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伯拉罕的神”拣选摩西,让他拯救自己的人民,带领大家离开埃及,去往神所应许的富饶之地迦南。但是,这里就有两个系统的斗争了:摩西与法老的斗争,希伯来民族的神与埃及的神的斗争也是两种宗教的斗争,电影中的神话场面,可以看做历史上信仰斗争的隐喻,尽管神话故事本身是如此描述的。希伯来人要走出埃及,但是由于他们对约瑟时代的宗教早已记忆模糊,“阿伯拉罕的神”必须驱使摩西去证明:希伯来人民自己的神是更加有力的,借此重新树立坚强的民族信仰。 总之,在摩西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众神纷争的时代,是一个异端杂处的时代。一神论的犹太教,与多神论的埃及宗教,无法共存;崇拜光明的犹太教(创世纪中上帝创造了光,一部分意蕴是:
2、当时异端神话是黑暗崇拜,而犹太教需要走出黑暗崇拜,需要树立善恶之分,上帝的第一个任务是创造光),与黑暗崇拜的埃及宗教,无法共存。神的斗争,决定了希伯来人的命运他们只有重新回到自己民族的神的信仰中,才能得到精神的拯救。不然,走出埃及之后,仍然得回到埃及。电影中对希伯来人的奴性的刻画,很成功地表现了这一点。 但是,拯救好理解,但为什么仁慈的上帝会杀戮?古希伯来人的宗教,即犹太教,与当时世界上的大多数宗教一样,是民族宗教。民族宗教中的神,并不是世界之神,只是民族之神,也只护佑自己的民族。如果希伯来人的神只是杀戮埃及人,就不算不仁慈了。这和新约时代(也即希腊化哲学改造了的犹太教)的基督教是不同的,后者
3、已经是世界宗教,神是万物之神,是所有人的神,因而基督教的耶稣比犹太教的上帝更加仁慈。 另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希伯来老奴隶的孙子拿来埃及人的黄金神像,老奴嗤之以鼻地说“异端的偶像崇拜!”犹太教如此反对偶像崇拜,而后摩西十诫中赫然铭刻着禁止偶像崇拜,这一点,倒是让人深思。这倒也能看出犹太教为何强大,能战胜异端信仰,因为它更加进步,是相对来说更成熟的宗教。摩西在山上问上帝的名字,上帝说“我自存有”。简单地说,上帝没有名字,你不能以人的名字去喊上帝,或者为其命名,这本身是一种亵渎。而“耶和华”的名称,追根溯源,直到希伯来语的发音中,可能就相当于“我自存有”了。这种神学态度,在后世基督教的“三位一体”中
4、发展成熟。上帝不可见,不可命名,但上帝通过圣灵给人以启示(即如摩西在山上与圣灵的对话,接受神启真理,接受上帝的律法而记下了十诫),也通过道成肉身而进入人类历史,也就是基督。上帝,是万物之始,是一切事物的终极根据,是最终的存在,因此,你不能以任何偶像来模拟上帝,这是对上帝的“人化”,是亵渎。为什么这样的神学观念是进步与成熟的?要知道,这种神学观念之下,上帝不能通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来模拟,甚至等同,包括人的形象,这也就相当于解放了这个世界。上帝的世界归上帝,它是一切的终极,却不在这实体的世界中,神学不再多自然世界的规律做出解释,也就解放了自然世界,那么自然的世界人类就必须重新探索,而这世界上也再无
5、其他神灵(没有尼罗河的神灵,没有山的神灵)需要你献祭,没有其他的神灵阻止你对自然世界的探索,一切迷信终归铲除。摩西十诫让我认真地去思考:人该受律法管治还是被像兰塞那么冲动的独裁者管治,人是国家的产物或是被神看管的自由人。 让我印象深刻并让我喜欢的台词: 1.影片一开始就说:“神利用光芒在地上创造生命,他让人类掌管地上万物,并让他们拥有分辨善恶的能力,可是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而行,因为他们不了解神的律法,他们要支配别人,被征服者要为胜利者效力,弱者要侍奉强者,地上再没有了自由!”我之所以对这句台词感兴趣,因为我也和摩西一样,不知道希伯来人为什么成为了奴隶,为什么活在痛苦的枷锁中。台词告诉我,是因为人
