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1 青岛分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变化(单位:万人)年 份合 计第一产业就业弹性系数第二产业就业弹性系数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劳动力弹性系数“六.五”期间19811985315.30.1149.2-104.561.60.11“七.五”期间19861990352.80.12156.5123.30.1473“八.五”期间19911995374.20.05155.4132.40.0386.40.06“九.五”期间19962000397.60.27144.7134.910.02117.990.3“十.五”期间20012005471.030.31104.48196.80.39169.750.43从劳动力供
2、需平衡来看,劳动力总量格局仍然是供大于求,并且2005年的状况要比2000年更为严重些,剩余劳动力达到了17.85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6.08万人。为此,在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的条件下,如何扩大劳动力需求成为青岛今后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难题。二、青岛市劳动力供需预测劳动力供给预测青岛市劳动力供给有三部分组成:一是具有青岛市户籍劳动适龄人口的劳动力供给,这是青岛市劳动力供给的主渠道;二是具有青岛市户籍非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力供给;三是由区域间净迁移人口增加带来的劳动力供给。本文以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年龄结构为基础,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情况以及根据人口专家预测,推算20062050年青岛市劳
3、动力供给数量。1、青岛市劳动适龄人口的劳动力供给量。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可以推算出20062050年全市劳动适龄人口(见附表2)。表2 20062050年青岛市人口与劳动适龄人口 (单位:年 份全市人口劳动适龄人口“十一五”期间 2006年749.38558.87 2007年766.35560.53 2008年783.34560.69 2009年800.39560.86 2010年817.55560.992015年895.37575.912020年948.57610.432025年981.57643.752030年1005.15663.202035年1018.60687.572040年
4、1025.08700.042045年1026.80702.582050年1024.71713.15其次,通过2000年人口普查、抽样调查等资料测算劳动适龄人口中的在校学生数。假定上小学的年龄统一为6周岁(入学年龄上的差异忽略不计),那么,高中二年级及以上在校学生均在劳动年龄内(忽略普通高等教育招生带来的区域间学生的流动)。据此,2005年劳动适龄人口中在校学生应大致包括2001年在普通中学学校就读的在校学生,依此类推,2010年劳动适龄人口中的在校学生应包括2006年在普通中等学校就读的在校学生。今后,随着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普通中等学校的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机会和比例将会有进一步
5、的提高。因此推算,2006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中在校学生人数(见附表3)。此外,通过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调查资料同样可以测算出,在劳动力适龄人口中,在家料理家务、丧失劳动能力者基本上每年保持在3万人左右。综合判断,20062050年全市劳动适龄人口净(新)增的劳动力供给量(见附表3)。表3 20062050年青岛市劳动适龄人口中在校学生与劳动力 (单位: 其 中劳动适龄人口中在校学生“十一.五”476.1582.72476.8583.68476.2384.46475.5485.32474.7286.27484.3791.54513.1397.30540.47103.28553.4610
6、9.74570.70116.87575.33124.71567.32135.26565.23147.922、非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力供给量。2005年,非劳动适龄人口的劳动力供给量比2000年减少了9.4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88 万人,占相应年龄段人口的比重为28.3%,比2000年上升了5.4个百分点。且呈现出以下特点:低年龄组人口的劳动力供给比重大。农村人口的劳动力供给比重高。城乡养老保障制度和水平的差异,造成城市老年人口大多享有退休劳动保险,因而参与劳动者较少,而农村老年人口主要依靠自己劳动供养和子女赡养,参与劳动者较多。到2050年,一方面,随着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农村地区养老保障体系
7、的不断完善、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将会降低劳动力供给量。而另一方面,随着老年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是低龄组老年人口的增加,以及人口寿命的延长,又会相应增加劳动力供给量。根据相关资料推算,20062050年,男60岁及以上、女55岁及以上人口每年增加数要大于20002005年每年增加数。在这两方面共同作用下,预计20062010年全市非劳动适龄人口的劳动力供给量(见附表4)。表4 20062050年青岛市劳动非适龄人口中劳动力供给(单位:年 份“十一.五”期间2015202020252030203520402045205020062007200820092010非适龄劳动力6.46.77.17.4
8、7.817.0418.0619.0119.4820.0819.2118.2416.85三是由区域间净迁移人口增加带来的劳动力供给量。青岛市是人口净流入城市,呈现出量大增速快的特点。根据调查资料推算,20002005年,区域间净迁移人口年均增加22.3万人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是劳动适龄人口,并且随着青岛市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今后净迁移人口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按此可以测算出20062050年因区域间人口净迁移带来的劳动力供给量。综上所述,可以推算出20062050年全市劳动力供给总量(见附表5)。表5 20062050年青岛市劳动力供给量(单位:年 份总供给量劳动力供给量非劳动适龄人口中区域间净
9、迁移增加的供给量2006年489.556.4072007年490.956.702008年491.337.108.02009年491.448.52010年491.529.0513.8112.4545.9914.8575.5816.1588.3415.4604.8814.1607.3412.8596.0610.5590.388.3数学模型:F(x)=kx+b k=f(u) F-劳动力 x人口 u劳动力人口系数 b人口基数劳动力需求预测对未来劳动就业情况进行预测,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大体采用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有关部门通过报刊披露的数字和材料来进行推算。这种办法属粗线条描绘,不易量化,科学性较差,可用于简单的发展趋势分析,严格的科学研究不宜采用此法。第二种方法是根据社会经济增长的走向,选择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额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作为解释变量,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与社会从业人数建立数学模型,对未来劳动就业情况进行预测。第三种方法是运用劳动就业弹性系数的方法进行预测。实践表明,经济增长和就业状况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保持一定的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增加就业岗位的根本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