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33.65KB ,
资源ID:137280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3728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十章外示惊俗之貌内藏达人之度通俗诗打油诗.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十章外示惊俗之貌内藏达人之度通俗诗打油诗.docx

1、第十章外示惊俗之貌内藏达人之度通俗诗打油诗第十章 外示惊俗之貌,内藏达人之度 通俗诗和打油诗(达人:“达人”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春秋。通达事理的人;豁达豪放的人。)一, 以王梵志、寒山为代表的唐代佛门通俗诗派1,王梵志诗歌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相打长伏弱,至死不入县。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我昔未生时,冥冥无所知。天公强生我,生我复何为?无衣使我寒,无食使我饥。还你天公我,还我未生时。我家在何处,结宇对山阿。院侧狐狸窟,门前乌鹊窠。 闻莺便下种,听雁即收禾。闷遣奴吹笛,闲令婢

2、唱歌。 儿即教诵赋,女即学调梭。寄语天公道:宁能那我何? 一身元本别,四大聚会同。直似风吹火,还如火逐风。 火强风炽疾,风疾火愈烘。火风俱气尽,星散总成空。本是尿屎袋,强将脂粉涂。凡人无所识,唤作一团花。相牵人地狱,此最是冤家。我身若是我,死活应自由。死既不由我,自外更何求。死生人本分,古来有去留。如能晓此者,知复更何忧。我有你不喜,你有我不嗔。你贫憎我富,我富怜你贫。行好得天报,为恶罪你身。你若不信我,你且勘经文。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远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图财不顾人,

3、且看来时道。他家笑吾贫,吾贫极快乐。无牛亦无马,不愁贼抄掠。你富户役高,差科并用却。吾无呼唤处,饱吃常展脚。你富披锦袍。寻常被缠缚。穷若无烦恼,草衣随体著。可笑世间人,痴多黠者少。不愁死路长,贪著若烦恼。夜眠游鬼界,天晓归人道。忽起相罗拽,啾唧索租调。贫若无处得,相接被鞭拷。生时有苦痛,不如早死好。王梵志,一名梵天,著名白话诗人。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桂苑丛谈和太平广记卷八十二王梵志都说他生于隋代,为黎阳城东人王德祖从枯树中发现收养的,七岁能语,作诗讽人,甚有义旨。敦煌写本王道祭杨筠文又说他是通玄学士。约可考知他的创作活动主要在初唐。桂苑丛谈和太平广记记有梵志“育于林檎树瘿”

4、、“长于林木之上”的神话传说,又记他生于隋末王德祖家。据胡适、郑振铎、张锡厚等人考证,梵志约生活在六世纪末至七世纪中下叶,享年80有余。他生于殷富之家。幼年时,家有奴婢,生活充裕闲适,读过儒家经典和诗书。隋末战乱,家道中衰,仅剩薄田10亩。为家计生活,他农忙种田,农闲外出经商。唐初,繁重赋税和天灾,迫使梵志家产破败,以致穷愁潦倒,被迫做雇工、帮工。他曾做过监铸官,廉洁奉公,以孟尝君自况,但任期未满即被革职。梵志有五男二女,但子女不孝,使他晚年生活无着,成了“身无一物”的“硬穷汉”,甚至衣不蔽体,食不饱腹,被迫沿门乞讨。穷困悲惨的生活迫使他半路出家,50多岁又皈依佛门,信仰佛教,以寻求解脱。但他

5、并非严守佛门戒律修行之僧徒,而是四处募化求斋,过着漂泊不定的流浪生活。这一时期是他诗歌创作的高潮,直至80岁左右他还写下不少回忆自己坎坷一生的诗篇。王梵志一生历尽沧桑,饱经忧患,这为他的诗歌创作奠定了深厚的生活基础。王梵志一生创作多少诗至今不详。唐大历六年(771年)有110首诗手抄本传世。宋史艺文志著录王梵志诗一卷。明清以来,梵志诗渐渐失传。清康熙年间编纂的全唐诗竟将梵志诗屏之门外。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敦煌遗书”中才又发现梵志诗。民国十四年(1925年),刘复敦煌拾琐?录王梵志诗一册。其后,郑振铎校录王梵志诗一卷及佚诗16首。国际敦煌学界有不少人研究梵志诗,但未辑录成集。1983

