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333.72KB ,
资源ID:1395811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39581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我所认识的应力应变关系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我所认识的应力应变关系Word文档格式.docx

1、各种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图如下图所示: 理想线弹性模型 理想刚塑性模型 线性强化刚塑性模型 理想弹塑性模型 线性强化弹塑性模型 幂强化模型一线性弹性体1.线性弹性体本构方程的一般形式在单向应力状态下,理想弹性材料的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很简单,即,即胡克定律。如果在三维应力状态下,应力应变之间仍然满足类似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则称这类弹性体为线弹性体。对线弹性体,把单向应力状态下得胡克定律推广到三维应力状态下。其一般形式为: (2-1)式(2-1)可简写为 (2-2)由于应力张量和应变张量的对称性,弹性张量具有对称性:、,从弹性应变能密度函数的概念出发,可以证明上述36个常数中,实际上独立的弹性常数只

2、有21个,即。满足广义胡克定律的线弹性体称为各向异性弹性体,各向异性弹性体是线弹性体的最一般情况。2.各向同性弹性体的本构方程各向同性弹性体在弹性状态下,主应力方向与主应变方向重合容易证明。在主应变空间里,由于应变主轴与应力主轴重合,各向同性弹性体体内任意一点的应力和应变之间满足: (2-3)对的影响与对以及对的影响是相同的,即有;和对的影响相同,即,同理有和等 ,则可统一写为: (2-4)所以在主应变空间里,各向同性弹性体独立的弹性常数只有2个。在任意的坐标系中,同样可以证明弹性体独立的弹性参数只有2个。3.弹性应变能密度函数弹性体受外力作用后,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变形,同时外力的势能也要产生变

3、化。根据热力学的观点,外力所做的功,一部分将转化为弹性体的动能,一部分将转化为内能;同时,在物体变形过程中,它的温度也将发生变化,或者从外界吸收热量,或者向外界发散热量。分析弹性体内任一有限部分的外力功和内能的变化关系,设弹性体内取出部分的闭合表面为S,它所包围的体积为V。以W表示外力由于微小位移增量在取出部分上所作的功,U表示在该微小变形过程中取出部分的内能增量,K表示动能增量,Q表示热量的变化(表示为功的单位),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则有WK U Q (2-5)假设弹性体的变形过程是绝热的,即假设在变形过程中系统没有热量的得失。再假设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4、,荷载施加得足够慢,弹性体随时处于平衡状态,而且动能变化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加载过程称为准静态加载过程),则根据上式表示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外力在变形过程中所做的功将全部转化为内能储存在弹性体内部。这种贮存在弹性体内部的能量是因变形而获得的,称之为弹性变形能或弹性应变能。由于弹性变形是一个没有能量耗散的可逆过程,所以,卸载后,弹性应变能将全部释放出来。以X,Y,Z表示单位体积的外力,表示作用在弹性体内取出部分表面上单位面积的内力。对上述的准静态加载过程,认为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外力所做的功W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体力X,Y,Z所做的功;另一部分是面力,所做的功,它们分别为 (2-

5、6) (2-7)则: (2-8)外力由于微小位移增量在取出部分上所做的功表示为: (2-9)将平衡微分方程和静力边界条件代入上式,利用散度定理可得: (2-10)因为,所以内能增量为: (2-11)定义函数,使之满足格林公式: (2-12)把它代入(2-11)有: (2-13)表示单位体积的弹性应变能,称之为弹性应变能密度函数(或弹性应变比能函),简称应变能。对(2-12)取积分,得 (2-14)假如的具体函数形式能够确定的话,弹性体的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也就完全确定了。这可表明,弹性应变能密度函数是弹性材料本构关系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假设对有二阶以上的连续偏导数,有式(2-12)可得 (2-1

6、5)式(2-15)为广义格林公式。 将式(2-2)代入广义格林公式得: (2-16)即各向异性弹性体独立的弹性常数只有21个。三屈服条件研究材料的塑性特性时,首先要弄清楚材料什么时候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即什么时候达到屈服。固体在载荷作用下,最初处于弹性状态,随着载荷逐步增加至一定程度使固体内应力较大的部位出现塑性变形,固体由初始弹性状态进入塑性状态的过程就是初始屈服。需要找到确定材料初始弹性状态的界限的准则,这个准则就称为初始屈服条件,简称屈服条件。1.屈服函数与屈服曲面在简单应力状态下,如前面所述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可知,当固体内部应力达到初始屈服极限时将产生初始屈服。在复杂应力状态下,一般屈服

