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53.13KB ,
资源ID:1352086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35208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文言虚词及用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文言虚词及用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蟹六跪而二螯。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图穷而匕首见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慑恐。(8)表示目的关系: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2、”。例: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例: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3音节助词。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已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不久。考点/易错点2其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秦王恐其破璧。(“其破璧

3、”作宾语。) (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则或咎其欲出者。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2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祈使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其皆出于此乎?(表测度,大概。) 例: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难道。)例:汝其勿悲!(表婉商,可要。

4、) 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期望,一定。) 例:吾其还也!(表祈使,还是。) 3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表选择或反诘:难道。考点/易错点3为“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1.用作动词。(1)劳作、制作、做。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彭端淑为学)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 (荀子劝学)(2)治理(国家)。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苏洵六国论)(3)可译为“充当、担任、作为、成为”。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斩木为(充当)兵,揭竿为旗

5、。(过秦论)然后以六合为(作为)家,崤函为宫。卒相与欢,为(成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冰,水为(形成)之,而寒于水。(劝学)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注意:为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4)作为、作用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5)认为、是、算作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7)以为,认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窃

6、为大王不取也!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孰为汝多知乎? (列子汤问)2.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 等。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公为我献之。(3)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 为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5)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由于”。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6)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

7、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 为所”。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考点/易错点4 以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 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愿以十五城请易璧。(曹刿)乃入见。问:“何以战?” (曹刿论战)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3)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 由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4)引进动

8、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 并且” 等,或者省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2)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余与四人拥火以入。(3)表示目的关系,

9、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 “以致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以是人多以书假余。考点/易错点5 因1介词。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

10、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1)依照,根据。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我欲因之梦吴越。(2)依靠,凭借。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趁着,趁此。不如因而厚遇之。因击沛公于坐

11、。(4)通过,经由。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5)因为,由于。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1)于是,就;因而。因招樊哙出。(2)原因,缘由,机缘。于今无会因。3动词(1)根据。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2)沿袭,继续。蒙故业,因遗策。考点/易错点6 于“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得复见将军于此。(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中)例: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向)

12、例: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到)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良曰:“长于臣。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1)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2)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考点/易

13、错点7 之 1.代词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彼皆我盈,故克之。(代人,作宾语,他们)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均之二策。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是寡人之过也。(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