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交网络是在传统网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然而与传统网络相比,又具有其独特性。首先是真实性,现有的社交网络大多已不再允许匿名方式注册,而是要求实名注册,鼓励用户使用个人真实相片并填写真实信息,因此在社交网络中,用户都是以个人的真实身份在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这样避免了匿名用户在公共网络中随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扰乱网络环境,社交网络用户往往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论及其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其次是高效性,传统的公共网络讨论方式大都缺乏即时性和互动性,很难实现网络人际交往活动中信息的及时反馈和流通共享,再加上匿名导致缺乏对交往对象的信任感,社交网络通过实名回复,大大地提高了人际交往的效率,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
2、距离。最后是同龄化和封闭性,社交网络会根据用户提供的真实信息自动提供分类检索服务,因此社交网络用户多呈现同龄化和熟人圈子的特点,是传统公共网络所不具备的。(二)当前大学生普遍使用的社交网络(1)人人网国内最大的 社交网络“人人”成立于 2005 年,是以高校青年为主要群体,并被他们热力追捧,用于情感、信息交流的流行网络工具。人人网为整个中国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的SNS社交网站,给不同身份的人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平台,提高用户之间的交流效率,通过提供发布日志、保存相册、音乐视频等站内外资源分享等功能,搭建了一个功能丰富高效的用户交流互动平台。它是一个真实的“虚拟”世界,也可以称为一个功能庞大的社交网
3、站,目前是中国大学生市场具有绝对垄断地位的校园网站,对大学生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2)新浪微博新浪微博是一款为大众提供娱乐休闲生活服务的信息分享和交流平台。新浪微博于2009年8月14日开始内测。9月25日,新浪微博正式添加了功能以及私信功能,此外还提供“评论”和“转发”功能,供用户交流。新浪微博的特点在于其采用了与新浪博客一样的推广策略,即邀请明星和名人加入开设微型博客,并对他们进行实名认证,认证后的用户在用户名后会加上一个字母“V”(认证个人字母V为金黄色,认证企业字母V为深蓝色),以示与普通用户的区别,同时也可避免冒充名人微博的行为,但微博功能和普通用户是相同的。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
4、P页面、手机客户端、手机短信、彩信发布140字以内的消息或上传图片,此外还可通过API用第三方软件或插件发布信息。于2009年8月14日开始内测,2009年11月3日,Sina App Engine Alpha版上线,可通过API用第三方软件或插件发布信息。截至2013年3月,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数5.36亿,活跃用户4620万,是中国用户数最多的微博产品。公众名人用户众多是新浪微博的一大特色,基本已经覆盖大部分知名文体明星、企业高管、媒体人士。(3)微信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
5、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目前,微信拥有超过6亿用户,日均活跃用户超过1亿,曾在27个国家和地区的App Store排行榜上排名第一。(4)QQ空间QQ空间(Qzone)是腾讯公司于2005年开发出来的一个个性空间,具有博客(blog)的功能,自问世以来受到众多人的喜爱。在QQ空间上可以书写日记,上传用户个人的图片,听音乐,写心情。通过多种方式展现自己。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喜爱设定空间的背景、小挂件等,从而使每个空间都有自己的特色。当然,QQ空间
6、还为精通网页的用户还提供了高级的功能:可以通过编写各种各样的代码来打造自己的空间个人主页。根据腾讯2012年第一季度财报,QQ空间活跃账户数达到5.7673亿,这个数字遥遥领先于中国绝大多数社交网站。(三)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社交心理的影响通过前期讨论和分析,并参考其他有关研究报告,我们总结认为,社交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社交心理的影响可以参照一下四个维度进行考量,分别是:自我暴露、社会支持、网络依赖和人际互动。(1)自我暴露自我暴露指人们自愿、有意地将自己的真实情况暴露给别人。自我暴露有利于加深和丰富人际关系。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可以反映人际关系的层次,如图所示。高自我暴露水平是网络人际互动的重要特征
7、。网络的匿名性和去抑制性环境,使人们的表达会更直接和无所禁忌,更容易吐露个人内心的情感,暴露自己的弱点,表露个人隐私。(2)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一定社会网络运用相关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的总和。社会支持的功能包括直接或间接增强个体的适应能力,减弱潜在威胁;支持或增强个体的自尊,增强个体的控制能力。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系统本质上是其社会支持系统。(3)网络依赖网络依赖指过于沉迷于网络的社交功能的现象。大学生接触网络最多,又缺乏家长的监督,另外还面临恋爱等亲密关系的需要,因此大学生群体是陷入网络依赖的高危人群。所以网络依赖是影响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4)人际互动
