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目的3.2任务4研究程度4.1地质研究4.2矿石质量研究4.3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条件研究4.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4.5综合勘查与综合评价5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5.1测量5.2地质填图5.3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5.4物探、化探工作5.5探矿工程5.6化学分析样品的采样、加工和测试5.7矿石加工选(冶)试验样品的采集5.8岩石、矿石物理技术性能样品的采集与测试要求5.9原始编录、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5.10计算机勘查信息处理技术应用6控制程度6.1矿床勘查类型的划分6.2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6.3工程布置、施工原则、控制程度7可行性评价7.1概略研究7.2预可行性研究7.3可行性研
2、究8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类型8.1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8.2矿产资源储量的分类8.3矿产资源储量类型9矿产资源储量估算9.1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9.2工业指标的主要内容9.3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原则9.49.5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参数9.6矿产资源储量的合理圈定9.7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结果表附录A(规范性附录)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附录B(资料性附录) 岩金矿床规模划分标准附录C 矿床勘查类型有关参数附录D 勘查工程间距附录E 岩金矿及其伴生组分工业指标参考附录F 岩金矿矿物附录G 中国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附录H 金矿物的粒度及形状分类附录 I 岩金矿床工业类型DZT0205-2002前言本标准是
3、根据GBT 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GBT 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对原全国储委1984年3月储发(1984)第14号文颁发的岩金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DZT 007493岩金矿普查规范和DZT 015295岩金矿地质详查规范标准进行修订的,并合并为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1984年岩金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DZT 007493岩金矿普查规范和DZT 015295岩金矿地质详查规范。本标准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
4、地质矿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武警黄金指挥部、国土资源部储量司、长春黄金设计院。本标准起草人:阎凤增、周圣华、苗建华、王信虎、鞠毓绂、张鸿禧。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本标准规定了岩金矿地质勘查的目的任务、研究程度、质量要求、控制程度、可行性评价、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类型和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等。本标准适用于岩金矿地质勘查,矿山开采中的基建生产探矿,岩金矿勘查(闭坑)地质报告的审批;也可作为矿业权转让、股票上市、筹资、融资等项活动中评价、估算岩金矿资源储量的依据。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
5、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00332002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岩金矿地质勘查最终目的是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金矿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必需的地质资料,以减少开发风险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岩金矿地质勘查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3.2.1预查阶段依据区域地质和(或)遥感、物探、化探异常研究结果,进行初步野外观测和(或)物探、化探工作,以极少量工程
6、揭露和验证,通过对比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有足够依据时可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提交预查地质报告。3.2.2普查阶段对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物探或化探异常区,采用地质填图、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及物探、化探工作,大致查明普查区内地质、构造概况;大致掌握矿体(层)的形态、产状、质量特征;大致了解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进行金矿加工选(冶)性能类比研究,提交普查地质报告,对有详查价值地段圈定出详查区范围。3.2.3详查阶段对普查圈出的详查区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进行比普查阶段密的系统揭露和取样工作,基本查明地质、构造,主要矿体形态、产状、大小和矿石质量,
7、基本确定矿体的连续性,基本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类比或实验室流程试验研究,进行预可行性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提交详查地质报告,圈出勘探区范围,作为勘探工作、矿山总体规划、矿山项目建议书和直接开采利用的中、小型矿山设计的依据。3.2.4勘探阶段对已知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或经详查圈出的勘探区,通过加密各种采样工程(其间距足以肯定矿体(层)的连续性),详细查明矿体的形态、产状、大小、空间位置和矿石质量特征。详细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或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进行可行性研究,提交勘探地质报告,为矿山设计提供依据。4.1.14.
