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面启动“大学生素质形象工程”,继续推进“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活动。 2、依托大学生生命美育实践基地开展审美教育实践活动。完成外国语学院生命美育读本的编辑工作,坚持举办生命美育讲堂,加强理论研究。 3、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完善“学生党员成长计划”,加强学生入党后再教育工作,建立学生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增加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其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堡垒。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完善班级心理健康委员队伍教育与管理,联合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开展“语过添情”心理辅导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
2、的心理品质。建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制,制定心理危机干预预案,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5、切实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联合公安处举办安全教育讲座,开展“关爱生命,平安是福”主题教育活动,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6、大力加强诚信教育。深入开展“贷款助学、信用助人”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诚信意识。 7、更新学生工作网站,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二、大学生管理工作 1、启动“学风建设工程”。围绕学院“方向互相渗透,基础贯穿始终”的办学理念,加强师德建设,严格学生管理,科学设计专业技能竞赛,挖掘宣传先进典型,推动学风建设。积极建立与学生家长的信息互通、齐抓共管工作模式,通过“家长信”把学校、学院的整
3、体情况以及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综合情况跟家长进行交流,并把年级辅导员、导师的电话和电子邮箱公开,为学院和学生家长搭建起综合性、全方位的信息互通交流平台,一方面便于家长对学生各方面情况进行及时了解掌握,同时对学院的教育培养工作进行必要监督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完善外国语学院和谐社区建设管理办法,严格社区管理,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落实辅导员社区归属,加强导师、辅导员进宿舍工作。 3、加强学生资助工作。 (1)加强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认真落实学校“奖、贷、助、补、减”和“绿色通道”等学生资助工作,提升资助效益,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坚实保障;(2)继续举行外国语学院
4、自强之星评选活动,树立学生自立自强的典型;不断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严格外国语学院贫困生认定工作,加快外国语学院校友爱心基金会建设步伐,推动“伊爱飘香”活动的深入开展,切实为贫困生解决实际困难。 4、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导师、学生干部队伍,落实学生(!)干部例会制度,通过他们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一线问题。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做到快速反应,有效处理。 篇二:2022大学生个人成长分析报告范文 2022大学生个人成长分析报告范文 “心路”的历程与追寻 -我的个人成长分析报告 哈尔滨学院
5、刘勇强 摘要:本文从个人的成长经历、人生体验、特别是心理发展的过程和特点等方面对自我的成长进行了回顾和分析;从职业动机、职业素养、职业条件和行为等方面对自己的职业成长进行了剖析和展望,阐明了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的努力、追求和期望。 当我5月份走进心理咨询师资格鉴定的考场时,我应该是刚满50周岁零一个月。50年的人生历程不算很长,但也以说基本完成了人生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几个关键阶段,进入到心智的稳定状态。在这个年龄的节点时,是可以较理性和从容的进行对自己的回顾和反思,可以冷静和客观的对自己的职业做一些分析和展望。 一、自我成长分析 (一)童年与少年 我出生于1964年4月17日(这个日子
6、由于后来哈尔滨市区的一场特大火灾而闻名,所以我的生日为我的家人和许多好友牢牢记住),我虽然出生在哈尔滨,但父母都是四川人,父亲从部队转业,主动奔赴北大荒,后与母亲调转到哈尔滨工作,这之后一直在工厂当普通的干部和工人。1969年,中国与前苏联关系紧张,政府动员战备疏散,我和姐姐随同当时已来哈定居的爷爷、奶奶一起回到四川成都居住,直到1972年爷爷去世,重新被父母接回一起生活。 童年时和爷爷、奶奶及在成都的一段生活,对我的心理成长和性格的形成现在看来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虽然记忆很多都已模糊,但潜意识中,我始终有“成都是我的故乡”的情绪和情结,这种情绪经常以“寻找”、“回乡”、“在途中”等原型反复出
7、现在我的梦中;在后来不同年龄阶段多次重回成都时,我分明清晰的嗅到了我童年时不可替代的气息。又比如,爷爷身世的不凡(辛亥老人、中山先生的秘书)、清高的气质、传奇的经历(奶奶爱讲的)等与当时家境的普通(谈不上贫寒)、父母的平凡老实、生活的朴素等交织环境对我的影响,也是我日后性格中,清高与自卑、爱幻想而不自信、有目标而意志薄弱等性格矛盾的合成因素。 从成都回来后,由于学前家庭的教育和影响,经过简单的测试,我带着满嘴的四川话直接上了小学二年级,这也是我在同届同学中年龄一直比较小的原因。我学生生涯的中小学时代,现在看来是蛮顺利的,当然,少年时应有的烦恼和“愁滋味”也多有经历和品尝,性格中的懦弱、易于满足