8、人际互动效率指的是在单位时间内人际互动的次数。一般认为,人际沟通的效率和人际互动的频率成正比。如果能提高人际互动的频率,那么就能提升人际互动的效率。网络人际关系区别于现实人际关系的重要特点是人际互动不受时空的限制,因此有必要调查大学生网络人际互动的效率。二、研究设计(一)理论框架本调查以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为研究的核心内容, 以人人网、新浪微博、微信和QQ空间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以山东大学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我们通过分析总结了我国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以及当代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使用情况,通过网络活动的主体的自身认知来探究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社交行为和社交心理的影响。因此,在问卷调查
9、中,我们将重点探究使用不同社交网络的大学生所反映出的特殊的心理偏好,以及这些偏好如何影响了他们的社交行为。在访谈中,我们选取了四个典型对象,就使用社交网络的变更和前后的心理变化进行了深入了解。(二)研究方法1资料收集方法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为主要的研究方法, 以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主要进行定量研究。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 17.0进行统一分析处理。课题组成员运用结构式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山东大学(威海校区除外)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实体和网络问卷调查。 前后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 290 份,问卷有效率达96.6%。2定量资料分析方法(1)频率分析(Frequency Dis
10、tribution)。 主要用于对某一变量的总体分布情况做简要的描述。(2)相关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 分析几种因素相互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并用适当的统计指标表示出来。3本研究的局限性由于时间、人力和技术的问题,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涉及的调查对象范围较小且分布并不严格。并且由于技术问题,没有能够对回收的数据进行更深更复杂的分析研究,因此,本研究只能作为限定范围内的描述性研究。三、数据分析在问卷的设计过程中,我们根据简洁明确、 目的性强和逐题深入的原则将调查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学科和所在年级;第二部分是被调查者使用社交网络的基本情
11、况,包括使用的时间、频率、个人真实信息的完善程度、好友数量、陌生人比例、关注重点以及原创与转发的情况等,是调查的重点;第三部分是被调查者对于社交网络的评价,包括表达个人真实想法的意愿和使用社交网络时的困扰。问卷共计2页,15题。(一) 问卷来源分析从调查对象的性别来看,问卷分布比较均匀。其中,共调查男性133位,占全部调查对象的45.9%,女性被调查对象157位,占全部调查对象的54.1%。从调查对象的专业分布来看,人文类78人,占全部调查对象的26.9%;社会类91人,占全部调查对象的31.4%;自然类32人,占全部调查对象的11.0%;工程类70人,占全部调查对象的24.1%;艺体类19人
12、,占全部调查对象的6.6%。从调查对象的年级来看,一年级12人,占全部调查对象的4.1%;二年级57人,占全部调查对象的19.7%;三年级178人,占全部调查对象的61.4%;四年级及以上43人,占全部调查对象的14.8%。大三学生占主体地位,其次是大二、大四(及以上)和大一。(二) 使用情况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反映,被调查者使用社交网络的时间普遍较长,超过三年的占到被调查者总数的84.5%。其中,使用五年以上的260人,占全部调查对象的55.2%,使用三到五年的85人,占全部调查对象的29.3%。较长的使用时间并没有使同学们对社交网络产生厌倦,相反,仍有超过半数的人在调查中认为自己使用社交网络的
13、频率较高。其中,“很经常”的有171人,占全部调查对象的59.0%,“经常”使用的99人,占全部调查对象的34.1%.。只有3人选择了“很少”使用,占全部调查对象的1.0%,有17人选择了“有时”使用,占全部调查对象的5.9%。在大家回忆自己最初使用社交网络的动因时,“社交需要”成为了大家的首选。据统计,共有194位受访者认为“社交需要”是自己使用社交网络的最初动因,占全部调查对象的66.9%。“朋友推荐”和“个人好奇”也是促使同学们开始使用社交网络的重要诱因,分别有50.7%和46.2%的同学在调查中选择了这两个原因。此外,还有19位同学认为自己使用社交网络是出于“无奈从众”的选择,这个原因
14、占到了全部调查人数的6.6%。(三) 个人偏好分析第一,关于同学们对社交网络的选择和使用问题。在前述四种社交网络中,人人网占据了明显优势,有138位同学目前主要使用的社交网络为人人网,这个数字占全部调查对象的47.6%,另外,新浪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发展迅速。有51位受访者目前主要使用的社交网络为新浪微博,占全部调查对象的15.6%,另有65位同学选择了微信朋友圈,占全部调查对象的22.4%。相比之下,QQ空间的使用人数出现了明显下降,只有33位同学目前主要使用的社交网络是QQ空间,仅占全部调查对象的11.4%。而在“您最初使用的社交网络”调查中,有235位,占到调查对象总人数81.0%的同学选择了QQ空间。这说明在同学们使用社交网络的时间里,普遍发生着从一种社交网络转向另外一种的迁移现象。第二,关于同学们在社交网络中个人信息的完善程度。调查显示,社交网络账号中包含真实姓名、真实照片、所在地、单位(学校)、生日的频次均超过200,其中,包含真实姓名的221人,占全部调查对象的76.2%;真实照片233人,占全部调查对象的80.3%;所在地246人,占全部调查对象的8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