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州调研)如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功能的复杂程度由蛋白质的种类及数量决定B.是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C.共同构成原生质层D.具有双层膜结构4.(2018云南师大附中调研)下列有关物质的合成和运输途径,可能存在于造血干细胞中的是()A.吸收葡萄糖: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B.合成血红蛋白: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C.转录mRNA:细胞核细胞质基质核糖体D.合成DNA聚合酶:细胞核细胞质基质线粒体5.(2018西安质检)酶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催化剂,ATP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图是ATP中磷酸键逐级水解的过程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
2、叶绿体合成的ATP比线粒体内合成的用途单一B.酶ac催化的反应(底物的量相同),产生最多的是过程C.若要探究酶b的最适宜pH,实验的自变量范围应偏酸性D.酶ac催化的反应体现了酶的专一性6.(2017银川一中三模)用酵母菌使葡萄汁产生葡萄酒,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A.酒精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B.营养物质因消耗而不足C.产物积累使pH发生改变D.氧气过少导致其无法呼吸7.(2018乌鲁木齐第一中学模拟)家兔睾丸中有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有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细胞分裂前都进行DNA分子的复制B.每个细胞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都进行联
3、会C.每个细胞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都分离D.每个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中都含性染色体8.(2017南宁三中质检)下表是关于细胞凋亡、细胞坏死与细胞癌变的比较,其中叙述不正确的组合是()项目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细胞癌变与基因的关系受基因控制受基因控制受突变基因控制影响因素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分为物理、化学和病毒致癌因子对机体的影响对机体有害对机体有害对机体有害A. B.C. D.9.(2017郑州调研)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在该地区的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占健康者的30%,则甲病的遗传特点及S同时患两种疾病的概率是()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5%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0.62
4、5%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25%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25%10.(2017柳州模拟)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哪一种类型,应该()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例B.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确定五碳糖类型C.分析碱基类型,确定五碳糖类型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确定碱基类型11.(2017南京师大附中月考)科学家在细胞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线粒体因子MTERF3,这一因子主要抑制线粒体DNA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能量的产生。此项成果将可能有助于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根据以上资料,下列相关叙述
5、错误的是()A.线粒体DNA也含有可以转录、翻译的功能基因B.线粒体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C.线粒体因子MTERF3直接抑制细胞呼吸中酶的活性D.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可能与线粒体功能受损有关12.(2018山东师大附中调研)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不可能的后果是()A.没有蛋白质产物B.翻译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C.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13.图示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6、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14.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从外界得到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B.代谢废物完全由过程排出C.内环境是由人体内的液体组成的D.所有生物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都是通过内环境来实现的15.如图为突触的部分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B.c的释放与b的流动性有关C.d对c的识别具有特异性D.若c为乙酰胆碱(兴奋性神经递质),则在e处膜电位由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16.(2018泉州联考)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
7、正确的是()A.过敏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胺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B.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C.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D.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17.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植物构成了生物群落D.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8.(2018厦门双十中学质检)生物群落演替过程中,P为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R为所有生物的总呼吸量,下列有关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到顶级群
8、落的过程中,P/R逐渐减小,达到顶级群落时P/R1B.群落演替到顶级群落的过程中,有机化合物多样性逐渐增多C.退耕还林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D.群落演替过程中其优势物种逐渐发生改变19.(2017襄阳五中月考)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C.甲、乙种间关系的调节还需要信息传递的作用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20.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B.植物和动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
9、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C.过度的人为干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D.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变化可以提高物种的多样性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21.(10分)(2018广州中学质检)细胞内部分物质的形成过程及其功能可用模型图表示如下,回答以下问题:(1)如图中化学元素为C、H、O,且单体具有6个碳原子,则大分子物质可能是,其中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的是。(2)如图中大分子是一类具有运输、调节、免疫等功能的物质,则该大分子物质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有:;如该类物质中,有种化合物M是由4条链状化合物构成,单体经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该物质时脱去水分子的相对分子总量为3528,则该化合物M是由个单体组
10、成。(3)如图中大分子的功能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则单体是。(4)除图示模型外,大分子物质之间具有的共性是,由此科学家才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22.(10分)为探究KHCO3对水稻四叶龄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称取3g四叶龄水稻叶片,均分为两份,分别做如下实验(实验中使用的氧电极可测量溶液中O2变化的速率)。实验一:采用差速离心法将一份叶片制备叶绿体,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KHCO3溶液中,在适宜光照、20恒温条件下,分别用氧电极测定其O2释放速率。实验二:将另一份叶片切成约1.0mm1.0mm小块,均分为4组,其他步骤与实验一相同。实验结果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的浓度范
11、围内,随着KHCO3溶液浓度的升高,叶绿体、叶切片的O2释放速率均,原因是光合作用所需的增加。(2)在相同的KHCO3溶液浓度下,叶切片的O2释放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叶绿体的O2释放速率,原因可能是叶切片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一部分被。(3)为探究第(2)题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设计以下实验方案,请补充:称取,切成约1.0mm1.0mm小块,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浓度为0molL1、0.01molL1、0.05molL1、0.1molL1的KHCO3溶液中,在条件下,分别用氧电极测定其。23.(10分)(2017大庆模拟)如图是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之一为红绿色盲,图1中没
12、有成员患乙病,图2中没有成员患甲病。请据图回答(甲病的相关基因为Aa、乙病的相关基因为Bb):(1)图中的遗传病为红绿色盲,另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性遗传。(2)图1中8与7为异卵双生,8的表现型是否一定正常?,原因是。(3)若图2中的3与4再生一个女孩,其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4)若同时考虑两种遗传病,图2中4的基因型是;若图1中的8与图2中的5结婚,则他们生下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24.(10分)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时期碳吸收量(kgCa1)碳释放量(kgCA1.201014B1.26(1)生态系统中
13、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作用实现的,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作用实现的。(2)表中时期的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原因是。(3)由于过度的人工碳排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导致大气中增加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4)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如“叶绿素太阳能电池”是模仿类囊体吸收光能的特征而制造的,类囊体吸收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阶段;又如经过改造的蓝藻能在细胞内将光合作用产生的直接发酵转化为燃料乙醇。三、选做题(选择其中一题解答,10分)25.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9世纪中期,法国的酿造业曾一度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葡萄酒变酸、变味的怪事。经研究,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现,导致生产失败的根源是发酵物中混入了杂菌。(1)中国的传统发酵技术源远流长,是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其中制作果醋的微生物主要是。制作果酒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它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酒精发酵,其反应式为。(2)从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