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9.91KB ,
资源ID:1422792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42279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目前全村有生产窖380眼,户均2眼,正常年景,基本能够解决人畜饮水,但遇到大旱之年,仍然存在吃水困难的问题。全村累计退耕还林3449亩,人工种草3373亩,*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325元。*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440元。目前全村农户的主要收入依托外出务工,其次乱堆子、新庄两个自然村得益于退耕还林(草)以粮代赈。而冶套、路家沟两个自然村仍主要延续着传统的低产低效农作物种植业。种草养畜业在该村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一致以来没能进一步形成该村的支柱产业。全村共有正式党员15名(另有1名预备党员),其中女党员、初中文化程度的党员和能人党员均为4名,分别占26.7;贫困党员5

2、名,60岁以上党员5名,分别占33.3;35岁以下党员仅有3名,占20%。二、存在的问题及分析通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结合工作实践体会,笔者认为限制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除了不确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基层组织建设严重滞后,远不能适应该村经济社会亟待发展的需要。1、村级党组织缺乏活力。一是党员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冶套村现有的15名党员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9岁,最小的33岁,平均年龄50岁。二是党员发展不正常。15名党员中,其中7人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进入组织的,8人是上世纪90年代发展的。自2000年以来的7年中未发展一名党员,且15名党员中就有10人分别有父子、夫妻、公媳、

3、兄妹等关系,家族党员现象十分严重。三是党支部主要负责人没有起到“带头羊、领头雁”的作用。对全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没有基本思路,采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万事无主张的消极态度。2、村两委及班子内部不够团结。冶套村两委班子成员共6人,党支部和村民委各占1/2。两套班子6个人,关系十分复杂,矛盾重重。既有党支部与村民委之间的矛盾,也有党支部内部成员和村民委内部成员之间的矛盾。而且矛盾经常在发展演化,此消彼长,呈无规则状态。虽然这些矛盾时隐时现,时儿紧张时儿缓解,但是已经成为分散村两委凝聚力、削弱村两委战斗力的一个致命症结。给冶套村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3、班子成员素质

4、不高。一是整体素质低下。无论是思想解放程度,还是政策、法律、经济知识等都亟待极大的加强和提高。两套班子6个人中,只有3人具有初中文化水平,且实际水平与学历不相符,个别村干部连报纸和文件都无法阅读。二是大部分班子成员工作缺乏连续性,没有长远思想,工作不敢碰硬,怕得罪人,工作效率低下。少数班子成员甚至存在“一年干、二年看、三年就滚蛋”的思想。三是个别班子成员思想觉悟不高,没有以农村干部、共产党员的要求衡量自己,价值观念模糊不清,不给报酬不干事,甚至如果没有报酬村两委会也不参加,影响了农村干部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4、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长期来,由于该村无村级集体经济,造成

5、了村两委办公经费和村干部的误工补贴无着落,兴办公益事业更是望而兴叹,村级政权的运转受到了一定影响,也影响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干部队伍的稳定,甚至出现无人办事、无人管事的局面。5、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一是党员队伍年龄偏高,文化层次低、思想陈旧、观念保守,无现代经济知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部分党员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发家致富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关系,“各种各的田,各赚各的钱”,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部分党员组织观念淡薄、纪律涣散,个别党员甚至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不参加组织生活,党员的地位、作用、价值无法得到体现,根本发挥不了先锋模范作用。

6、三是由于原村“两委”班子及干部、党员因为换届选举及经济纠纷等问题,造成互不团结,党员、干部之间,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群众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处理的不是很融洽,相互猜疑。个别已卸任的党员干部非但不能正确处理与现任两委班子成员的关系,甚至利用家族党员和宗派势力另立山头,搞小集团,对村里重大事项及重要工作不时干扰,从而在当地群众中形象的流传着“开不了学的阿訇,下了台的村干部”的说法,可见其在群众中影响极坏。四是由于长期封闭组织大门,当地一些有文化、有能力、有意愿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年轻人却长期被拒绝于党组织的门外,造成村民对村级党组织的概念产生模糊认识,对党员的先进性更是麻木不仁,党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有

7、效发挥的平台。6、发展思路不明。当前,正值海原县调整产业结构的开局之年,曹洼乡党委政府对全乡2007年农业产业结构已作出整体规划部署,计划在全乡落实压砂西瓜7000亩,并准备争取项目资金,培育肉牛养殖示范户100户,在全乡发展肉牛养殖5000头。这对冶套村的发展正是机遇难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和复杂多变的矛盾,村干部们面对机遇和挑战茫然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对冶套村今后发展没有长远目标和近期规划;对如何带领村民利用已经具备的条件更快更好的发展心中没数;对如何加强村级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使冶套村旧貌换新颜无能为力。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无法将相对丰厚的资源转化为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农

8、业增收困难。1、劳务产业缺乏科学组织形式和有效输出途径,后继效应不足。被当地群众誉为“铁杆庄稼”的劳务产业,一般也只能作为大多数有青壮年劳动力家庭赖以养家糊口的权宜之计,却不能真正成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门径。分析其原因如下:一是由于劳动力素质不高,且大多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形成当地劳动力相对富余和输出的劳动力不能适应各类劳动力市场对高素质劳动力需求的矛盾。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只能以从事简单的重体力劳动获取低廉劳动报酬。二是无论从各级政府及劳动就业部门,还是民间劳务中介组织,都缺乏对当地劳务产业的科学有效组织和引导,既不能坚持经常性做好劳务市场供需双方信息的采集和沟通,更不能按照劳务市场的需要

