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词语理解(1)通假字今之乐由古之乐也通“_”,_ 可得闻与 通“_”,_ 直好世俗之乐耳 通“_”,_ 时日害丧 通“_”,_ 予及女偕亡 通“_”,_ 畜君何尤 通“_”,_ 景公说 通“_”,_ 徵招 同“_”,_ (2)一词多义疾举夫适修(3)古今异义兄弟妻子离散古义:_今义:男子的配偶。于是始兴发补不足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2词类活用(1)独乐乐,与人乐乐:_(2)与少乐乐,与众乐乐:_(3)今王鼓乐于此:_(4)吾王庶几无疾病与:(5)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_(6)庶民攻之,不日成之:(7)庶民子来:_(8)而民欢乐之:_(9)乐其有麋鹿鱼鳖:
2、_(1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_(11)出舍于郊:_(12)遵海而南:3特殊句式(1)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2)此无他,与民同乐也。(3)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4)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5)巡狩者,巡所守也。(6)述职者,述所职也。(7)畜君者,好君也。(8)好乐何如?(9)何以能鼓乐也?(10)何以能田猎也?(11)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12)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13)王语暴以好乐。(14)王尝语庄子以好乐。(15)今王鼓乐于此。(16)今王田猎于此。(17)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18)乐以天下,忧以天下。(19)吾欲观于
3、转附、朝儛。(20)善哉问也!(21)暴见于王。(22)他日,见于王曰。(23)不若与人。(24)不若与众。答:4语句翻译(1)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译文:(2)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4)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5)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文本名句1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2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3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文外名句1人之患,在好为人师。2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3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4仲尼不为已甚者。1. (孟子梁惠王下)2. 梁惠王上)3. 梁惠王下)
4、1“庄暴见孟子”一则为什么一开始要先写庄暴与孟子的谈话?2孟子在文中描绘的悲惨和太平两幅画面,有什么作用? 3请以本课后两则选文为例,说一说孟子是如何把握机会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的。4本文使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请结合文章说一说对比手法的好处。孟子善用故事说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孟子三乐所谓孟子三乐,概括讲就是亲情之乐,一家人身体健康和睦相处;自身之乐,做人处事一切都问心无愧;教育之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并教育他们。(1)第一乐,是家乐。家人都健在,可以在一起开开心心地生活,这也体现了他崇尚孔子的“孝悌之道”。其实很容易理解,如果一个人再幸福,而自己的亲人却不在身边,那也只会是有残缺的幸福。就像
5、现在的孩子们,在遭遇到父母去世或是离异的情况下,影响最大的就是孩子。在他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对家有无限的依赖,因为那里永远是他们的避风港。可是一旦破碎后,大部分孩子的心里便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他们没有了依靠,所有事情都憋在心里,自己去烦恼,他们更加羡慕那些拥有美好家庭的孩子们。不只孩子会这样,家长也是一样,都希望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因此,只有一家人幸福地在一起,才会感到快乐。(2)第二乐,是自乐。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或是所做的事都不后悔,这也是孟子身上所具有的品质。就现在的人们来说,总会有表里不一的人,而真正能做到不后悔的人又有多少呢?好比那些小偷,他们为了一时的贪念而做出违法的事情,可能当时成功后,不禁
6、会有些许喜悦,可是仔细一想,他们真的很开心吗?他们所拥有的东西,是靠自己的努力得到的吗?当然不是,那么他们用的时候就不可能问心无愧。因此,即使他们的生活比以前好过些了,可是却还是快乐不起来,因为他们不可以心安理得。再如现在刚开始就业的人们,待他们事业稳定后,不免会有一颗进取之心在燃烧,希望可以有自己的一番事业,为此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过程中难免会有许多阻碍,可是他们从未放弃过,仍然拥有最原本的希望。最终,有的人成功了,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这时候他们肯定会很快乐,为自己当初没有轻易放弃而开心;而有的人却并没有成功,但是他们也从来没有后悔,因为自己当初已经竭尽所能,努力尝试过了,只不过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而已,所以他们也是快乐的。我想人们做到对自己所做的事问心无愧时才会真正快乐。(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