6、年10月,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了张锡厚校辑的王梵志诗校辑。该集依据“敦煌遗书”28种不同写本及散见于唐宋诗话、笔记小说里的王梵志遗诗,经过点校、考释,整理汇编而成,收梵志诗336首(不含附诗12首),虽然它远不是诗人作品的全部,但尚可代表诗人的创作倾向和思想风貌。王梵志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他经历了难以想象的悲苦和辛酸,生活把他压到社会最底层,使他产生和下层人民相近的思想感情。他以通俗的民间语言倾诉人民的苦难和不幸遭遇,深刻揭露了初唐社会的一些矛盾。因此,他的诗具有较强的现实性。正如王梵志诗原序所云:“撰修劝善,戒罪非违,直言时事,不浪虚谈。”所以,梵志诗深受世人欢迎。唐宋时,梵志诗风糜于世,远及西

7、北边陲,并传到日本。梵志自云:“家有梵志诗,生死免入狱”,“白纸书屏风,客来即与读”。“梵志诗在唐,不仅民间盛传之,即大诗人也都受其影响。”王维、皎然、顾况、元稹、白居易、杜荀鹤、罗隐等著名诗人或多或少都受到以王梵志为代表的通俗诗派的影响。王维诗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注云“梵志体”。皎然盛誉梵志诗“外示惊俗之貌,内藏达人之度”(诗式)。中唐诗人顾况作过多首梵志体五言诗。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同梵志诗意旨共通。因此有人认为,唐代白话诗由初唐王梵志,经顾况,到元(稹)、白(居易)得到了发展,逐渐形成通俗诗派。晚唐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罗隐等进一步发挥了通俗诗的批判

8、作用。佛寺禅门诗人更直接受梵志诗的影响。著名诗僧寒山、拾得、丰干等写下许多梵志体诗歌。尤其寒山,更是步梵志后尘,许多诗从内容到形式皆承梵志衣钵。宋代仍有许多人模仿梵志体写诗。说郛卷七有一诗,不仅模仿梵志手法,甚至直袭梵志原句。江西诗派陈师道、曹祖等也曾搬运梵志诗句。黄庭坚恭维王梵志:“是大修行人也”。范成大巧妙地借用王梵志“千年调”、“铁门限”和“土馒头”诗句,写下“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的名句。此句后来被红楼梦第六十三回称引。红楼梦中妙玉就很喜欢这两句诗,而“铁槛寺”、“馒头庵”的来历也在于此。俗而骇俗的艺术风格梵志翻着袜 梵志翻着袜,人皆道是错。 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翻着袜:

9、为了表现出禅家宗门的威仪,就要有一定的规矩。“翻着袜”以其反常,所以是不合规矩。王梵志在中国诗歌艺术史上占有一定地位。他继承魏晋以来通俗诗的优良传统,以生动的创作实践开创唐诗一派新风,成为唐代通俗诗派的先驱和代表。梵志诗的突出特点是口语俚词、方言俗谚皆采入,既明白如话,又出乎意料,创造出惊世骇俗、奇崛跌宕的诗歌风格,于乖巧的戏虐中表现了深远的旨意,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他注意刻画各类人物形象,善于捕捉人物形态的突出特征,加以艺术夸张,以近似白描的手法,便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他把民间通俗语言和自由章法引入诗歌,运用隐喻影射、讥刺嘲讽的艺术手法,在喜笑怒骂声中揭露黑暗和丑恶,鞭挞社会的不公正现象,透

10、过深沉的戏谑和痛苦的调侃,试图唤醒人们弃恶从善。这种一反常态,不同凡响的艺术形式,是王梵志的创造,被宋代诗人推崇为“翻着袜法”。梵志在运用以地狱隐喻人世的传统手法时又有新的发展。他既克服那种内容空泛、思想偏狭、单纯追求趣味和揶揄的倾向,又摆脱单纯调笑的格调,表现出深沉悲愤和浓郁蕴藉的思想感情。在有些诗里,他还利用奇巧的对比,丰富和开扩通俗诗的艺术境界,进一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梵志诗为唐诗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它的形式还不够完善,甚至显得很粗糙,特别是宣扬佛教禅理、世训家训一类诗作更显平庸。王梵志诗歌的影响 王梵志诗在当时颇有影响,人谓其不守经典,皆陈俗语,非但智士回意,实易愚夫改容,

