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132.22KB ,
资源ID:1380759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38075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检测卷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检测卷文档格式.docx

1、7通过实验可以获取证据,得出结论。下列做法中不能获得明显证据的是()A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在其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为了证明氧气是否集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C为了说明盐溶液不一定都呈中性,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D为了证明汗水中含有Cl,加入含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8下列物质混合前后,溶液质量会减少的是()9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符号,“”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10下列离子能在pH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SO、NO、K、H BNa、Cl、SO、Ba2CCl、NO、K、Na DAg、Cl、CO、K11(曲靖中考)将等质量的Mg、Al、Fe分别放入三份

2、浓度(即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第11题图盐酸中,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给信息,作出的判断错误的是()A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情况B铝消耗的稀盐酸质量最大C镁一定过量,铝、铁可能反应完D镁和铁一定过量,铝可能反应完12在AgNO3、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渣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存在的阳离子可能是()ACu2 B只有Fe3 C只有Fe2 DK、Fe213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设计,能够实现的是()ASSO3H2SO4 BCuOCu(OH)2CuSO4CFeFe2O3Fe2(SO4)3 DCaOCa(OH)

3、2NaOH14现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硫酸、氯化钡溶液、盐酸中的一种。根据下表中它们两两间相互反应的实验记录,推断a、b、c、d的顺序正确的是()abcd无明显现象有气体生成有沉淀生成A. H2SO4、Na2CO3、BaCl2、HCl BHCl、H2SO4、Na2CO3、BaCl2CNa2CO3、H2SO4、HCl、BaCl2 DH2SO4、BaCl2、HCl、Na2CO315(孝感中考)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装入某溶液,按如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盐酸,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溶

4、液中有气泡冒出;再关闭止水夹,发现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变浑浊。符合此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选项甲中固体乙中溶液A.KOHBaCl2B.Na2CO3NaOHC.ZnAgNO3D.CaCO3Ca(OH)2 第15题图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63分)第16题图16根据右图所示的转变关系,选用合适的试剂(均为溶液)来完成其变化,请将你所选的试剂填在横线上,_;_;_。17碱石灰是由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组成的,实验时常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在实验室中还可以用它和无水醋酸钠反应来制取某种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NaNaOHXNa2CO3。(1)请写出X的化学式为_。(2)根据物质分类,碱石灰属于

5、_(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18某学校附近的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AgNO3、Fe(NO3)3和Ba(NO3)2,这种废水的直接排放既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又造成很大的浪费。该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决定净化废水,改善环境,变废为宝,根据现有的试剂:NaCl溶液、NaOH溶液、Ba(OH)2溶液、FeCl3溶液和稀盐酸。将废水处理得到AgCl、Fe(OH)3和Ba(NO3)2三种物质,操作流程设计如图所示。第18题图试依据上述实验回答:(1)X最好选用_溶液,Y最好选用_溶液;(2)写出加入X试剂后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19在今年实验考查中,某同学抽到了有关物质间反应的试题。在实验

6、中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产生了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后观察到的现象与预想的不一样,除了产生气泡外,还有不能溶解的物质。(1)你觉得此时他应如何填写滴加稀硝酸后的实验现象?_(填“沉淀全部溶解,产生气泡”或“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泡”)。(2)事后,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找到了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由于前一组同学实验后用自来水洗涤试管,而自来水是含有氯离子的,所以沉淀中含有_(填化学式)不能被稀硝酸溶解。20(金华、丽水中考)某同学为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将两块表面积相同并除去氧化膜的镁条、铝条分别与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测定两种金属与稀硫酸

7、反应得到相同体积氢气所需要的时间。第20题图(1)实验前需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的稀硫酸。现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还需要的仪器有_。(2)利用图甲中A、B仪器可以组装一套实验室测量氢气体积的装置,该装置导管的连接顺序是_。(3)图乙中量气管和水准管也可以用来测量氢气体积,为了准确地测量氢气体积,在读取量气管中液面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_(填字母编号)。A. 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B. 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C. 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再读数21(龙岩中考)观察与比较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经常使用的科学方法。请结合下列实验,回答问题:第21题图(1

8、)甲图实验中,装_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2)铁在空气中生锈是铁跟氧气、水等物质作用的结果。乙图的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铁生锈时需要_。(3)取一定质量的镁、铁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丙图所示。图中_(填“a”或“b”)曲线表示镁的反应。根据丙图,还可推知反应结束时,镁、铁消耗HCl的质量比为_。22(遵义中考)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金属性质的实验:研究一:金属与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1)打磨后的镁条与稀盐酸反应,试管外壁发烫,说明该反应_(填“吸热”或“放热”)。(2)实验测得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1,请根据t1t

9、2时间段反应速率变化,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受_等因素影响。研究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过程中的相关变化。(1)某同学用硫酸铜溶液把“铁勺”变“铜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在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图2描述相关变化曲线,一定不正确的是_。第22题图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45分)23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对固体猜想】猜想I:全部是Na2CO3,猜想的依据是_。猜想:全部是NaOH。猜想:部分是NaOH,部分是Na2CO3。【实验和推断】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取少量白色固

10、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后,至全部溶解。无色溶液向试管的溶液中滴加适量物质X的溶液。现象A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现象B(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X溶液是_,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若X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_(填化学式),该实验_(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3)若X是CaCl2溶液,猜想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24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网上看到:茶叶是碱性食品,喝茶可以溶解脂肪而减肥,他们设计了探究的课题是:比较不同产地茶叶泡出液的酸碱度及茶水是否能溶解脂肪而有减肥作用。他们

11、的实验过程如下:从市场上购买了三种不同产地的茶叶,编号为A、B、C。取A、B、C三种茶叶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开水冲泡。用pH试纸分别到杯中蘸取A、B、C三种茶叶的泡出液,和标准比色卡比对测得它们的pH分别为5.4、6.3、6.0。将形状、大小、质量相同的脂肪小块,分别放入盛有三种茶叶泡出液的相同杯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保温5小时后,分别滤出脂肪块,吸干表面水分并称量。根据脂肪块在茶水中浸泡前后的质量变化(不考虑脂肪块吸水),判定茶水能否溶解脂肪。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实验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_。(2)在第步实验操作中“相同的条件”主要是指:水的温度、茶叶的质量、冲泡的时间及_应相同。(3)组内有的同学认为,第步实验设计不严密,需要改进的是_。在第步实验中,根据实验的目的,适宜的温度应控制在_左右。(4)有人将茶水倒入有水垢的热水瓶中浸泡一下后振荡,发现水垢大部分消失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化学原理最可能是_。25将稀盐酸、Na2CO3溶液、Ca(OH)2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A和滤液B。(1)得到的固体A是_;(2)探究滤液B中是否含有Na2CO3:取少量滤液B滴加足量稀盐酸,始终没有气泡冒出。由此得出结论:_;(3)探究滤液B中是否含有CaCl2:取少量滤液B滴加足量Na2CO3溶液,没有沉淀出现。不含有CaCl2。这一探究同时说明滤液B中也不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