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8 ,大小:369.69KB ,
资源ID:14113870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41138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公路工程施工测量工艺标准1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工艺标准1Word下载.docx

1、2.4. 2准确计算道路中线、边线坐标、设计高程等内业数据。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2操作方法3.2. 1测量桩位交接3.2. 1. 1测量桩位交接工作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或勘测单位向施工单位测量工 程师交桩。交桩要有桩位平面布置图。桩位交接后办理交接手续。3.2. 1. 2交接桩数量应根据工程的大小确定。如果与另外施工段连接,应在连接处向界外多交至少一个坐标点和水准点3.2. 1. 3接桩时应察看点位是否松动或被移动,若已松动或被移动,应及时向勘测单 位提出补桩的申请。3.2. 1. 4施工单位应逐一记录现场点位,并做好桩位标记录,桩标不突出的应用钢尺 拴桩,做好标记,便于寻找复测。

2、3.2. 1. 5接桩后应及时进行标桩保护,采取混凝土加固、砌保护井和钉设标志牌等措 施,容易被车撞轧的控制点应钉设防护栏杆。3.2. 2桩位复测3.2. 2. 1接桩后依据设计图纸和交桩资料进行内业校核,检查成果表中的各项计算是 否正确。3.2. 2. 2桩位的坐标复测宜采用附合导线法进行,高程复测宜采用附合水准测法。3.2. 2. 3复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交桩单位联系解决。复测合格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 或建设单位提交复测报告,以使复测成果得到确认后使用。3.2. 3 布设施工控制网3. 2. 3. 1在桩位交接工作结束后,按照要求的精度等级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布设。鉴于 公路线形的特点,平面控制

3、网的布设宜采用沿线路方向的除合导线;高程控制宜采用附合 水准线路或三角高程测量。3. 2. 3. 2外业观测应选在能见度高、无风的清晨或傍晚进行,以减小大气折光及气压、 温度的变化对观测的影响。3. 2. 3. 3水准测量可采用一组往返或两组单程进行,往返测或两组单程测高差不符值 在限差以内时采用平均值。3. 2. 3. 4水准点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可与平面控制测量同时进行。当采用电磁波三角 高程测量时应满足相应测量等级的技术要求,观测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3. 2. 3. 5内业计算必须使用监理工程师认可的表式。计算步骤应清晰、有条理,成果 合格后必须报监理工程师确认。3. 2. 3. 5控制

4、桩必须采取拴桩等有效保护措施。3. 2. 4 现况调查及原地貌测量3. 2. 4. 1在施工前,应先放出路基征地线(红线),并调查与记录征地线范围内需拆 迁或改移的建(构)筑物、树木、文物古迹、各类地下管线等。若征地线范围不能满足施 工需要,应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及建设单位。3. 2. 4. 2应放出设计图纸中过种箱涵、管涵等结构物的中心线位置,并调查其平面位 置与高程是否与现况相符。若不相符,应及时向监理及建设单位提出,经其确认后再由设 计单位进行变更设计。3. 2. 4. 3在现况调查结束后,应计算每一桩号中心坐标与对应的路基宽度,放出路基 中线与边线。为保证填方段路基边坡的压实度,在每

5、侧路基设计边线外加宽 500mm作为填筑边线。如遇到路基范围内有不适宜材料需挖除、换填,必须在开挖之前与换填之前测量 其范围及深度,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3. 2. 4. 4路基清表前,均应按纵向50m测设一断面,横断方向610点测量原地面高 程。若地形复杂,可以按纵向 1020m测设一断面,所有点位及高程数据应记录在册。在 清表后,恢复所有点位并测量此时地面高程作为清表后的地面高程。3. 2. 5路基施工测量3. 2. 5. 1填方段路基每填一层恢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在距路床顶 1.5m内,应按设计纵、横断面数据控制;达到路床设计高程后应准确放样路基中心线及两侧边 线,并将路基顶设

6、计高程准确测设到中心及两侧桩位上,按设计中线、宽度、坡度、高程 控制并自检,自检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3. 2. 5. 2路基挖方段应按设计高程及边坡坡度计算并放出上口开槽线;每挖深一步恢 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高程点应布设在两侧护壁处或其他稳定可靠的部位。 挖至路床顶1m左右时,高程点应与附后的高级水准点联测。3. 2. 5. 3直线上中桩测设的间距不应大于 50m平曲线上宜为20m当地势平坦且曲 线半径大于800m时,其中桩间距可为40m当公路曲线半径为3060m缓和曲线长度为 3050m时,其中桩间距不应大于10。当公路曲线半径和缓各曲线长度小于 30

7、m或采用回 头曲线时,中桩间距不应大于5m3. 2. 5. 4根据工作需要,可测设线路起终点桩、百米桩、平曲线控制桩的断链桩,并 应根据竖曲线的变化情况加桩。3. 2. 5. 5在桥台两侧台背回填范围内,应在台背上标出分层填筑标高线。3. 2. 5. 6对于管涵等构筑物应首先测设其开槽中心线及边线;达到槽底高程后,检测 高程并恢复中心线;管基础完成后,检测管基顶面高程,在管基顶面精确测设并弹出中心 线或结构边线。3. 2. 5. 6 路面基层施工测量3. 2. 5. 6. 1路面基层施工前,应实测所有桥面铺装层高程,并与设计高程对比。若相差较大,应向监理及建设、设计单位提出,以确定高程调整量。