11、远近传闻,劝惩令善(敦煌写本王梵志诗原序)。佛寺禅门往往用它来教戒诸学道者或开悟愚士昧学之流。日本平安朝时代编纂的日本见在书目录,也著录王梵志诗二卷,可以推测大约在八、九世纪间竟已流传到日本。唐代诗人中,寒山、拾得、丰干一路的诗作,直接秉承王梵志衣钵;而王维、顾况、白居易、皎然等,也或多或少受到他的影响。至宋还有人模仿王梵志体写诗。明清以后,王梵志诗却又湮没无闻。全唐诗不载其诗。直到敦煌藏经洞发现王梵志诗的手抄本后,才逐渐引起国内外的重视。2,寒山诗歌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联溪难记曲,迭嶂不知重,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此时迷径处,形问影何从?一为书剑客,二遇圣明君。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勋。

12、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文。今日既老矣,馀生不足云。庄子说送终,天地为棺椁。吾归此有时,唯须一番箔。人生在尘蒙,恰似盆中虫。终日行绕绕,不离其盆中。神仙不可得,烦恼计无穷。岁月如流水,须臾作老翁。东明又西暗,花落复花开。唯有黄泉客,冥冥去不回。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昔日贫于我,今笑我无钱。少年何所愁,愁见鬓毛白。白更何所愁,愁见日逼迫。三月蚕犹小,女人来采花。隈墙弄蝴蝶,临水掷虾蟆。生前大愚痴,不为今日悟。今日如许贫,总是前生作。今生又不修,来生还如故。两岸各无船,渺渺难济渡。一向寒山坐,淹留三十年。昨来访亲友,太半入黄泉。朝朝花迁落,岁岁人移改。今日扬尘处,昔时为大海。有酒相招饮,有肉相呼吃。

13、黄泉前后人,少壮须努力。唐代僧人、诗人。姓氏、籍贯、生卒年均不详。传说为文殊菩萨化身,与拾得并称和合二仙。他长期隐居台州始丰(今浙江天台)西之寒岩(即寒山),故号寒山子。与台州国清寺丰干、拾得友善,时相过从。据今人余嘉锡考证,玄宗先天年间(712)已见关于寒山子的行迹,其卒年约在德宗贞元九年(793)稍后,年寿可能在百龄以上。旧传寒山为唐初诗人,其说本自伪托的台州刺史闾丘胤寒山子诗集序,不足信(四库提要辨证卷二十)。寒山的诗歌表现方法上以教戒说理为主,除间有出以庄语、工语者外,多用村言口语,语气诙谐,机趣横溢。因与当时诗坛重典雅含蓄的风气格格不入,故不为时人称引。宋以来稍见重视。“五四”以来,

14、提倡白话文体,方引起学术界广泛的兴趣。而且由于其诗长于以通俗机智的语言表现人生哲理,故在日本、美国等也颇为流行。寒山诗歌数量,据他自称有600首,今存300余篇。唐元和年间,徐灵府始编为3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为7卷。后又有僧本寂作注的7卷本。今均不传。习见者,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与有正书局影宋本,均为1卷。“似儒非儒,非儒亦儒;似道非道,非道亦道;似僧非僧,非僧亦僧;似俗非俗,非俗亦俗”,附录:寒山、拾得、丰干故事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

15、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 拾得在国清寺安住下来,渐渐长大以后,上座就让他担任行堂(添饭)的工作。时间久后,拾得也交了不少道友,尤其其中一个名叫寒山的贫子,相交最为莫逆,因为寒山贫困,拾得就将斋堂里吃剩的渣滓用一个竹筒装起来,给寒山背回去用。 有一天,寒山问拾得说:如果世间有人无端的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恶厌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道: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再问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处事秘诀,可以躲避别人恶意的纠缠呢? 拾得回答道:弥勒菩萨偈语说: 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有人唾老拙,随他自乾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