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中心A. 疾病B. 医生C. 病人D. 健康E. 预防5、二级预防是针对疾病自然史的哪个阶段A. 无危险阶段B. 出现危险因素C. 致病因素出现D. 症状出现E. 体征出现6、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A. 正态分布B. 偏态分布 C. 正偏态分布D. 负偏态分布E. 对称分布7、比较某市各区、县肝炎患病率的情况,宜绘制A. 线图B. 百分条图或圆图C. 直方图D. 直条图E. 半对数线图8、若在某市调查1000名10岁儿童,其中有250名龋齿患者,这份资料属于A计量资料B计数资料 C等级资料D连续变量E.半定量资料9、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小时所选用的指标是A. 变异系数B. 样本标准差
2、 C. 标准误D. 全距E. 四分位间距10、描述计数资料的主要统计指标是A. 平均数B. 相对数 C. 标准差D. 变异系数E. 变异系数11、比较身高和体重的变异程度可用A. 变异系数B. 方差 C. 标准差D. 标准误E. 全距12、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A. 调查、归纳、整理资料B. 收集、整理、分析资料C. 收集、核对、整理资料D. 调查、核对、整理资料E. 调查、分析、整理资料13、要减小抽样误差,最切实可行的方法A. 遵循随机化原则 B. 增加样本含量 C. 计算变异系数D. 减少样本含量E. 计算标准差14、圆形图适用的资料类型为A. 连续性资料B. 构成比资料 C. 分类资料D
3、. 频数表资料E. 计数资料15、发病率和患病率中会超过100%的是A. 发病率和患病率B 发病率 C. 发病率和患病率都不会D. 患病率E. 以上都不对16、常用相对数主要有发病率、患病率、阳性率B. 构成比、率、相对比C. 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D. 病死率、死亡率、出生率E. 构成比、发病率、患病率17、血清学抗体滴度资料的平均数常计算A. 算术均数B. 中位数 C. 几何均数D. 全距E. 众数18、社区干预试验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是A. 社区中个体B. 社区中患者 C. 社区人群D. 社区老年人E. 社区慢性病患者19、两地比较某病的发病率时A. 可以直接按年龄大小比较B. 要考虑年龄
4、及性别构成的影响C. 只要消除总人数不同的影响D. 要消除两地抽样时的误差E. 可以直接按性别比较20、为了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A. 总体中任意一部分B. 总体中有代表性的部分C. 总体中典型的部分D. 总体中有意义的部分E. 以上均不对21、疾病死因谱通常用的统计指标是A年龄别死亡率B死因别死亡率C死因别病死率D死因构成比E. 总死亡率22、抽样误差是指A个体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B个体值和样本统计量之差C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差D总体测量值和总体参数之差E. 样本统计量与个体值之差23、表示正态资料个体变异程度的常用统计指标是A全距B四分位间距 C标准差D标准误E. 离均差平方和24、筛
5、检试验中对筛查计划投入的费用与获得的生物学效果进行分析,称为A. 成本效益分析B. 成本效果分析 C. 成本效用分析D. 成本比较分析E. 单成本分析25、某地开展结核病普查,一个月内检查10万人,查出结核病患者97人,得出结核病的A发病率为97/10万B罹患率为97/10万C患病率为97/10万D续发率为97/10万E感染率为97/10万26、在社区干预试验中,下列属于双盲实验的是A试验组不知道谁是对照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都不知道观察者的身份C试验组接种疫苗,对照组接种安慰剂D观察者和受试对象都不知道疫苗的性质E. 以上都不对27、一种新疗法可延长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存活期,但不能治愈该病,
6、此时将出现A发病率将上升B患病率将上升 C发病率将下降D患病率将下降E. 患病率不变28、在现况研究中,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具有以下缺点A省时、省力、省钱B不易发现重复和遗漏 C调查工作易做得细致D适用于变异过大的变量E适用于变异过小的变量29、用尿糖定性试验筛查糖尿病病人和正常成年人各400人,结果前者有300例阳性,100例阴性,后者有50例阳性,350例阴性。该试验的灵敏度为A75%B25%C50%D87.5%E. 90%30、几个省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大量的间日疟病例,此种情况称为A爆发B流行 C大流行D世界大流行E. 散发31、调查人群中蛔虫感染情况,可用A. 个案调查B. 现况调查C.