8、和意志的不坚定等特征也在进一步形成和显现。比如,由于一直都在普通的学校念书,同学大都为工人、农民出生,我家庭的文化氛围和资源足以让我没用太多的努力就是学习的佼佼者,直到重点高中差3分没考上,也没觉得特别的沮丧,高考时还为自己是学校应届考上大学的第一位学生而略有得意。 如果说中学时代对我日后心理、行为、工作有深远影响意义的过程是我养成了爱读书、喜欢音乐的习惯。父亲爱书和买书的“习惯”在周围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无论是他喜欢的历史、哲学,还是我喜欢的文学、医学书籍,只要能想到和买到的,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几乎竭尽所能、应有尽有,现在回忆起来让我感动不已,虽然客观上,也可能是我兴趣广泛而无一精通、
9、知其然而不求甚解的一种导因? (二)大学时代 大学专业的选择是对我来说是一种偶然的、“被”的、随意的选择。中学时代,我最喜欢将来从事的职业是医生,为此,自认为做了许多的准备,看了许多医学、人体生理的书,但实际自己的理科学习并不突出,高考前三个月学校又无数学教师,紧急转到文科,终于在高考数学成绩56分的情况下,第五自愿,被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录取。那一年是1981年,我17岁,在这之前,我想到过学文学,但从来没有想到当老师,我很自觉我的不善言谈和不自信的性格。但那时,考上大学就是目的,没有可能再选择。于是,好像当时也没有过多的什么特别的兴奋或喜悦,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大学时代。 大学生活对我的感受、
10、体验而言是深刻的、多元的、丰富的、难以描绘的,但概括其具 有关键性意义的、对我日后生活、工作有重大影响意义的体现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我的学业一直“不错”,表现在各学期综合成绩班级都排名第一(29人),最后学业成绩年级第三(118人),当了四年的学习委员。这让我在毕业时没有任何“努力”地服从分配到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工作,虽然这不是我的最愿。 2 、我的“为人”不错,四年中与同学虽有过小矛盾,也感受过孤独和寂寞,但和绝大多数的同学相处得随和,不论班级同学,还是合寝同学、还是合队实习同学都有着很深的感情。这让我在后来至今的日子里,同学情成为我最大的、最深厚、最“永远”的友谊资源。 3 、我的“
11、阅历”不少,由于爱好和专业的需求,四年中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许多理论文献,体会到文学就是人学的真谛,懂得了对生活与“人”关怀的意义。这让我今后从事的教育事业、甚至为我今天想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愿望,提供了精神与信念的资源。 4 、我的“艳福”不浅,在大学最终收获了爱情,让我后来有了家,有了孩子,有了终身的伴侣。 作为在大学工作近30年的我,()现在更加认为大学时代是一个人正真成长的时代,也是正真人生自我行为的开始。我尤其感到幸运的是我经历的80年代的大学教育是中国当代高等教育最为黄金的时代。仅从个人角度说,看似平淡的四年里,无论学习还是生活、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惊喜还是沮丧、无论收获还是遗憾
12、,是这四年的过程让我成熟与成长,培育、塑造起我基本的精神结构和价值取向。 (三)从教三十年 1985年,21岁的我被分配到哈师专中文系工作,虽然当初我自认为我当老师很有压力,但我的性格让能够我安分守己、认认真真、努力为之。作为年轻人,我的热情是有的,上进心是不缺的,很快,我在单位适应了岗位,得到了认可,甚至是得到了老教师和领 导的信任和栽培,从而开始我漫长的、未曾变化的教师生涯,开始了正真意义的成家立业的成人生活。 本文不是自传,想要在此描述30年的工作、生活、心理的成长经历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只能概括地说我主要讲授的专业课是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学,“业余”的专业爱好是性学;我继续学习、
13、深造,其中88-89年在复旦大学进修时收获颇多,2000年在黑龙江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我成家,有了个很优秀的儿子,现在在美国留学? 本文,我选择几个问题和事件来剖析,可能能够总结和分析自我的一些心理特征,以及促使我有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愿望的根由: 1 、为什么我还是“副教授”? 在同届甚至低几届的同学中,从政的有很多的正厅级、副厅级干部,从教的有太多的正教授、博导、硕导,从商的也有几千万的富翁。而我在高校从教工作近30年,2000年才搭上最末班车评上了副教授,这一下14、5年过去了,正教授的职称对我来说似乎还十分遥远。 对此,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仅就我的心态而言总体上我是平和的,没有过分的自卑和
14、焦虑。我追求做一个我自己要认可水平的、真才实学的、有创造和有见解的学者和老师,我没真正做到,也没违心去做,我便心安理得。求真、求正、不急功近利、不弄虚作假是我的人格追求。当然,消极、缺乏强烈的竞争、进取意识、自信心不足、意志力差等则是这一心理状态的另一方面,它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我的发展,制约着开发我智能潜力的可能。 2 、为什么我要当“领导”? 工作至今的后十多年,我主动的、慢慢的走上了领导岗位,2022年做中文系主任助理,2022年、2022年两届人文学院副院长,2022年又担任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从心理层 面上看这也许是对自己“面子”上的一种补偿,有一定的虚荣的元素在其内。但我同时更认为这是
15、我人格完善的一种追求。社会心理学强调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和谐,强调个人在组织、团体中的责任与分享,能在一个自己喜欢的集体和事业中发挥自己可能的效能,释放正能量,体现自己的价值,赢得更多的关注和尊重,这是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也证明着我没有太多的颓废、抑郁等不健康心理情绪或精神疾病。 3 、为什么大家觉得我“人缘好”? 工作以来,我和同志、同事一直相处很好,少有不愉快的、激烈的冲突,几次关键性的评优、竞聘,我几乎是完美成功;尤其是从教三十年来,我一个才华并不横溢、讲课并不十分精彩的老师,却受到了历届学生的拥戴和热爱,从当初年龄的相仿(包括我实习期间带的学生),到现在两代人多的距差(现在的学生比我孩子还要小几岁),表现与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我体会到的师生之情却都是一样的浓重。 我想,这绝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