镇的生活水源,规 划要求污水全部进行二级处理后排放;中部排水片区为缺水山区,污水按二级处理排放,远景可考虑三级 处理后回用;西部排水片区位于珠江入海口狮子洋沿岸,采用一级处理后水底分散排放的方式处理污水。 力争在 2010 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珠江三角洲经

14、济区总体环境规划中要求的指标。7、 电力设施:规划期内,东莞市需配置500KV变电站2座,终期主变容量东莞站为 2 X 75 + 120万KVA 东莞二站为3 X 100万KVA为保持适度的发展空间,500KV变电站的建设规模可按 3X 120万KVA主变容量 设计。配置220KV变电站约17座,220KV变电站的建设规模可按 3 X 45万KVA主变容量设计。在本次规划期内,原有及新建变电站共 125座,其中500KV站有3座,220KV站有32座,110KV站有90 座。8、 电信工程:规划至 2015 年,全市电话交换总容量 300 万门,长途交换总容量 30 万端口,建设 3 个 长途

15、交换局。9、 环境保护: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使全市的生活污水处理率在 2015 年左右达到 60%(城区和镇区 70%左右)。全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应争取执行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逐步提高东莞市的城市固 体废弃物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置率,到 2010 年应达到 80-90%,中心城区及各镇中心区应达到 100%,各管理区应达到 80%以上。 2010 年全市域噪声控制达标率达到 100%。第四章 城市性质第二十一条 东莞市区性质为: 珠江三角洲地区性中心城市,东莞市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全 国重要的信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第二十二条 东莞市区城市职能:东莞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及商贸服务中心; 珠江三角洲地区性中心城市和轻工产品制造业中心;全国重要的信息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基地。第五章 城市规模第二十三条 规划全市人口控制规模(包括户籍和暂住人口) 2005 年 430 万人, 2010 年 420 万人, 2015 年 400 万人;中心城相应的人口控制规模分别为 84 万人、 86 万人和 90 万人。第二十四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