6、们歪曲篡改了神的意思,负有欲望,企图支配别人,让别人为自己服务,对自己称臣,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2 .摩西对约书亚说:“你不像一个奴隶”,约书亚回答:“神创造人,人却创造了奴隶”,摩西又问约书亚:“哪位神?”,约书亚说:“阿伯拉罕的神,全能的神”,摩西说:“如果是全能的神他为何让你们活在枷锁中?”约书亚说:“他会挑选解放我们的时刻和拯救我们的人”.士兵说“王子,他叛逆国家”摩西说:“渴望自由不是叛逆”。是的,我承认,我喜欢这句台词,虽然我并不知道为什么神让他们在埃及受苦,虽然最后神说他已经听到了希伯来的呼喊了,派遣摩西来拯救他们。但神如果存在,并且其是万能的,那神为什么让他们受到埃及人的奴役,
7、让他们过着凄苦的生活。神创造了人,为什么神又让人们把自己的同胞变成了奴隶呢?到了中世纪的时候,奥古斯丁说的,人是生来就有罪的,人到世上来就是为了赎罪。是因为亚当和夏娃违背了神的旨意,偷吃了善恶的果实吗?神发怒了,所以将罪恶降临人间吗?但是即使人要赎罪,但是也应该向神赎罪,而不是向奴役自己的人们赎罪啊!“渴望自由并不是背叛”,这句台词让我想到了肖申克的救赎,明白了希望和理想是关不住的,也让我想到了刑法理论的“期待可能性”当他们处在一定的环境下的时候,我们不能期待着他作出特定的行为。例如我们不能期待犯罪嫌疑犯在法庭上作出不利于自己的供词。所以在被剥脱自由的人当然有希望自由,向往自由的权利。3 .摩
8、西问他的生母他是不是她的儿子,他的生母回答:“如果你认为人都是畜生要被人鞭打,如果你向野兽的石像和金像下跪,你就不是我的儿子,我的儿子是一个奴隶,他的双手该被砖头扭曲,他的背部,该有监督的鞭痕。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永在的神。”可是当摩西问她是否知道神的名字的时候,他的母亲根本就不知道神的名字。他的母亲认为摩西不应该忘记身份,依附权贵,来欺压奴役自己的同胞,即使做奴隶,也要心里有神在,要相信神会拯救他们。说明其实神是无形的,是活在人们的心中的,活在人们的信念的,而不是向埃及的石像下跪,以之为神。“摩西十诫”影响下的犹太民族犹太教得以正式形成,是在“巴比伦之囚”重返耶路撒冷之后。这期间,犹太人对耶和
9、华的尊崇更加虔诚,甚至更加狂热。他们重修了耶路撒冷圣殿,并着手编纂圣经、制订教规。重建后的犹太王国把政权与神权结合为一体,被称之为“神权政体”。它以神的命令为法律,以祭司的传统为准则。“摩西十诫”在这个对犹太民族来说非同寻常的历史时期仍起了重要的作用。约公元前444年,学识渊博的祭司以斯拉召集犹太人庄严地向他们宣读“摩西律法”。集会一共持续七日,每日从早晨宣读到中午。读完之后,以斯拉、其他祭司和所有犹太领袖,都表示愿意接受这部律法为他们立身行事的根本大法。以上的记载在有些地方是不清楚的。例如,“摩西律法”到底是什么?我们只能猜测,那可能是圣经旧约前五卷的主要部分,因为犹太人称这前五卷书为“To
10、rah”,意即“律法”。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摩西律法”的中心内容是“十诫”。“十诫”中的第一诫,是新建立的“神权政体”的基础。圣经一再明确重申:“坚持异端和诅咒圣名者处死。”这种不宽容的态度看起来是很残酷,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宗教的统一确实能够成为社会秩序稳定的前提条件。稳定的社会秩序有利于加强犹太民族统一和凝聚的意识,再加上犹太人作为“特选子民”的民族自豪感,使得其历几千年不为其他民族所同化。第二条诫律加强了犹太民族的一神观,但阻碍了造型艺术的发展。由于这条规定建立在犹太人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的基础上,反对迷信和神人同形同性论,努力超越任何形体来理解神,就决定了古代犹太人宗教生活