7、条件可以表示为应力分量、应变分量、时间t和温度T的函数,它可写成: (3-1)不考虑时间效应和接近常温的情况下,时间t和温度T对塑性状态没什么影响,在初始屈服之前,应力和应变之间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所以应变分量可以用应力分量表示,因此屈服条件就仅仅是应力分量的函数了,它可表示为: (3-2)以应力张量的六个分量为坐标轴,就建立起一个六维应力空间,屈服函数表示应力空间中的一个曲面,即屈服曲面(简称屈服面)。当应力点位于该曲面之内时(即),材料处于弹性状态;当应力点位于此曲面上时(即),材料由初始弹性开始屈服;如果应力进一步增加,材料进入塑性状态。假设:1)材料是初始各向同性的。屈服函数与坐标的选取

8、无关,它可写成应力张量不变量的函数 (3-3)或写成主应力的函数 (3-4)2)平均应力(静水应力)不影响塑性状态。屈服函数只应与应力偏量的不变量有关,即 (3-5)或者写成只是应力偏量主值的函数 (3-6)这个假设对金属材料成立,但对于一些非金属材料,如混凝土、岩石等则不成立。通过第一个假设,屈服面由六维空间中的一个超曲面简化为三维主应力空间中的一个曲面;通过第二个假设,屈服面简化为一条曲线。在主应力空间中,固体一点的应力状态可以用一个矢量来描述(图3-5),矢量可写为: (3-7)分解成为偏量部分与球量部分有: (3-8)有上述第二个假定,与材料的塑性状态无关。从几何上看与轴的夹角相等,且

9、正交于过原点的一个平面,这个平面的方程为: (3-9)这个平面平均应力等于0,习惯称之为平面。根据第二个假定,在主应力空间中,屈服面必定是一个垂直与平面的等截面的柱面,它的母线与矢量平行。屈服面是一个等截面的柱面,它在任意垂直与的平面上的投影曲线都是一样的,研究这个柱面的特征,只要研究它在平面上的投影曲线即可,这条投影曲线称为屈服曲线。图3-5 主应力里面的屈服面 图3-6 平面的上的屈服曲线2.常用屈服条件(1)Tresca屈服条件1864年,法国人Tresca做了一系列的金属挤压试验来研究屈服条件。根据实验,他提出假设:当最大剪应力达到某一极限值时,材料发生屈服。这个条件称为Tresca屈

10、服条件,也称为最大剪应力条件。 (3-10)是和屈服有关的材料常数,可由单向拉伸实验或纯剪切实验确定。(2)Mises屈服条件Tresca屈服条件在平面上的几何图形是一个正六边形,它的六个顶点是由试验得到的,但是连接这六个点得直线却是假设的,而且Tresca正六边形的角点也给问题的数学处理带来了不便。在1913年,Mises提出采用一个圆来连接Tresca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可能更加合理,它可以避免由于屈服曲线不光滑而造成的数学困难。Mises提出的屈服条件为: (3-11)其中,C也是和材料性质有关的一个常数。它可通过实验确定。若做简单拉伸实验,则材料屈服时有,所以: (3-12)若做纯剪实验

11、,则材料屈服时有,所以 (3-13)对大多数材料,实验证明Mises屈服条件比Tresca屈服条件更接近实验结果。四加载条件 加载和卸载准则1理想塑性材料加载和卸载由于理想塑性材料的加载面和屈服面总是保持一致,所以,加载函数和屈服函数可以统一表示为:它们均与塑性变形的大小和加载历史无关。于是,在荷载改变的过程中,如果应力点保持在屈服面上,即df=0,此时塑性变形可以任意增长,就称为加载。当应力点从屈服面上退回屈服面内,即df0,就表示变形状态从塑性变为弹性,此时不产生新的塑性变形,称为卸载。理想塑性材料的上述加载和卸载准则,可以用数学形式表示为 (弹性状态) (加载) (卸载)2.强化材料加载

12、、卸载 即 (加载)即 (中性变载) 即 (卸载)五塑性本构关系各种描述塑性变形规律的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增量理论和全量理论。增量理论建立了塑性状态下塑性应变增量与应力及应力增量之间的关系,属于这类理论的主要有:Levy-Mises理论和Prandtl-Reuss理论。全量理论则建立了塑性状态下应力全量与应变全量之间的关系,属于这类理论的主要有:1924年Hencky提出的不考虑弹性变形和材料强化的理论;1938年Nadai提出的考虑有限变形和材料强化,但总变形中仍不计弹性变形的理论;1943年依留申提出的考虑弹性变形和材料强化的理论。1.增量理论两个常用的增量理论:a.Levy-Mises理论:Levy在1871年提出假设,即应变张量各分量与相应的应力偏量各分量成比例(Von Mises在1913年又独立地提出)。数学形式表示为: (4-1)式中的比例系数取决于质点位置和载荷水平。最后可推得 (4-2)其中为应变增量强度, (4-3)适用于理想刚塑性材料,即不考虑弹性变形b.Prandtl-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