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4) 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5) 要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P17在教学方法上重视演示现象、传授知识。忽视揭示过程、培养能力。有些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理解有偏差,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多说多做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1. 过度弱化教师的作用2. 存在小组任务目标不明确,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3. 忽略差生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4.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要定位为教学环境的创设者,如果不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就不能很好的
2、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运用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应当根据什么来确定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选题:p19不仅要根据当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还要结合信息技术环境下能够提供的教学支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结合。教学前期分析:p25在教学设计开始的时候,分析若干直接影响教学设计但又不属于具体设计事项的问题主要指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常用教学目标分析法:p28归类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法(ISM):是用
3、于分析和揭示复杂关系结构的有效方法,它可将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复杂、零乱关系分解成清晰的多级第接的结构形式。认知结构:p36所谓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起来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常用那个教学目标阐明的方法p29:ABCD法、阐明教学对象、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学习者特征分析:p36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主要特征如下:起点水平(检测方法)、认知结构(概念图)、学习态度(态度问卷量表)、学习动机(注意力关联性自信心满足感)、学习风格(场依存、场独立)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
4、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特点:以一定理论为指导、需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表现一定教学活动序列及其方法策略。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包括:主题、目标、条件、程序和评价。二者关系:教学模式通常指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而不是某种单一的策略。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划分三大类:以教为主、以学为主、学教并重先行组织者:p57为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在学习之前先让学生学习与有关的比新知识包摄性更广,更清晰、更稳定的引导性材料,作为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之间的联系桥梁,同时使学生确立有意义学习
5、的心向教学策略: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较为常用的教学策略:主导策略(情境-陶冶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合作学习策略。评价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可以从学习者的认知与情感目标达成情况,与教学环境与教学媒体的切合度来判断,另外还要考虑是否符合当前的教学环境与教学媒体,教学部可能脱离现实情况而独立存在。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与教学目标、学习过程的复杂性、学生的特点等都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概念: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6、,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类: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研究性学习具有什么特点?强调学习方式的研究。强调学习内容的实践性强调认识过程的完整性 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选题指导(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分配小组的指导、实施方案和开题报告的指导、实施阶段的问题和对策指导、结题阶段的指导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评价过程全程性、评价主体多元性、评价内容丰富性、评价手段方法多样性。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环节:动员与培训阶段、课题准备阶段、课题实施阶段。信息化教学资源类型: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
7、、网络课程。P95页重点(演示工具、信息加工与知识建构工具、研发工具、个别辅导工具)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学习)内容以及媒体四要素构成。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围绕既定教学内容,在一定时空环境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作用:合理的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效率,有利于使教学活动多样化实现教学的个别化,有利于活动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三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个别化学习)各自的特点班级授课的优势有: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个教师的教育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以“课”为教学活动单元,可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系统完整。由教师设计、组
8、织并上课,以教师的系统授课为主而兼用其他方法,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固定的班级人数和统一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学校合理安排各学科的内容和进度并加强教学管理,从而赢得教学的高速度。在班集体学习,学生可与教师、同学进行多向交流、相互影响、互助启发和互相促进,从而增加信息的来源和教育影响源。班级体内的群体活动和交往有助于形成学生互助友爱、公平竞争的态度和集体主义精神,并有助于形成学生其他一些健康的个性品质。班级授课的限制有: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学生主要是接受性学习,不利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时间、内容和进程都程序化、固定化,难以在
9、教学活动中容纳等多的内容和方法。由于以“课”为教学活动单元,而“课”又有实践限制,因而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材内容认为的割裂开来以适应“课”的要求。教学面向全班学生,步调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特别有利于情感领域教学目标的实现,如使学生形成态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形成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认知领域的某些高层次技能(如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受到应有的重视。有助于提高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而且通过向其他同学解释要点和原理,还能强化自己的学习。教师能及时发现哪些学生进步较大,哪些学生需要给予鼓励和支援。教师能全面了解教学过程中各个间断的成效和不足
10、,能从学生烦那个面获得改进教学的意见。与班级教学相比,小组合作学习在分组时往往比较好的考虑了学生的具体特点,比较有利于实行因材施教;而且组规模较小,组内各个学生之间同质性较强,容易灵活处理和变通。与个别化小组相比,小组合作学习中,因为教师所面向的是多名学生而不是单个学生,比较容易提高效率;而且由于每个小组都包括多名学生,小组内各个学生之间可相互合作、相互促进,既可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也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的限制:由于组规模一般远远不如班级规模大,因而在教学效率上臂班级教学的效率低。管理比较困难。组织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准备至关重要,稍有疏忽会影响学习效果,使得学习流于形式。由于不同小组的
11、任务、能力等不一致,教学进步不容易控制。由于小组的变动性较大,学生在不同小组之间的流动频繁,在管理上增加了南里。由于每个小组由多名学生,并不像个别化学习那样完全适应分别差异,要使教学完全能适合于每一位学生的能力水平、性格特点,事实上做不到。小组的变动性较大,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方面不如班级教学有效。容易给各类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使优等生骄傲自满,城等生产后生自卑心理。没有经验或准备不充分的教师容易陷入唱片讲课的俗套,对师生相互作用是不适宜的,个别化学习的特点:教师精心设计的自学活动能体现大多数教学原则,从而提高学生的领会和保持水平,并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允许程度各异的学生都安自
12、己的能力选择相应的学习条件,如内容的水平和资源的种类等,让学生都能最大限度的获得学习效益,并可减少差等生的数量。要求学生自定学习不掉,自负学习责任,这有助于在教育活动、工作职责和个人行为方面养成好习惯。允许教师话更多的时间去关注个别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性达,特别适应于成年的在职学生的主客观条件。个别化学习的限制:若长期把他作为唯一的教学形式,可能会缺少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用单一途径和固定不变饿学习方法,学生可能会感到单调无味。不是对所有的学生和教师都是适用的若学生缺乏应有的自觉性,可能会拖延学业。通常需要教学小组协作准备,并配有辅助设施,备课复杂、费用较高。信息
13、化环境中出现的学习者新的特征:学习者更容易张扬个性学习者更容易结成学习团体,但从众和服从权威的心理却在削弱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扮演意识强烈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认知策略发生了变化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在网络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完善学习目标多样化教学模式一般是指授导型、探究性;教学方式一般是指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训练和实践法、合作学习、示范模仿法、个别学习法等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教育技术一直发挥着丰富学习资源、改善教学环境、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提高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作用。有助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时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教育信息化具有教材多样化、资源
14、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等特点;是促进教学变革的催化剂。)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教师专业素质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组成。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什么?教学理论:教学时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双向交互活动过程。教学理论是阐明教学的基本原理、规律与方法的理论体系。常见的有: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和九段教学法。学习理论:是阐明人们的行为变化如何产生、揭示学习是一句什么机制而形成的理论。他是教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传播理论:是研究人类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和传送的科学。系统科学理论:是从现代工程科学、生物科学、物理科学、信息科学的学科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理论。按照“新课标”要求,教学人员应认真学习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掌握典型的教学理论,了解基本的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方法,在实践中结合实际情况有意识的尝试应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育传播过程为对象,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