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和文艺的基础上创立的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作者、世界、作品和读者的文学本体论;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论地位,并提出了这一观点。代表人物是兰森,他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部世界和作者。工党说:关于文学起源的主要理论之一是把劳动作为文学的出发点。劳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劳动产生了对文学活动的需求。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限制了早期文学的形式。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这意味着文学、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过程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甚至在相反的方向。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表现
2、:首先,一些文学艺术类型只能在相对较低的生产发展阶段蓬勃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已经过去。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不成正比,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会导致文学艺术。文学的意义:简而言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一种话语美学思想。当然,文学的意义是变化和发展的。单词:话语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存在形式,它指的是一种特定的话语方式与社会权利的关系交织在一起。它是特定社会背景下人们之间特定的言语交际行为,即特定社会背景下特定说话者和接受者之间通过文本进行的交际活动。它指的是文学活动中深刻而持久的语言和意义,表明文学作为一种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的可能性。审美意识形态
3、:它指的是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审美表达。它的集中形式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它不是美学和意识形态的简单叠加,而是指美学和社会生活在审美表达过程中的相互渗透和感染。文学创作的对象;对于文学创作主体,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对象,即“自然论”,认为文学的主体是地理位置和人之外的自然。这里的“自然”首先是指客观的自然,然后是指一般的社会生活。另一个是对象,即“情感”。作者认为文学的对象是人的心灵和情感。我们认为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对象。文学创作的主题:它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是美的体验者,是评价者和创造者,是具体的社会人。文学创作客体的主体;主体能够主动地、审美
4、地反映客体,即主体选择客体并加工客体的相关信息,通过情感体验,客体化自我意识和情感,即客体被“主观化”,在源于客体、超越客体的概念中创造出审美意象。文学创作的“对象化”主题;从选择对象到改造主体的整个过程应该从生活出发,立足生活,服从对象的规定和限制。作者对客体的选择应受当时社会形势的制约和制约。即使在创造的过程中,客体也会改变主体的原始观念。从这个角度来看,客体也“客观化”了主体。材料:它是文学创作的第一要素,也是研究文学创作过程的第一点。文学材料是指作家在一生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从社会生活中获得的所有生动、丰富但相对刻薄的刺激和信息,因而具有主观性。创作动机:推动作家投身文学创作的内在动力。
5、意境:在物质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使下,作家们通过了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我们认为社交生活是目标在物质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作者采取了以下方法:指抒情作品中的意象系统,它是情境与现实的混合体,由此诱发和发展的审美想象空间也是文学意象的高级形式之一。42.图像:它是指在一些理性概念和抽象思维的指导下,为达到人类审美的理想状态,以表达哲学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为目的,而创造的具有象征性或荒诞性的表意形象。3、文学作品的文本层面分为:文学语言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4、波兰现象学派理论家英伽登的“文本五个层次”说是指: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
6、学。第11章47、叙述者的声音:故事中叙述者的存在不仅表现在叙述的内容和叙述话语本身,还表现在叙述的行动上,即叙述者用什么样的语气或态度来叙述,即叙述者的声音。8.情节与事件的关系: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的一系列事件,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它表现了人物行为的矛盾和冲突,从而揭示了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第十二章51.移情:德国美学家立普斯认为,移情不是指身体上的感觉,而是把自己“感觉”成一个审美对象。审美不是对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一个自我的欣赏。52.你为什么说“所有的风景都是感情”?回答:情感和风景是中国传统诗学中的一对重要概念。诗歌中的景物是通过抒情话语来组织和表达的,具有情感内涵。这首诗中的
7、风景是精神的和情感的。诗歌中的情感是由景物象征性表达的具体情感过程。抒情诗人写风景来表达情感。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比绘画更主观,所以有人说“一切风景都是情感”。第十三章54.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和“文如其人”的观点?回答:将风格视为作家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就是从主体的角度和形成的内在基础来理解它。这种文体观是从作家的气质、个性、兴趣、才华等方面把握文体特征的必要条件。它有一个语音分析无法实现的方面。因此,“文字像自己的”和“风格像自己的”。第14章56,4。为什么文学消费既是商品消费又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文学作品具有商品消费的一般性质,是特殊的精神产品,主要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文
8、学消费者支付的金钱只能等于文学产品物质生产过程中凝结的劳动消耗。文学作品是超现代的,具有再创造的性质。第15.5章7.预期范围:在文学阅读之前和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往往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而建立起心理取向和概念结构。读者用来阅读外国文本的既定心理图式被称为期待视野,分为三个层次:风格期待、形象期待和寓意期待。9.共振:阅读时,读者被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和命运所感动,从而形成强烈的灵感状态。60.“呼叫结构”的支持者:埃塞尔。第十六章61、伦理批判:它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和由此形成的伦理关系为规范来评价作品,决定了以善与恶为基本范畴的批评对象的选择。62.为什么说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一般原则和方法论?它不仅反映了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一般规律,也体现了文学的特殊意识形态。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审美作品,所以应该从审美的角度来审视和评价。一切作品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关系和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物。因此,必须有一个历史的观点。微观的艺术分析、具体的思想评价和对利弊的切中要害的判断,才能达到恰当准确的尺度,才能从美学和历史的宏观角度充分发挥批评应有的有效性。美学和历史观制约着各种具体批评的价值取向和方法原则。Word数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