9、对劳动者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形成了劳务市场供需之间的瓶颈,从而使当地劳务输出多为群众自发的分散式外出务工,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三是由于这种简单的劳务产业多为短期行为,外出务工人员多从事的是粗重体力劳动,其间并不能获得更多的劳动技能和市场信息及经营管理能力,因而他们返乡后既不能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骨干和能人,待其老病残疾丧失劳动力后境况只能是更为凄凉。基于上述情况,该村劳务输出产业既缺乏市场竞争力,同时缺乏应有的后继效应。因此不能真正成为当地新的有效的经济增长点。2、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不能做大做强,缺乏效益,农民增收步履徘徊不前。本村乱堆子、新庄两个自然村由于紧靠南华山东麓,又有中静(中宁-静宁

10、)公路穿境而过,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大部分土地已实施了退耕还林以粮代赈,使绝大部分农户的温饱基本得以解决。加之一直以来,当地群众就有养殖牛羊的习惯,且实施退耕还林封山禁牧后,在各级政府及扶贫办的大力扶持和鼓励下,种草养畜业在该村已有了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本因成为本村的一个快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却不能发展为该村的一项支柱产业。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群众缺乏资金、技术和市场信息的支持,无论是在扩大养殖规模、引进新优品种还是在占领市场份额方面都显得无能为力。二是在实施退耕还林(草)的过程中,大部分群众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只将退耕还林(草)作为等要以粮代赈补贴的依靠,而缺乏基本的日常维护管理和

11、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加之自然条件恶劣及鼠害、虫害破坏,造成树木成活率和畜草产量低下,限制了种草养畜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三是尽管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项目资金对当地种草养畜业大力加以扶持,但由于贫困人口面积大,在历次落实扶贫项目时均实行了平均主义,却没能集中有限的资金培育出有条件、有能力、有意愿发展的示范户和专业户,使分发到各户的牛羊大多成为群众应急变卖的家当。既浪费了资源,同时也使广大群众看不到发展的希望。冶套和路家沟两个自然村无论在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还是经济基础等方面均远不如前两个自然村,由于未实施退耕还林(草),这两个自然村除少数人员通过做生意和跑长途运输等途径首先脱贫致富外,大多数农户主要依

12、托于劳务输出和传统的农业种植,目前尚难以脱贫。根据逐户调查了解到,由于大部分农户思想保守、因循守旧,缺少发展思路,多以种植小麦为主,正常年景,其亩产也不过50公斤左右,逢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年大旱之年,大多数农户种植的小麦几乎绝产。其次种植的作物多为油料、马铃薯、葱蒜、豌豆、荞麦等作物,相对小麦而言,这几种作物既能适应本地不利的自然气候,市场需求率也较高,且价格较为可观,但由于当地农民缺乏市场意识,同时缺乏必要的科学田间管理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不能引进新优品种,致使上述几种农副产品产量较低、品质不高,规模较低,加之缺少市场信息,因此缺乏市场竞争力。*年,冶套和路家沟的葱、荞麦、豌扁等种植面积约20

13、00多亩,马铃薯种植面积约为1000亩,由于不能与市场接轨,主要是自产自用。在当地,无论种植业还是养殖业,都因缺乏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模式而不能发展壮大。同时由于本乡本土缺少各种农村经纪人和致富带头能人,更无农民合作协会等各种民间中介组织及各种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使当地本应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农副产品和畜牧产品却不能很好与市场接轨,更不能形成产供销和加工一体化的长条产业链。因此无法拉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多数群众既看不到效益,更摸不清发展思路,积极性严重受挫,只能等待观望。3、有限的自然资源承载着超负荷的人口,却缺乏对资源的合理维护、开发和利用。在以往两轮土地承包的基础上,由于人口的自然

14、变动、迁移,形成了不尽合理的现状:一方面,女儿户因其女儿出嫁迁出,土地多而劳动力缺乏,另一方面多子户却因其子婚姻娶成家和自然出生,家庭人口增长过快,形成人多地少的现象,进而造成大面积的土地闲置和大量人口无地可种的反常局面。这种状况尤以冶套、路家沟自然村为明显。退耕还林(草)后的土地缺乏进一步的维护、开发和利用。同时笔者还发现当地其实一样可以种植出品质较高的杏、枣、果、梨等经济林的土地,却种植了大面积的柠条等生态林,由于对退耕还林的农户而言,除了成为赖以取得国家以粮代赈粮款补贴的资本以外,再无其他效益可言,因此这些林地既缺乏必要的日常管理维护,更没能够进一步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15、且力度不大,农民增收徘徊不前,特别是面对近几年的旱情严重的不利自然因素,群众返贫的现象更为突出。三、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薄弱,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形势的迫切需要需要。1、文化教育和计划生育工作由于基础薄弱,整体人口素质严重偏低。该村的厦新小学和冶套教学点均为上世纪末分别由厦门市与*县包扶时建造。因此在笔者走访的群众中(走访率85%以上)90%以上为文盲半文盲。除有三户家庭目前有在读大中专学生外,全村就连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也是屈指可数。截至*年上半年,全村共有在读学生154人,而就读初中的学生不足十人。且能够读到初中的学生基本为全村经济状况中上水准者。音体美等“小三门”课程由于缺乏师资及教学器材设备,基本无法开展。由于经费紧张,位于冶套自然村的教学点一直聘用本村内的一对夫妇当民办教师,教学基础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