11、很发达,但艺术方面成就极少。仅就美术来说,在“巴比伦之囚”后,我们找不到一点犹太雕刻或绘画,就是在“巴比伦之囚”前(所罗门时代除外)也极少。第三条诫律强调了对耶和华的绝对敬奉。对耶和华,不但不可以轻慢地谈论,而且不能提其名,即使在祷告时有称耶和华的必要,也应以“主”代之。这样的规定,使对一神的崇拜达到极致。前三诫强调了对耶和华的绝对敬奉,确立了犹太教突出而彻底的一神观。“对不时遭到异族攻伐的弱小而多难的犹太民族来说,这种独尊一神的信仰扭曲地反映了其追求民族独立统一的愿望和强烈排他性质的民族情绪。”第四条诫律规定了安息日。这种七天休息一日的制度,现在已通行全世界。从表面上看,这种制度再稀松平常不
12、过了,但圣经旧约中关于安息日的记载是这样的:上帝创造天地、人与万物,第七日停止工作,所以是圣日;犹太人与上帝立约,在安息日不工作是表明自己不忘上帝之约;等等。可见,安息日制度是作为古老的宗教礼仪形成的。这样,我们就不得不佩服犹太民族坚持传统的力量和韧性了。从第五条诫律到第十条诫律,都是对伦理道德的要求。不过,这决不意味着那六条诫律是简单的伦理道德规范,因为伦理道德规范并不具备强制力,而诫律应从宗教角度作为有强制力的律法来理解。其中,第五条诫律作为关于家庭的立法和第十条诫律作为对私有权的确立,相对来说对犹太民族影响面较广。第五诫是“孝敬父母”,此诫之后有一附加说明:“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
13、的地上得以长久。”“日子长久”,即意味着父母与子女两代人通过孝敬可以维持和睦的关系以保证生活的安定;又因为父权制家庭是犹太王国最基本的政治经济单位(这种家庭由最年长的男性家长,他的妻妾、子女、孙子女及奴婢等人员组成,这样,在政治上能维持社会秩序,在经济上便于农耕),“日子长久”,也意味着以家庭为纽带使个人乃至民族的生活保持长久的稳定。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不会自行传承,在文明传承的过程中,人是载体,“孝敬父母”则是重要的中介。有了这样的中介,民族的统一和凝聚便有了保障。第十条诫律,“不可贪婪他人的一切”。可以说是对私有财产合法性的宣告和保障。私有财产,成为除了宗教和家庭外希伯来社会的又一基础。在所
14、罗门时代,犹太除制陶和冶铁外几乎没有别的工业,农业也不发达,大部分人除种一些葡萄、橄榄,就靠畜牧为生。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贸易产生了。犹太人精明的头脑和执著的精神,就这样在长久而大量的经营活动中得到历练和展现。至于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等诫律,也对犹太人的伦理道德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因这些与其他民族的伦理道德规范有很大相同之处,本文就不再详细论述。“摩西十诫”与犹太民族凝聚力以色列回归法规定:“凡由犹太母亲所生,或已皈依了犹太教,而又不属于另一宗教的人,就被认为是犹太人。”从这一规定中可以明显看出,在犹太民族认定上,宗教信仰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因此,一个流散于世界各地两千多年的民族一直有强大的凝聚力,可以认为是由于统一的宗教信仰。“摩西十诫”在犹太民族的凝聚方面再次起到必不可少的催化作用。早在“摩西十诫”约定时,摩西就把希伯来人分别组成千人、百人、五十人和十人各级规模不等的社会单位,任命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和十夫长为各级行政首领,协助其管理,结束了希伯来人各部落混乱无序的状态。由此,“摩西以耶和华崇拜为核心,将信奉该神的各部落集结成一个联盟。”这个创举使犹太人最早开始产生凝聚力,并在后来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加强。摩西大概是认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