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位于祖国南陲,北依逶迤南岭,万山重叠,与中原分阂,成为一重天然屏障,因而广东、广西两地同称为岭南。两广临海,古为百越之地,也是苗蛮文化发源的地方。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苗蛮、古越文化经历了自身的发展,并与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外来文化融合,又发展成一种地域性的文化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同样具有它的多元性,以广东而言,又分为广府、客家和潮汕(福佬)三大文化体系。广府文化在区域上一般指以广州、佛山为核心的方言片,也包括港、澳范畴的文化风格与文化精神。 在地理上佛山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珠江三角洲历史上是一个海岛罗列的溺谷海湾由珠江泥沙冲积而成的平原,有着悠久的历史发育过程。早在四五千年前,兴起于珠江流
2、域的新石器文化“西樵山文化”已展现了珠三角人的祖先从渔猎社会向农耕生产过渡的历史风貌,先民已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共同缔造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珠江三角洲自古以来水道纵横,河冲交错,特有的水乡环境决定了古代佛山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特征。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佛山周遭的一些地方发现过不少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器、骨器、陶器等文物。更有意义的是在佛山河宕出土了陶制水田和陶制小艇的模型,展示了佛山古代农耕社会状况和原始水乡农业生产的风貌。 考古发现还使我们了解到,佛山周遭在汉以前已出现了家禽饲养,而且有了垌田和潮田的种植。 汉
3、代,往来于南海与苍梧及至东南亚的艚船可以停泊境内,使佛山较早就融入了中原文明,带来了&金铁田器&,东来的佛教也由始得到弘扬。佛山忠义乡志载:东晋隆安二年,有三藏法师混耶舍尊者来到佛山塔坡岗结庐弘法,不久西还,后人于此掘出了铜佛和石碑,佛山因此而得名。 唐宋年间,佛山已因发达的陶瓷业、冶铁业生产而极负盛名。元末明初,佛山的版画、锡箔、织扎等手工业已相当兴旺,并发展成一个&几三千余家&1的工商业城镇,故有 &南海之饶,莫过于禅之浔也&之说2。佛山俟此与江西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镇、河南的朱仙镇同称为&四大名镇&。 二、明清时期农业商品化的演变 汉晋以降的数百年间,北方边患日重,战火不断,最后北宋被金
4、所灭,宋室南渡,建都临安。为了逃避兵礼与战火蹂躏,无数随宋室南渡的军民南徙岭南,暂止于保昌。朝廷为了安置徙民,决定对珠江三角洲实行全面开发。珠江三角洲在朝廷和地方官府支持下,广筑堤围,兴修水利。当时,南海就首先成功修筑了著名的&樵桑园围&,使原来的滩涂、沼泽变成万顷良田。先民们结合堤围修筑,挖洼为塘、叠土成基,以基六塘四的比例,实行&基种桑,塘蓄鱼,蚕矢饲鱼&3,塘泥又作为机肥育桑的良性生态循环经营方式,从而创造了&桑基鱼塘&这一科学的农耕格局。 明中叶以后,广州已发展成为了全国对外贸易中心,接着葡萄牙人入占澳门,开通了往里斯本等欧洲各国新的&海上丝绸之路&,蚕丝出口急增,丝价上扬。佛山周边的
5、顺德、南海人把握机遇,先走一步,出现了大规模的基塘开发和&弃田种桑&改造高潮,而且很快在珠江三角洲全面推广。 到了清初,珠江三角洲已发展成为全国蚕丝和丝织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一些丝织产品还列为选送朝廷的贡品。随着国际市场丝价攀升,蚕丝业进入了鼎盛时期,一度出现&一船蚕丝去,一船白银返&4的繁荣景象。 三、商品经济综合发展与都市繁荣 由于桑基鱼塘的经营不仅是以农业生产为局限,而是是包含了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经济成份。随着耕作面积不断拓展,产量不断提高,而且在经营方面不断趋向集约和优化,在从蚕茧到成品的深加工中,一些工序逐步得到细化而分离,成为了新的手工行业。比如丝织,其中过经缫丝,沾纬、开织、染整
6、等多种工序,由此而派生出多类型的加工业。清中叶期间,珠江三角洲的缫丝厂已发展到数百家,从业者10多万人,乡间的缫丝作坊更是星罗棋布。广州、佛山也由此发展成为丝织业的生产中心。嘉庆晚年,佛山商人梁俊伟在佛山创办了&梁伟号&织机房,还有任氏兄弟创办的织机房,其规模之大,远近闻名。鼎盛时,佛山城内设有大小织机房逾200家,并发展为&八丝缎行、什色缎行、元青缎行、蟒服行等18个丝行&5。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萌芽和兴起,把佛山推向对外开放、并直接面对国际市场最前沿的位置上,为佛山迈向都市化夯下了坚实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使珠江三角洲出现的市场经济逐步取代了封建社会的原始传统经济,期间,以商品流通的经
