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0 ,大小:49.03KB ,
资源ID:1388847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38884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利经济学》教案讲义课件完整版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利经济学》教案讲义课件完整版Word格式.docx

1、 (三)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内容 1、 社会资源配置在什么条件下达到最优,如何才能达到最优, 2、 国民收入如何分配才能使社会全体成员的经济福利达到最大化。即公平与效率,效率有定论,公平在争论。(四)研究前提:市场机制。二、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背景 19世纪20年代,哲学派别功利主义或效用主义,边沁、穆勒的影响下,把人们道德行为的目的看作个人自身福利的提高,社会行为的目的是增进全社会福利。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把数学引进了效用。(二)产生与发展 1、旧福利经济学。庇古1920年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个人的福利可以用效用来表示,社会福利是个人福利的加总。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社会福利越大;国民

2、收入越平均,社会福利就越大。旧福利经济学特征,第一,经济学是解决物质福利的;第二,使用物质福利来表示效用概念;第三,效用以基数表示,边际效用递减。2、新福利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 罗宾斯认为从论理来看,效用不能用基数表示。希克斯利用帕累托标准发展出了新福利经济学。新福利经济学特征:第一,经济学是解决稀缺性问题的;第二,使用偏好来表示效用,相对更具有主观性;第三,只使用序数效用,避免个人效用比较;第四,普遍使用帕累托标准及有关的边际条件;第五,关于补偿检验的争论 3、新福利经济学的挑战 阿罗不可能定律认为满足条件的社会福利函数是不存在的;20世纪70年代福利经济学向基数回归。1 第二节 应用

3、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应用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西方经济学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相应有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两种。 2、福利经济学是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二、应用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个人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福利之间的关系;2、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所必须的条件及如何才能达到这些条件;3、对市场经济的运行状况和市场机制的优缺点进行评价,为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和采用什么样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章 福利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效用、福利和消费者剩余 一、效用和福利的基本含义 (一)效用 1、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心理满足,是商品或劳务满足人们

4、欲望的能力。是物品的物质属性和人的主观感受的统一。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效用测量方法:基数效用、序数效用。(二)福利 1、福利,因占有财物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满足。其他原因包括,知识、情感、欲望等。福利是肉体或精神上的满足。福利可以是快乐、幸福等。艺术享受、天伦之乐、友谊、自由、安全等均是福利。2、经济福利,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福利。3、社会福利,社会成员个人福利的加总。向量社会福利,不可加总的序数法而定的,只能是全体人员的变好,才是增进社会福利;矢量社会福利,基数法而定的,可加总。 (三)效用和福利比较 1、共同点,均为人们的满足;均具有不可测性;2、不同点, 福利与效用(偏好)的偏离,第一,

5、个人的偏好受本人福利和别人福利的影响;第二,由于无知或不完善的预见,偏好可能不同于福利,如买车;第三,非理性偏好降低福利,如吸毒。 分析,效用从物品(或劳务)属性来谈,更侧重物的客观性;福利从人的角度来看,更看重主观感受;效用一般被看作微观范畴;福利可能更多地看作社会范围,有一个社会认同问题。二、效用的可测性与人际间的可比性 (一)基数效用论。戈森、瓦尔拉斯、庇古(效用用一个人为避免失去某种满足或快乐而愿意支付的货币量来度量,相同货币量满足是相同的),效用是可测的,且具有人际间的可比性。(二)序数效用论。罗宾斯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提出序数效用论。三、消费者剩余 1、定义。法国杜皮特1950

6、年提出,马歇尔定义为,人们不愿失去某种东西,而愿意支付的价格超过其实际支付的部分。2、原因,边际效用递减。2 3、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实际得到的和生产者期望所得之间的差额。四、消费者剩余分析的应用 (一)税收、补贴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1、营业税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消费者的损失为三角形ABC的面积,生产者的损失为三角形AaE。2、补贴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净损失三角形TaA。(二)限定价格、限定产量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1、最高限价对市场的影响。消费者损失等于Oned-om/oy oyhd,净损失为三角形feg。 2、限定产量对市场的影响。纯损失为三角形efg。第二节 帕累托标准 一、帕累托法则 1、帕累托最

7、优。任何重新配置都不能在不使任何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某(些)人境况变得更好,即耗用一定总量的生产资源,采用各种不同途径所生产出来的国民收入的“社会效用”已经达到最大值。2、帕累托次优,帕累托改善。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之一,就是帕累托改善,第一,它使得每个人的处境都比以前更好;第二,至少有一个人的处境变好,同时没有一个人处境变坏。 3、帕累托无效,以下两种情况之一均是无效率,第一,所有人状况都变坏;第二,有人状况变好,且同时有人状况变坏。4、潜在的帕累托改善(补偿原理),资源配置的改变使一些人状况变好,而另一些人状况变坏,变好者通过对变坏者补偿后仍有净收益,则这种改变为潜在的帕累托改善。二、帕