8、3. 2. 5. 6. 2路面基层施工测量重点在控制各层厚度与宽度。平面测设时,应定出该 层的中心与边线桩位。边线桩位放样时应比该层设计宽度大 100mm以保证压实后该层的设计宽度。3. 2. 5. 6. 3高程测设时,应将设计高程按一定下反数测设到中线与边线高程控制桩 上;在使用摊铺机作业时,此时高程控制桩应采用可调式托盘;且桩位间距不应大于 10m在匝道处可加密至5m高程控制桩上平置铝合金导梁或 3钢丝绳;当采用钢丝绳时,每 100m将20以上钢钎砸入牢固的地面,其上固定 1t倒链将钢丝绳绷紧,使其平稳置于已 测设好高程的可调式托盘上。在摊铺机行进中,应有专人看管托盘,若发现托盘移动或钢

9、丝绳从托盘掉下时,应立即重测该处高程。3. 2. 6. 4当分段施工时,平面及高程放样应进入相邻施工段 50100m以保证分段衔接处线型的平顺美观。3. 2. 6. 5在匝道出入口或其他不规则地段,高程放样应根据设计提供的方格网进行。3. 2. 7 路面面层施工测量3. 2. 7. 1路面下面层施工测量:在使用摊铺机进行路面下面层施工测量时,其施工测 量方法同本标准326.3款。只是应在摊铺压实后及时复测,以保证摊铺厚度。必要时, 应适当调整压实系数。3. 2. 7. 2路面中、上面层施工测量:当摊铺机采用下面层同样的方法作业时,其施工 测量方法同本标准3.2.6.3款。若采用浮动基准梁作业时

10、,在摊铺机起步阶段应测量熨平 板的平整度及高度;进入正常摊铺后,应在摊铺压实后及时复测高程,以保证摊铺厚度。3. 2. 7. 3在匝道出入口或其他不规则地段,高程放样应根据设计提供的方格网进行。3. 2. 8路缘石、边坡与边沟施工测量3. 2. 8. 1路缘石放样时,直线上桩位测设的间距不应大于 10m平曲线上宜为5m当 公路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小于 30m或采用回头曲线时,桩位间距不应大于3m高程控 制桩的间距与上述一致。3. 2. 8. 2边坡与边沟的施工测量应满足以下要求: 边坡放样时,应每隔20m在上口线定一点位,计算并放出相应桩号下口线位置, 两者之间用细线绷紧。 边沟放样应每隔2

11、040m放出边沟中线及上口线;至沟底时每隔10m测设一高程桩。 锥坡的施工测量应按照曲线设计形式计算坡脚轮廓线的放样数据,并按设计的坡 度要求计算长、短半径。锥坡放样一般采用支距法。3.2. 9 竣工测量竣工测量由建设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其内容包括:中心线、高程、横 断面图示、附属结构和地下管线的实际位置与高程。4质量标准4.0. 1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4.0.1的规定。表4.0.1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导线长 度(km)平均边 边(km)测角中误 差()测距中误差(mrj)测回数方位角闭 和差()相对闭和差DJ1DJ2DJ6一级40.5515-210 N 1/

12、15000二级2.40.2581316 N 1/10000三级1.20.11224 N 1/5000注:N为测站数。4.0. 2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4.0.2的规定表4.0.2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每公里咼差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 型号水准尺观测次数咼差闭和(mr)与高级点联测附合或环线平地山地四等10 16DS双面往返测往测一次20 L6 L五等单面30 LL为水准路线长度,N为测站数。4. 0. 3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限差的要求应符合表 4.0.3的规定表4.0.3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限差距离测 回数竖直角边长范围(m)最大角值(测回间(三丝法为半 测回间)较差

13、(”)指标差互差()中丝法三丝法往返各 一测回202006004. 0. 4中桩桩位测量限差的要求应符合表 4.0.4的规定表4.0.4 中桩桩位测量的限差要求路线名称纵向误差(cm)横向误差(cm)高等级公路s /2000+0.1一般公路s为控制点到中桩的距离(m)。5成品保护5.0. 1所有测量成果,资料应有专人保存、管理,不得涂改、遗弃或丢失。5.0. 2测量控制点应先在不易被破坏的位置且应做明显标识,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5.0. 3已测设完的高程、中线桩应标识清晰,同专人负责,不得改动或破坏。一旦发现被改动或破坏,应立即停止使用,由测量人员重新测量。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0. 1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校核并应记录在册。6.0. 2定期将施工控制点与高程控制点进行联测,避免使用误差超限的控制点。6.0. 3应及时、准确掌握工程设计变更或其他情况的变化,建立健全技术交底与测量 交底签字制度,避免因资料或数据交接的错误而导致测量质量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