8、1.1.1收集并运用新理论、新方法研究预查区内的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重砂、探矿工程等各种有关信息。4.1.1.2 运用路线地质调查或有效的物探、化探方法,对有望地区或异常进行调查或查证,圈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4.1.1.3对发现的矿(化)点或经类比认定为矿化引起的异常及有意义的地质体进行研究,将其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的基本特征、成矿地质条件等方面进行类比、预测,必要时可投入极少量工程进行追索、验证,采集测试样品。4.1.1.4圈出预测矿产资源范围,当有估算资源量的必要参数时,估算预测的资源量。4.1.24.1.2.1通过(150 000)(110 000)比例尺地质填
9、图和有效的物探、化探等方法及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大致查明区内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大致控制主要矿体特征。4.1.2.2大致查明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石质量,对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对比研究或可选性试验研究。4.1.2.3了解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4.1.2.4依据普查所获得的地质矿产资料及国内外市场情况,进行概略研究,为是否转入详查提供依据,并采用一般工业指标估算资源量。4.1.34.1.3.1通过(110 000)(12 000)地质填图,基本查明成矿地质条件,描述矿床的地质模型。4.1.3.2 通过系统的取样工程,有效的物探、化探工作,基本查明矿区(床)主要
10、构造的类型、性质、数量、规模、产状、复杂程度以及对矿床(体)的控制和破坏作用。对破坏矿体较大的断层,要有一定数量的专门工程加以控制。4.1.3.3基本查明矿区(床)岩浆岩的岩石类型、岩相分布及其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岩体的形态、产状、规模,侵入(喷出)时代以及和矿床形成的关系。4.1.3.4基本查明与成矿有关的变质作用特点,变质岩的岩性、时代、相带及与成矿的关系。4.1.3.5基本查明矿区(床)围岩蚀变的种类、强度、规模、共生组合及其与金矿化的富集关系。4.1.3.6基本查明矿区(床)的氧化带的发育程度、分布范围、分带标志、氧化特点,研究其形成条件,对选(冶)有影响时应分别圈定氧化带、混合带和原生
11、带的界线。4.1.3.7基本查明矿区(床)矿体的数量、规模、形态、产状、连接对比条件和空间分布情况,掌握主要矿体的赋存特点和连续性。4.1.3.8基本查明矿体(层)中夹石的种类、规模、形态、产状、分布,矿体(层)顶底板围岩的岩性、含矿性及其稳定性。4.1.44.1.4.1在详查阶段基本查明矿区(床)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围岩蚀变、氧化特点等的基础上,加强地质研究工作,使其达到详细查明程度。4.1.4.2详细查明主要矿体(层)的数量、规模、形态、产状、空间位置、内部结构以及厚度、品位变化和控矿地质条件、矿化规律及对比标志。4.1.4.3 详细查明矿体(层)中夹石的岩性、种类、规模、形态、
12、产状、分布情况,以及顶、底板围岩的岩性、含矿性和稳固性。4.1.4.4对适宜露天开采的矿体(层),要对其四周及底部边界进行详细控制;对地下开采的矿体(层)侧重控制两端边界和延深;对能与主矿体同时开采的小矿体,尤其是上盘小矿体,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提高其控制程度和研究程度。4.2.14.2.1.1初步了解矿石矿物成分。4.2.1.2初步了解矿石化学成分、矿石品位、共生矿产和伴生组分。4.2.24.2.2.1大致查明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种类,矿石化学成分和品位。4.2.2.2大致查明矿石结构构造和矿石自然类型。4.2.2.3大致查明共生矿产和伴生有益有害组分含量。4.2.34.2.3.1基本查明矿石矿
13、物和脉石矿物的种类,矿石化学成分、品位及其变化特征。4.2.3.2基本查明矿石中有用矿物含量、共生组合和结构构造,划分矿石自然类型,确定矿石工业类型。4.2.44.2.4.1详细研究矿石的物质组成和矿石矿物、脉石矿物,包括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和少量矿物种类及其含量。4.2.4.2详细查明矿床(体)中主要载金矿物,侧重查明含金矿物的种类、含量及比例。4.2.4.3 详细查明金矿物的赋存状态,包括裂隙金、晶隙金、包裹体金各自的比例,粗粒、中粒、细粒金及其他形状金粒所占比例,同时应测定单矿物含金量以及金的成色,还应研究载金矿物的物理特征、化学成分及其与金的生成联系。4.2.4.4详细查明有用矿物种类、含量、结构、构造特征,划分矿石自然类型,并按载金矿物的氧化率和特征元素的迁移特点,结合选(冶)回收效果,确定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界线。4.2.4.5详细查明脉石矿物在氧化带中的性状,热液和叠加构造蚀变产生的绿泥石和高岭土化、泥化,必要时可单独圈定矿石自然类型,估算储量。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条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