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包;人才 1 大连软件发展现状 以对日软件外包业务为主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软件需求上升,外包成为降低成本的迫切需要;而大连凭借与日本天然的地缘关系和历史渊源,成为日本软件外包的首选地。虽然日本的软件市场潜力巨大,但于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以及信任度的缺乏,大连软件公司只能承接产业链上低端的业务,因此企业发展空间和赢利能力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欧美软件外包业务面临巨大挑战 大连软件企业对欧美外包市场的拓展起步较晚,并且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对手。于软件开发具有高度的知识密集型特点,发包商在对承包商进行评估时,更看重对方的开发经验、双方在语言文化上的共通性以及长期合作的默契与信任程度。大连软件在起步时
2、即定位于编码与测试等低端工作,在与印度、爱尔兰等国家争夺欧美市场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 国内软件市场尚待开发 从历年来大连软件的销售收入来看,国内软件市场的份额只占相当小的一部分比重。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信息化程度不高。于目前电信等行业的软件系统成熟化程度较高,更新和维护方面的业务相对较少,大连各软件公司的国内业务普遍出现了萎缩的迹象。 对亚非地区的软件业务拓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大连软件业逐步把目光投到了东南亚、非洲等欠发达地区,以此来寻找新的业务拓展契机和利润增长点。对这些地区的业务开发进展还比较缓慢,在规模和利润率上尚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2 大连软件业发展的SWOT分析
3、优势 人力资源优势 软件业是高度知识密集型产业,人才是软件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大连22所高等院校先后创办了6所软件学院,开设软件相关专业100余个;社会力量办学组织的各类IT教育培训机构近200家,充分体现了人才规划与地区经济互动的长远性。在外语能力方面,大连也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大连是国内日语人才最丰富的城市,初步估计,大连目前有10万日语人才,这就为大连开展对日软件外包业务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证。 政策优势 大连市政府十分重视软件业的发展。早在2005年,大连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软件产业的实施意见,内容涵盖了加大对软件产业及园区的扶持力度、创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等9方面的内容。市政府
4、在在投资环境建设、税收、人才引进方面给予了软件行业很多政策上的优惠。政府多次进行海外招商,提高大连软件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对日软件开发经验优势 在开展对日软件外包业务的过程中,大连软件企业交出一张令人满意的答卷。大连软件企业对日本等北亚地区为主的外包业务开展已形成产业集群基础,并获取了对日软件开发的绝对优势。 劣势 人力资源劣势 大连具有丰富的软件人力资源,但人才结构配比却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高层次的软件人才,如系统设计师、项目经理的供应不足。于大连软件长期以低端对日软件外包业务为主,主要培养目标是技能型的编码人员和测试人员,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存在明显的不足;此外,高层次员工不仅要具备扎
5、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系统设计、项目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其市场稀缺性就更加凸现出来了。此外,印度软件在美国市场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于语言方面的优势。大连各高校虽然十分重视英语的教育培训,但于缺少使用环境,在业务接洽、客户需求调查、工作沟通上与印度公司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规模与资质方面的劣势 大连软件企业要开发欧美市场,主要面临着两项任务:一是扩大企业规模,二是提高企业的资质。大连地区600家软件企业中只有五家通过了CMM5,大多数中小IT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取得国际软件承包通行证的重要性。 机会 全球信息化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以日本市场为例,我国对日软件外包的年销售收入超
6、过五亿美元;随着对欧美软件市场的开拓,更多的市场机会将得以显现;随着东南亚、非洲等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化建设的加速,大连软件企业可以凭借多年的开发经验在新兴市场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普及和发展,尤其利用大连在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地位,大连软件企业在区域市场上会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威胁 印度与爱尔兰的软件公司率先进入欧美市场,在开发经验、客户联络、企业知名度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这是中国企业无法在短时间内赶超的。与此同时,印度软件公司已不满足于美国市场的业务,开始着手开发日韩市场,这必然会对以对日软件外包业务为主的大连软件企业造成巨大的冲击。3 大连软件的战略发展选择 加强复合型高层
7、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制约大连软件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人才问题。“技术扎实+外语精通+管理得法”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对大连软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类关键性员工的培养与激励理应纳入到行业人才战略的发展规划中,即一方面要完善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体系,建立起适应未来软件发展的人才梯队;另一方面要拓宽吸纳人才的渠道,通过多角度的宣传提高大连软件的知名度,以全球化的视野、在全球化的范围内招贤纳士。 拓展对日产业链上的高端业务 日本软件的最终用户倾向于选择本土的软件承包商,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本土公司可以很好地理解客户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在产品质量、后期维护上能够获得更可靠的
8、保障,这就使得大连IT企业很难以总承包商的身份获得订单,只能惯性地从事低端的业务。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打破日本软件外包的固有模式,大连企业只有采取“借力”的方法,即通过与日本知名软件公司进行战略联盟,获得项目渠道来源的优势,而将一部分业务利润作为回报分配给联盟伙伴。这种依附战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大连软件企业的利润,但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则有利于向软件产业链的高端拓展业务。对于战略联盟的日本合作者来说,通过把更高端的业务转移到成本相对低的中国,可以进一步削减成本,提高在日本本土的竞争力。战略联盟的双赢效果,是联盟得以存续的基石所在。当然,大连软件企业要顺利实现产业链的转移,还需要有充
9、足的人力资源作保障,尤其是高层次的复合型软件人才。 通过资源整合开拓欧美市场 针对规模与资质方面的劣势,大连软件企业在开拓欧美市场上应该加强战略合作,形成软件外包联盟,弥补单个企业在规模、技术、知名度上的不足,实现从低端业务的竞争向开拓高端业务上的合作的转变。大连软件业尚处于规模小、知名度低的阶段,通过整合资源,以软件联盟的统一形象参与到欧美市场的竞争,是突破发展瓶颈、开拓市场的有效途径。 推进本地化软件业务 虽然外包业务对大连软件企业的利润贡献率具有绝对优势,但从其本质来看,毕竟是国外企业降低成本、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一种手段。从战略角度来看,大连软件业更应该致力于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
10、。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创造信息技术产业方面的需求,未来中国的软件市场需求将与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步。 针对目前国内企业对软件服务和产品的优势认识不充分的情况,软件企业应该转变思路,积极地进行营销工作,大力培育市场、引导市场。立足于本地企业、结合大连地区的产业特点、重点发展客户定制类型的开发业务是大连软件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亚非地区的业务投入保持适当的规模 于东南亚、非洲地区的信息基础建设相对薄弱,其未来的业务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这些地区的政治环境稳定性较差,经济发展较落后,投资前景和未来收益情况尚不明朗。大连IT 企业在对这些地区的业务要保持适当的投入规模,在收益与风险中做出理性的选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