8、累托最优状态的三个边际条件 (一)总述。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社会福利,必须符合生产的边际条件、交换的边际条件、含生产交换在内的边际条件。(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技术性假设,第一,可分性;第二,连续性;第三,不存在外部效应。交换的帕累托最优。任何两种商品间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消费这两种商品的人来讲必定是相同的。(三)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于任何两个生产者来说必定相等。(四)高级条件。第一,对各消费者而言,任意两种的边际替代率相等;第二,对各生产者而言,生产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第三,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三、福利经济学的基

9、本原理 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能达到帕累托最优。(一)局部均衡符合帕累托最优。单一产品供求均衡为局部均衡。(二)总体均衡。全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处于供求均衡的状态。1、埃奇沃斯盒状图,契约曲线;2、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在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体系中,如果存在竞争性均衡,那么这种均衡就是帕累托均衡;表明市场经济的合理性。3、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如果存在完全竞争市场并且满足有关个人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的某些条件,那么通过资源在个人之间的合理再分配,竞争性均衡的结果是可以实现每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表明分配可以和帕累托效率分开考虑,为收入再分配提供了可能。四、补偿原理 1、希克斯短期补偿原则。假设受益者在

10、充分补偿受损者之后,其状况仍能有所改善,则这就是社会福利的改进。3 2、希克斯长期补偿原则。如果政府的一项政策能够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效率,尽管在短期内某些人受损,但经过较长时间后,所有人的情况都会由于社会生产率的提高而自然而然获得补偿。3、西托夫斯基的双重标准(顺检验和逆检验),收入再分配标准。(1)顺检验。经济状况改变后是否通过收入再分配使每个人的情况比改变前更好; (2)逆检验:经济状况改变前是否有可能通过收入再分配使每个人的收入情况比改变为好。 4、李特尔的三重标准。李特尔1950年提出分配必然包含价值判断、道德标准。 三重标准为,第一,希克斯补偿标准满足了吗,第二,双重标准满足了吗,第三

11、,收入再分配是适当的吗, 五、最大社会福利决定 1、商品交换的最优配置。商品在各个消费者个人之间的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边际情况,即每个人的效用在所有其他人的效用给定时达到极大。2、生产要素的最优。对某一商品生产而言,当给定所有其他商品的生产量时,该商品的产量是最大化的。3、社会福利最优。社会福利函数和效用可能性边界相切的切点为最优。第三节 社会选择理论与社会福利函数 一、阿罗不可能定理 (一)假设 第一,公理A,完备性;对于一组方案,任何两个方案必存在一定顺序,或相等,或大于,或小于。第二,公理B,传递性。不等号的传递性。假定有一个程序可以从个人顺序中推导出社会顺序,必须满足五个条件: 第

12、三,条件1,个人自由选择。(个人偏好为社会选择的基础) 第四,条件2,社会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呈正向联系。第五,条件3,不相关的选择方案具有独立性条件。(社会方案只与个体备选方案有关) 第六,条件4,公民主权条件。社会福利函数不是强加的。第七(条件5,非独裁,社会福利函数不是独裁性的。(二)结论。阿罗经过严格证明,同时满足上面公理和条件将推导出逻辑上循环的社会选择顺序,即并不存在一个规则或程序同时满足上述2个公理和5个条件。试图找出一套规则,来从一定的社会状态的个人选择中推导出符合某些理性的社会选择顺序,一般是办不到的。非限制性、独立性、非独裁性、 自由性(自由三选择条件,所有加以考虑的选择方案

13、当中,至少对其中的三种选择方案,各社会成员可作逻辑上许可的顺序安排)、相关性(社会量值和个人量值成正相关关系)、独立性(彼此不相关的选择对象具有独立性)、民主性(社会选择不能强加于人,它必须建立在个人自由偏好的基础之上)、非独裁性(社会选择不能以某一权威人物的意志为意志)。二、社会选择理论的深化 为解决理性要求与假设条件的矛盾,社会福利学家们探索新的理论。1、个人偏好可能会改变,社会福利函数将变为新的,阿罗不可能定律的结论也许会变。 2、社会单峰偏好的可能。3、西方的民主选举得出了社会福利选择结论。原因,人与人之间有权重、技术、从众心理等调节。社会选择最终是精英决策。三、社会福利函数 4 1、帕累托标准的前提条件。第一,个人效用的序数测量性;第二,个人效用的不可比性。 2、阿罗不可能定律。用帕累托标准和某些广为认可的规则来推导社会选择顺序是不可能的。如果放弃帕累托的前提条件,有可能构建完整的社会选择。阿罗定律只适应于集体投票。 3、重新使用基数效用。(二)功利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 HW(x),u(x),i,1i社会福利函数是个人福利的加总。W,au,ii,1i考虑个人权重以后的公式则不同。边沁:一个国家的福利为每个公民满意程度之和。(三)贝尔努利纳什社会福利函数(连乘法) W,u,i,1i广义贝尔努利纳什社会福利函数为 Hai W,(u),i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