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群体差异;个体差异教师:主导作用。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风格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实物、文字、口头语言、图表、图像及动画等。教学环境: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空间布置等);社会环境(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背景等)。,Characteristics of best teachers,1.Have a sense of humor 79.2%2.Make the class interesting 73.7%3.Have kno
2、wledge of their subjects 70.1%4.Explain things clearly 66.2%5.Spend time to help students 65.8%6.Are fair to their students 61.8%7.Treat students like adults 54.4%8.Relate well to students 54.2%9.Are considerate of students feelings 51.9%10.Dont show favoritism toward students 46.6%,Characteristics
3、of worst teachers,Are dull/have a boring class 79.6%Dont explain things clearly63.2%Show favoritism toward students52.7%Have a poor attitude49.8%Expect too much from students49.1%Dont relate to students46.2%Give too much homework44.2%Are too strict40.6%Dont give help/individual attention40.5%Lack co
4、ntrol39.9%,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是研究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控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常用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记录、描述客观对象的表现来收集研究资料的
5、一种方法。访谈法: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有关的心理和行为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问卷法:研究者利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研究对象的有关心理、行为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指创设一定的情境,对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以揭示教育、心理现象的原因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行动研究: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模式,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与特定问题相联系的一种方法,它旨在对现实世界进行功能性的干预,并检验这种干预的效果,这是从行动出发,通过进行、并着眼于改进行动的研究思路。行动研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情境性2合作性3参与性。,教育心理学
6、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30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信息论的思想等成果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评定与测量
7、、个别差异、课堂管理和教师心理等研究被公认。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被大量介绍到美国,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刻影响,人们对学习和教学过程及其条件研究得越来越深入,并越来越注重为教学实践服务,发展了许多有效的教学模式。,教育心理研究的新趋势,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研究社会性环境的影响。研究情境性环境的影响。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本章话题,播放影片放牛班的春天:1.5小时讨论1:我与老师之间的故事(教师应具备的良好品质排序;教师不应具备的品质排序,均不超
8、过十个;假如我是老师,我将。)讨论2:设计一个教学实验:进行“故事续结尾”的作文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实验设计注意事项,假设界定:“故事续结尾”、“创造性思维”学生被试:排除无关因素-年龄、性别、作文基础、情绪等教师被试:排除无关因素-教学次序时间与场所:效果评估:同组对比(前测、后测)、等组对比(实验组与控制组),第二章 学生心理特征与教育,本章要点:认知发展与教育(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教育价值);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学习风格差异与因材施教)重点:认知发展与教育;社会性发展与教育难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9、;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认知发展观,并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一)建构主义的发展观,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同化(assimilation);将现有的心理模式运用到新的情境中。顺应(accomodation):通过修正已有的观念以适应新的要求。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
10、些动作在同样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括。”它是个体为了应付某一特定情境而产生的认知结构。,阅读以下文字,小张和小王是一对好朋友,俩人都很喜欢购物,相约今天下午到百盛购物。小张提前一小时来到电梯口等小王,可是小王一直未到。小张给小王打了电话,小王未接。小张想:小王经常毁约,干脆不等了。于是就自己到了百盛,按计划买了很多东西回家了。,是非题,从文中可知:小张、小王这俩个女孩是对好朋友,非常喜欢购物。小张、小王是年轻时尚的人。小王总是毁约。小张给小王家里打了电话,可小王没接。最后,小张自己按计划买了很多东西高兴地回家了。,同一个事物,视角不同,则结论不同、心情不同、行为不同,皮亚杰认知发
11、展理论的基本内容(二)认知发展阶段论,1、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 02岁):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其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适应与探索外界。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型到主动探究;认识事物的顺序是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到探究外界事物;912个月获得客体永恒性(object permanence);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号来命名事物。2、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 27岁):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获得的感知运动图式在这一阶段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开始能运用语
12、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直觉的物的图像;不能很好地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分开,“万物有灵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具有不可逆性;思维具有刻板性;未获得物体“守恒”概念。,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3、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 711岁):具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出现“守恒”(conservation)的概念。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应多做事实性的技能性的训练;能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能刻板地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13、。4、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s stage 1116岁):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基于抽象原则(abstract principle)。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思维发展水平接近成人;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且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拒绝或违抗师长;不那么自我中心,考虑一些假设可能性,进行推测、猜想和估计。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个水平。成年人在不熟悉的领域,思维还要回到具体运演。教育时不宜采用过多的命令和强制性的教育。,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14、三)影响发展的因素,成熟(可能性。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练习和经验(现实性。指个体对物体作出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社会性经验(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当个体已有图式或认知结构能同化新的知识经验时,会在心理上感到平衡。若不能同化环境中的新知识经验时,心理上感到失衡,心理失衡的结果,使得个体产生一种自我调节的内驱力,经过顺应,个体的心理状态又达到新的平衡。),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是具有同成人有质的差异的独特心理结构的个体。)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一方面儿童具有完成一定的典型活动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具有犯一定典型错误的倾向。),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年出生于德国,在奥地利受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训练,后定居美国,是美国现代精神分析理论家。他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强调个体与社会文化、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提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