7、济活动、即自由市场(圩市)发展得最快、最为成熟,尤以佛山周边的南海、顺德、番禺等县为最突出。单南海一县,于道光年间就有专业大型圩市17个之多6。其时,有人写了一首趁圩谣:&年复年,日复日,一旬三圩一、四、七;日复日,年复年,年年趁圩人万千,圩中何所有?衣服适身食适口,新丝卖去织绫罗,洋货土杂多罗罗… 7这首见载于地方乡志的民间歌谣,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当年圩市的热闹繁华。这些新兴的圩市,与广州、佛山、澳门联成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成为全国瞩目和具有国际贸易意义的市场辐射经济核心。明、清两代,广州曾经是国内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不少省、市的商品云集佛山中转,引来京津、苏杭、沪宁、汉口、巴蜀
8、、闽赣等地商人在佛山设立会馆、建铺开号,使佛山晋身于岭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国内知名的&四大聚&之一,由此得与广州同誉为&广佛&即珠江三角洲轴心城市地位。这个时期,佛山陶瓷业又有了新的发展,石湾陶瓷产品以其美观实用称著,行销两广及&吕宋诸国& 8。嘉庆年间,石湾人口已达&六七千户,业陶者十居五六& 9。此外,佛山的铸造业同样也有较大进步,在生产技术上创出了&红模铸法&等新工艺,产品质量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不仅生产大量的生活用品,而且能生产铁炮等军器,由于工艺精良,产品远销国内外,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春风走马满街红,打铁炉过接打铜&这是时人对佛山当年市井情景的写照。 在商品经济发展大潮中,又有不少佛
9、山人跑南闯北,加入&粤商&行列,经营铁、铜、锡器,瓷器、绸缎,还有京果海味,药材等生意。佛山一镇,绅衿商贾,林林总总&可见商人数量之众和种类之多。更有不少商人在获得利润后,又把资金投向新的产业,扩大经营,由于有独立的资本形成,又有优越的发展环境,从而造就了一批批殷商富户,也哺育了一批批名声显赫的民族工商业巨子。简照南、简玉楷、梁定荣、陈启源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个时期,也有一些功名人物,他们早年宦海驰骋,待功成后或归田致仕、或退隐田园,一些人广筑豪宅、园林、苑囿,这些豪宅苑囿设计讲究,园内回廊天井、水池曲榭、假山深邃、花木环绕;屋内木石砖雕、陶塑壁画、满洲窗装饰,显得祥和典雅。豪宅苑囿的出现
10、,在清代佛山都市化发展中可谓独具一帜,成为了一道亮丽风景,同时也启示了清代佛山仕阶层那种安身立命的价值观和传统审美情趣。城市发展后成为了掘金之地,除了从事商业服务行业的伙计堂倌和从事冶炼、制陶、打铁、打金、打锡箔、剪纸、织扎、泥水、木匠等具有一技之长的手工业工人之外,还有唱戏卖艺的民间艺人、游方郎中、占卜相士、江湖讼师、掮客小贩、挑夫行脚,以及巡城马、大妗姐、梳头婆等光怪陆离的&四方之贫民&10纷纷云集佛山。于是,酒楼饭馆、茶居食肆、银庄当铺、梨园会馆、武馆狮会、&娱乐&票局、花舫莺寮也一一应运而生,社会众生相共同演绎了南国特色的市井风情。到了道光年间,佛山已发展成为有大少街巷600多条,而且
11、是&商贾丛集&冲天招牌较京师尤大,万家灯火,百货充盈& 11的繁华都会。 四、经济发展促进教育和文化思想的进步 经济兴而文风盛。历史证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优势,往往会反馈到文化教育的层面。 珠江三角洲是一个移民社会,先民们大都来自中原移民,这些南移人中不少是被谪徙的官绅和知识分子。从唐宋开始,他们为了让子侄承传文化,自发办学,大兴&庠序之教&随着经济崛起后,地方宗族祖尝丰廪,一系列奖学、佽学机制纷纷出台,县学、书院、社学、书塾频频面世。其时,佛山民间又拥现了不少诗社、文社。文人结伴雅集,士子诗画唱酬,儒生切磋联咏,结果书声琅琅,文治彬彬,致使灿烂的中国文化在这块土地上一脉相承,而且历久弥
12、新。于是人才辈出,培育了一批批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先贤俊彦。这些不论在书画、文学或者在思想上都极有建树的绚灿群星,不但代表了佛山文化的精萃,也彰显出广府文化的璀璨风彩。 在封建社会,教育是为科举服务的,教育发展必然带来科甲鼎盛。明清之际,佛山及其周边不少学子应试中式者每届骤增,捷报频传,为社会遴荐了大批有用的贤才。不少人成为一代叱咤风云的彦吏,他们一生洁身慎已、济世安民,留下了让后人景仰的赫赫业绩。 在良好的教育和传统道德熏陶下,也培育了珠江三角洲人一种既逐利务本而又深切关注国事的文化性格每当面临风云变幻的历史关头,不少人勇于承荷社会责任和敢于作出自我牺牲的历史选择,他们大义凛然,风骨铮铮,表现出忧时报国的高尚情操和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鸦片战争后,文化教育出现了新的生气,开启了学校对科举改革的序幕。面对西方列强的欺负,又有不少热血知识份子,他们高扬民族爱国主义的旗帜,引领潮流,开风气之先,努力吸摄西方文化,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创新文化精神,胸怀&实业救国&的抱负,企图去改变中国积弱的命运。其中有设计了中国的第一条铁路詹天佑;有军工业的始创者、同时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