7、 临床研究D. 队列研究E. 病例对照研究32、疾病的分布是指A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C城乡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D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季节分布E职业分布、性别分布、年龄分布33、某病发病率的分母确切含义是同期受检查人口数B. 同期受该病危险的人口数C. 同期平均人口数D. 同期某病的新发病例数E. 同期某年龄组人口数34、社区干预试验设计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是A随机分组、控制偏倚、交叉对照B均衡可比、随机对照、选择效应指标C盲法、设置对照、随机分组D样本估计、设置对照、随机分组E可比、设置对照、随机分组35、水体污染后污染物可通过物理性的迁移、 化学与生
8、物转化改变了污染物固有化学性质、毒性及生态学效应为A. 水体污染的自净作用B. 水体污染的转归 C. 二次污染D. 富营养化E. 生物蓄积36、个体或群体在偏离个人、他人及社会的健康期望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相对明显、相对不确定的行为是A. 健康相关行为B. 不良生活方式 C. 不卫生行为D. 保健行为E. 健康危险行为37、发现受检者职业禁忌症的是A. 定期健康检查B. 健康监护 C. 就业前健康检查D. 常规健康检查E. 上述全包括38、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生化功能及生长发育和生殖繁衍必不可缺的元素称A. 常量元素B. 必要元素C. 有机物质 D. 微量元素E. 矿物质 39、室内空气污染物中
9、被称为四大“毒气”的不包括A. 甲醛B. 苯C. 氨D. 一氧化碳E. 氡气40、溶于水中钙、镁盐类的总含量,以CaCO3(mg/L)表示,是指水的A. 硬度B. 总固体C. 矿物质含量 D. 硫酸盐含量E. 溶解性物质的含量 41、饮用水卫生学标准规定:多少水样中不得检出总大肠菌群A. 10mlB. 50mlC. 1000mlD. 500mlE. 100 ml42、造成日本米糠油事件的污染物为A. 酚B. 甲基汞C. 多氯联苯D. 农药E. 镉43、生活污水处理常用活性污泥法属A. 物理处理法B. 沉淀池法C. 生物处理法 D. 生物滤池法E. 化学法44、TVOC 指的是A. 总挥发性有机
10、物B. 有毒气体 C. 挥发性有机物D. 有毒有机物E. 刺激性气体45、环境污染按环境要素分类不包括A. 大气污染B. 水体污染C. 土壤污染 D. 能源污染E. 室内空气污染46、位于地表以下第一个不透水层以上称为A. 地面水B. 深层地下水C. 泉水 D. 浅层地下水E. 江河水47、造成日本痛痛病的土壤污染物主要是A. 镉B. 汞C. 农药D. 酚E. 重金属48、生物对某种物质的摄入量大于其排出量,随着生命过程的延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逐渐增加的作用为A. 生物放大B. 生物富集C. 生物浓缩 D. 生物蓄积E. 富营养化49、重金属和某些难以降解的毒物,随着食物链的延长,使处于
11、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逐渐增加形成A. 生物效应B. 生物富集C. 生物浓缩 D. 生物蓄积E. 生物放大50、脑细胞唯一可利用的能量形式是 A. 果糖B. 葡萄糖C. 乳糖D. 蔗糖E. 半乳糖51、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高分子含氮化合物,其中有几种必须从食物中获取A. 5种B. 6种C. 7种D. 8种E. 9种52、产能营养素包括以下几种A. 碳水化合物B.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C.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D. 脂肪、碳水化合物E. 蛋白质、脂肪53、脂类指以下哪一种A. 脂肪和胆固醇B. 胆固醇和脂肪酸C. 脂肪和甘油D. 脂肪和脂肪酸E. 脂肪和类脂54、人体中的水分含量约占体重的
12、百分比为A. 50%70%B. 60%80%C. 60%70%D. 50%60%E. 65%75%55、能量的单位,常用为Kcal与KJ,其换算是A. 1Kcal=2.184KJB. 1Kcal=5.184KJC. 1Kcal=3.184KJD. 1Kcal=6.184KJE. 1Kcal=4.184KJ56、我国传统的主食有A. 谷类B. 薯类C. 谷类和麦类D. 谷类和薯类E. 薯类和麦类57、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是A. 薯类B. 坚果类C. 豆类D. 菌类E. 谷类58、营养调查的基础是A. 食物摄入量调查B. 膳食调查C. 测身高与体重D. 血色素、白蛋白测定E. 脂肪存储量测定59、食
13、品污染中生物性污染,其中占大多数的是A. 细菌B. 微生物C. 霉菌D. 病毒E. 真菌60、当前食品污染主要是A. 农药污染B. 放射性污染C. 添加剂污染D. 农药的残留污染E. 放射性污染61、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通常流行特点是A. 全年发生、多见夏秋季节B. 多见春夏季节C. 多见58月份D. 全年发生E. 14月份62、河豚鱼中毒发病急,潜伏期为A. 1530分钟B. 24小时C. 13小时D. 20分钟2小时E. 10分钟3小时63、亚硝酸盐中毒患者应及时注射药物是A. 解磷定B. 阿托品C. 二巯丙醇D. 美兰E. 肾上腺皮质激素64、高纤维膳食以多食茎叶类蔬菜,保证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为A. 30gB. 35gC. 40gD. 50gE. 60g65、低蛋白膳食宜选优质蛋白质,且每日量应低于A. 20gB. 25gC. 40gD. 45gE. 55g66、植物油脂中,含的维生素以下列哪种为主A. Vit.DB. Vit.AC. Vit.BD. Vit.KE. Vit.E67、鱼类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其脂肪含量在A. 2%10%B. 3%15%C. 1%10%D. 1%5%E. 5%10%68、大豆的脂肪含量为15%20%,不饱和脂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