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界性,相对性,警戒线) 概念 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影响因素资源(土地、矿产资源、淡水资源等)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反相关)人口合理容量概念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现的措施世界:发展中国家要尽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后质量的平等权利各国、各地区:尊重人地
2、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第三节人口迁移一、人口的迁移(时间长于一年;跨行政区域分界线)1.定义: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2.国际迁移(国家国家):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等。3.国内迁移(行政区行政区)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主要因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经济因素(决定性):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落后发达)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开发、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政治因素:政策(组织性)、战争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影响变大)、家庭教育、
3、宗教信仰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补充)1. 定义: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2. 特点: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城市形态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平原地形,用地规整,形态集中地形限制、河流阻隔或规划控制沿交通线分布,受地形限制或沿河分布城市举例成都、合肥、华盛顿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又是丘陵山区)、浦东新区兰州、洛阳、西宁、宜昌二、城市区位分析1.区位:某一事物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2.城市区位: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交通、资源)3.城镇空间分布特点:人
4、口密集地区;沿河、湖、海地区;交通运输枢纽;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2.常见功能区: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界限,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功能区形态特征区位选择原因商业区点状、条状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交通便捷、市场广阔工业区集聚成片城市外缘、交通干线两侧、河流下游,下风向减少对城区的污染,保护环境;交通便利,降低成本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建筑质量上出现高、低级住宅区的分化,高、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高级住宅区城市外缘地
5、势高的地方,与文化区、风景区相联系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人口素质高低级住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便于工人上下班;收入低,文化教育程度低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式典型模式特点同心圆模式由5个同心圆组成扇形模式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多核心模式由于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的核心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地租(地租高低决定于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付租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影响: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地租次高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
6、区;在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形成工业区其他因素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和宗教历史因素:早期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四、中心地理论等级划分标准及类型按人口规模划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城市服务范围城市本身、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城市等级和服务种类、服务范围、城市数目的关系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城市数目越少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商业因素、行政因素、交通运输因素第二、三节城市化一、城市化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标志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动力农村推力人口增长快,
7、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城市拉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利意义(P36)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发展阶段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慢加速阶段城市化推进很快,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2.逆城市化时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生空间西欧、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
8、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 3.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1 发达国家:卫星城和工业区多;市区范围扩大,城市边缘地带发展较快;出现高水平的大多是连绵带;人居环境质量高,城市绿化率高,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和文物古迹。2 发展中国家:虚假城市化(南美)、滞后城市化(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国家产生差异的原因发达起步早,目前速度趋缓;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处于后期阶段资本主义发展早,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大批农业劳动者向城市迁移发展中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处于初期阶段和加速阶段城
9、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剩余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影响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不利影响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工业“三废”)影响水质、水量,水循环,破坏力原有的河网系统;影响土壤质量。影响大气水热状况,产生热岛效应。2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城市功能分区;改变了居民的就业方式(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传统的农特社会逐渐演化为现代化工业社会;乡村景观逐步为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所取代;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以大幅度增强;影响改变着地方文化。3.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城
10、市环境问题:交通拥挤,环境趋于恶化,地价房租昂贵,就业困难,社会不太安定措施:.建立卫星城;.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改善交通条件和居住条件。四、我国城市的发展趋势特点: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建设方向: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 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五、城市化动力机制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2.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成为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
11、切,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4.城市的兴起又有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关联。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一、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1. 农业和矿业的生产区位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2. 工业生产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很少(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3. 商业和服务业的区位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二、 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1. 生产协作:多道工序间的联系;零部件工厂间的联系;生产链联系。2. 商贸联系:区际联系(更密切)现代物流业(产业地域联系的重要体现);国际贸易。3. 科技与信息联系:互联网普及电子
12、商务发展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与经济效益。三、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1. 产业活动的地域分工导致某些产业的空间集聚,促使产业地域的形成。2. 原则:强调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注重克服限制性因素;要与当地的优势条件和发展潜力相适应。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一、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农业区位的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2.农业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科学技术自然条件:热量、光照、地形、土地(最基本)、水分;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技术;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决定)、交通运输、农产品消费状况
13、。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组合单位。2.农业布局原则:因地制宜,扬长避短。3.农业生产布局的发展趋势:从自给自足到商品化生产,从“小而全”到专业化,从分散到集中,从“千篇一律”到地域分工,从集约型到粗放型。4.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主要标志:各地区的商品化生产。.混合型农业分布区域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澳大利亚西南部、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 生产、经营方式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利用时间,市场适应性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区位优势自然条件: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降水较多;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较好社会经济条件:地广人稀;市场广阔;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交通便利;政策扶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