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3 ,大小:57.95KB ,
资源ID:13843277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38432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马鞍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马鞍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此次规划调整完善范围为行政区划调整后马鞍山市行政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土地,包括三区、三县(花山区、雨山区、博望区、当涂县、和县、含山县),土地总面积为404913.15公顷。规划调整完善期限与现行规划期限保持一致,以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采用2014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数据和相关权威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各县(区)须在保证落实本规划调整方案下达指标前提下开展本行政辖区内的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保证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落实到位,进一步优化基本农田和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完善区域交通路网、保障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上、下级规划衔接。1 区域基本情况1.1 自然环境条件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

2、部,地处东经1175311852、北纬31243202。区域内长江东西贯穿,东邻南京市浦口区、江宁区、溧水区、高淳区,北接滁州市全椒县,西毗合肥市巢湖(县级市),南泊芜湖市鸠江区、无为县,东南连芜湖县、宣城市宣州区。市区北距南京市区45公里,南距芜湖市区40公里,205国道、宁芜铁路纵贯全市,临江近海,紧靠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是安徽省的东大门、南京市的后花园,是安徽省融入长三角、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前沿城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马鞍山市属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的芜湖马鞍山丘陵水网平原区。江南片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平原、丘陵呈带状分布,自东向西从丘陵、岗地逐渐过渡到冲田

3、、平原圩区、沿江洲地;江北片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西、北以低山丘陵为主,多为波状起伏的丘陵、岗地,岭北沿滁河有一狭长型圩区,中南部和沿江为长江冲积平原,地势较为平坦,并间分散着小片的低岗山地。全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区内降水季节性强,时空分布不均,59月降雨约占全年降雨的60%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1096mm,年平均气温15.6C。境内河道纵横、湖泊众多、沟塘密布,主要的河流有滁河、裕溪河、姑溪河、青山河、运粮河、青山河等,均属长江水系,较大的湖泊有石臼湖等。1.2 社会经济条件2011年7月14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

4、调整的批复(国函201184号):将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市管辖。2012年,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调整马鞍山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2103号):撤销马鞍山市金家庄区和花山区,设立新的花山区,将当涂县的博望镇、丹阳镇、新市镇划归博望区管辖。至此,马鞍山市行政管辖范围由三区一县(花山区、雨山区、金家庄区、当涂县)调整为三区、三县(花山区、雨山区、博望区、当涂县、和县、含山县),土地总面积由168573.80公顷调整为404913.15公顷,市区面积由35309.62公顷调整为73305.48公顷。2014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227.7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5、81.60万人,农业人口146.10万人,户籍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35.84%;根据抽样调查,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2.9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142.50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80.4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63.93%。近年来,马鞍山市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趋势,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多项人均指标位居安徽省前列。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57.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6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59.5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14.16亿元。1.3

6、土地利用现状根据2014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数据,马鞍山市土地总面积为404913.15公顷。其中:农用地300513.8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4.22%;建设用地67914.71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6.77%;其它土地36484.5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9.01%。(一)农用地农用地中,耕地174924.29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58.21%;园地1128.08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0.38%;林地58997.37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9.63%;牧草地20.35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0.01%;其他农用地65443.78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21.77%。(二)建设用地建设用地中

7、,城乡建设用地55346.75公顷,占建设用地的81.50%;交通水利用地11118.32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6.37%;其他建设用地1449.64公顷,占建设用地的2.13%。1、城乡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工矿建设用地26789.34公顷,占建设用地的39.45%;农村居民点用地28557.41公顷,占建设用地的42.05%。2、交通水利用地交通水利用地中,交通运输用地4313.81公顷,占建设用地的6.35%;水利设施用地6804.51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0.02%。3、其他建设用地其他建设用地中,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1449.64公顷,占建设用地的2.13%。(三)其他土地其他土地中

8、,水域滩涂32507.78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89.10%;自然保留地3976.79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10.90%。2 现行规划实施情况2.1 现行规划主要指标情况由于规划实施后行政区划的调整,全市现行规划指标是指与“二调”衔接后马鞍山市现行政管辖范围内规划指标(包括原马鞍山市、和县、含山县)的汇总量,主要控制指标如下: 到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73641.67公顷以上,规划期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在148946.00公顷以上;到2020年,园地面积为2811.51公顷、林地面积为54798.39公顷、牧草地面积为129.68公顷。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72600

9、.00公顷以内,其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4240.00公顷以内(其中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4687.00公顷以内),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8360.00公顷以内。规划2006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6305.81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控制在14217.9公顷以内、占用耕地控制在11355.86公顷以内;土地整理开发复垦补充耕地不少于11851.36公顷。规划到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126.05平方米。2.2 现行规划实施情况(一)耕地保有量实现情况20062014年,全市因新增建设占用减少耕地5971.20公顷、生态退耕等减少耕地718.25公顷,通

10、过土地整理开发复垦增加耕地6891.33公顷,耕地占补平衡任务得到有效落实。截至2014年底,马鞍山市耕地面积为174924.29公顷,比现行规划2020年耕地保有量目标的173641.67公顷多1282.62公顷,超额完成了耕地保有量目标。(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实现情况现行规划确定马鞍山市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为148946.00公顷,结合 2014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确定实际保护的基本农田面积为150563.88公顷,比现行规划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多1617.88公顷,超额完成了规划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同时,全市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综合运用生物工程等措施提高了耕地

11、质量等别。(三)建设用地总量实施情况20092014年,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从62040.41公顷增加到67914.71公顷,净增加5874.30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从51297.08公顷增加到55346.75公顷,净增加4049.67公顷;城镇工矿用地总规模从21685.97公顷增加到26789.34公顷,净增加5103.37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从10743.33公顷增加到12567.96公顷,净增加1824.63公顷。和“二调”衔接后规划2020年各类建设用地指标相比,截至2014年底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还剩余4685.29公顷、规划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突破1106.75公顷、规划城

12、镇工矿建设用地规模突破2102.34公顷、规划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还剩余5792.04公顷。(四)新增建设用地实施情况20062014年间,马鞍山市已使用新增建设用地13088.47公顷,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8530.74公顷、占用耕地5971.20公顷,分别占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及占农、占耕指标的80.27%、60.00%、52.58%;和规划指标相比,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剩余3217.34公顷、占用农用地指标剩余5687.16公顷、占用耕地指标剩余5384.66公顷。规划实施以来,已使用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及占农、占耕规模均未突破规划指标,建设用地增长速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五)林业等生态用

13、地保护情况2005年马鞍山市园地、林地、牧草地等主要生态用地总面积为55475.45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3.70%。规划实施以来,全市生态功能用地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用地空间不断扩大,生态用地占土地总面积比例逐年提高。截至2014年,马鞍山市园地、林地、牧草地等主要生态用地总面积增加到60145.8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比例提高到14.85%。(六)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节约集约情况2014年全市城镇常住人口为142.5万人、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规模为26789.34公顷,人均城镇工矿建设用地为188平方米,比现行规划目标的126.05平方米多61.95平方米,没有达到规划目标要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七)重点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规划实施以来,建立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近期规划相结合的引导控制模式,积极做好规划能源、交通、水利、旅游、环保等基础设施用地安排。据统计,已实施的重点项目如下:1、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安排20个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已实施的项目有13个:马鞍山长江大桥、宁安城际铁路、东环路改造(马芜高速)、314省道改道、205国道改造、东部环路、慈湖港区、芜申运河、S105合马路改建一级公路、马巢高速、海峡大道、通江大道、S206滁芜路。2、水利设施项目规划安排8个水利设施重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