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1.86KB ,
资源ID:140895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40895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湘教版小学科学总复习.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湘教版小学科学总复习.docx

1、湘教版小学科学总复习湘教版小学科学总复习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科学1、观察的基本过程:观察、记录、提出问题(初步猜想、解释)2、观察的基本方法:看、摸、闻、听、尝第二单元身边的动植物1、自然界中动物的种类很多,大约有150万种。2、我们每个人能为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做些什么?(1)不虐待动物。(2)不打猎。(3)保护动物,不破坏动物的生存环境。(4)不乱砍乱伐,保护植物。(5)多种植花草树木。第三单元 土壤1、土壤是指地球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砂质土含砂较多;黏质土含黏土较多;壤土含砂和黏土的量差不多。2、鉴别土壤的方法(手捏法

2、)土壤散开不能成团的是砂质土,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也不会散开的是黏质土。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的是壤土。3、早在(宋代),我国就有了无土栽培的尝试。无土栽培是批不用土壤栽培蔬菜等作物,而是直接给作物提供营养液。4、我国古代早已认识到(土壤)是可以改良的,不同的(土壤)要采用不同的改良措施。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使用(肥料)来改良土壤。他们把野草割来(焚烧)或是(用水沤)让它腐烂后变成肥料,改良土壤。第四单元 水1、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无固定的(形状)。测量水的体积用(量筒)或(量杯)。2、早在公元前1世纪,中国就出现了水磨。这一发明对长时间从事碾米劳动的人们来说,

3、上一个大大节省劳力的装置。(流水有力量)3、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加快溶解的方法:切碎(弄得小些)、加温、搅拌4、地球上的咸水约占(97%)淡水约占(3%)。第四单元 空气1、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有(重量)。2、空气能够流动,热空气会上升,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3、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4、空气中有灰尘,不同环境里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不同。减少空气中灰尘的

4、办法:多栽花草树木等。第五单元 材 料1、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材料分为(天然材料:棉花做成的布)和(人造材料:塑料)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纤维)、(纸)、(玻璃)、(钢铁)、(塑料)、(橡胶)等。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冷与热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温度计)它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温度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用()表示。1953年伽利略发明了第一支空气温度计2、1742年,瑞典科学家摄尔西斯创立了“摄氏温标”。规定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融化时的温度为0摄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3、温度计

5、的使用方法:(1)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单位和分度值(每一小格对应的温度值); (2)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 (3)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取出来读数,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的性质。而重量不变。(也有一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水冻成冰后体积会变大;冷的杯子倒沸水时容易炸裂;火车轨道会留有空隙;夏天自行车、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的轮胎都不能充太足的气,防止温度高时,因气

6、体膨胀而引起爆胎;温度计也利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5、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总是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6、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进行传递,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空气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7、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比如: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第二单元 天气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可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如温度、风向、风力、云量、降水量)。2、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力、风向、湿度和气温、。3、(温度

7、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4、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5、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6、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方向是风吹来的方向。7、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计)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8、降水的开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9、雨量器是测量降水

8、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10、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和大小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 信息。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纤细的雨头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11、一天中下午2点到3点之间气温最高。我国现代气象事业创始人(竺可桢)他写了物候学

9、一书。第三单元 养蚕1、蚕的一生可以分为(蚕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四次蜕皮,蜕皮的原因是因为旧皮阻碍了身体的生长,蚕蜕皮时不吃也不动。2、在古代,只有中国是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2000多年前,我国西汉的张骞正是用丝绸打开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使中国与西方的物质和文化交流成为现实,誉为“丝绸之路”。 3、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4、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常见的昆虫中,蜜蜂、蚂蚁、苍蝇、蚊子、跳蚤、蝴蝶、蛾子、甲虫、蝗虫、蟋蟀、螳螂

10、、蜻蜓、蝉、蟑螂、蚜虫、虱子等都属于变态的。还有青蛙和蟾蜍也属于变态的。第四单元 磁铁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2、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实验:在磁铁的不同位置悬挂大头针或曲别针,观察数量的多少,找到磁性最强的部分。)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3、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两块磁铁吸合在一起,磁力会增大;把相互排斥的两个磁极结合在一起,磁力会减小。4、我国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它是一块天然的磁石雕磨的。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

11、示方向的仪器。一般的指南针都由磁针和方位盘等组成。指南针方位盘上字母的含义是:N北;S南;W西;E东;NE东北;SE东南;SW西南;NW西北。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5、 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磁性黑板、磁悬浮列车、磁选机等。第五单元 多彩的光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2、光是直线传播的,其最好的证明之一是(小孔成像)。挡光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3、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挡光物体)和(屏)。4、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与光源的(位置、方向、距离)有关。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位置的高低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5、光在传播过程

12、中碰到物体,会发生(反射)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平面镜让光发生反射。6、光透过不同形状的玻璃会发生(折射)放大镜的镜片是(中间厚边沿薄的凸透镜)它可以(会聚光线)得到(强光和高温)。光的反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汽车反光镜、潜望镜等都是人们对光反射原理的运用。7、物体吸热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8、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在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植 物1、绿色开花植物的身体一般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构成。根、茎、叶是营养器官;

13、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2、根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固定植物);茎的作用是(传送水分和养料)、(支撑植物身体);叶子有(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是制造养料和氧气;蒸腾作用让根吸收的水从叶散失,从而促进植物体内水和养料的运输。3、萝卜、白薯、山药属于根,马铃薯、甘蔗、藕、姜、竹笋、洋葱属于茎,有储藏营养的作用。第二单元 动 物1、动物的构造特征与它的(运动)(生活环境)(捕食方式)相适应。2、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根据动物的食性分为(植食动物:以植物为食物)(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杂食动物:以植物和动物为食物)(腐食动物:以腐败的动、植物为食物)。3、鱼嘴一开一合地不一定

14、是在喝水。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终生都不喝水;而生活中海里的咸水鱼,则要经常喝水。4、象兔子这样(胎生)靠吃奶长大的动物是(哺乳动物)。第三单元 声 音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声音的大小叫(音量),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即音高)2、(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3、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空气)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

15、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4、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低。5、人的耳朵有一个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6、乐音是物体有(规律)的振动,噪音是物体(无规律)的振动。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7、听诊器是1816年由法国医师(林奈克)发明的。第四单元 信息的传递第五单元 水的变化1、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当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冰的温度升至0摄氏度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冰水混合在一起,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摄氏度,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