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当代文艺美学研究中,关于文艺的本质问题,20世纪西方主流派都进行了探讨和解答。 前苏联美学界围绕文艺本质问题展开的讨论大体可分为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即“艺术认识本性论”、“艺术意识形态本质论”、“艺术审美本质论”。 我国对文艺本质的研究概括起来有几种基本观点,一是形象反映论,二是情感特质说,三是审美本质说,四是综合说。(三)马克思、恩格斯对文艺的本质是从两个角度来讨论的: 其一、认为文学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 其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是掌握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二、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1“意识形态”的含义: “意识形态”一词最早由法国的观念论哲学家和庸俗经济学家德斯杜特
2、德特拉西在1801年提出,其基本含义是观念学的意思。他的观念学强调“感觉”在认识论上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借用“意识形态”这一概念并对之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我们认为,“意识形态”在马克思著作中的具体使用,根据其含义的不同,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马克思青年时代所写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最早使用“意识形态”这一概念,马克思在第一阶段是在“虚假意识”的含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第二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正式运用“意识形态”概念。 一方面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独特的意识,“而意识必须从社会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另一方面,马克思、恩
3、格斯还认为,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的一大特点就是它的阶级性质。这一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运用基本上还是从否定意义上来运用的,把代表资产阶级思想观点的意识形态,看作是他们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是在特定社会集团、阶级或阶层的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对现实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第三阶段: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观出发,立足于整个的社会结构来考察意识形态,对“意识形态”这一传统观念的改造最后完成,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意识态作出如下几个方面的规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其主要作用于社会结构中的精神表现及精
4、神领域的精神活动,属于社会结构中的精神部门,区别于作为设施性的上层建筑。因为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所以它被经济基础所决定,受其制约。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诸形式也将发生变革。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带有阶级性。2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一)文学艺术也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文中,把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的艺术归入上层建筑的范畴,强调它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 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他认为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四个方面的内容都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形式。可见马克思所阐释的“意识形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种“思想体系”了。除思想
5、方式、世界观这些属于思想体系的要素外,还包括艺术、宗教,甚至道德等非系统化、非理论化的内容。情感、幻想不仅是文学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而且也是文学艺术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有方式。因此,文学艺术当然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二)把文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来看待,其基本含义: 第一,认为文艺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首要意义在于表明文学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现象,同样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文学艺术时,不能把它看作一个不与现实发生任何关系的“空中楼阁”,一个自我封闭的精神圈子,要从人类特定的社会结构中,联系其所处时期的社会形态,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中寻找其根源。 第二,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精神活动,
6、必然要受其他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不能忽视意识形态中的其他诸如政治、宗教等对艺术的作用。 第三,文学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它在意识形态中有特殊地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的距离时不等同的,意识形态的各要素在上层建筑中分别处于不同的位置,并以各自特殊的方式同经济基础发生关系。 三、文艺是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 1.艺术掌握世界方式的提出: 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指出了文艺的独特性,它通过“艺术的”方式来掌握世界。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这一思想是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的。 “整体,当它在头脑中用作为被思维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
7、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实在主体仍然是在头脑之外保持着它的独立性;只要这个头脑还仅仅是思维地、理论地活动着。因此,就是在理论方法上,主体,即社会,也一定要经常作为前提浮现在表象面前。”马克思指出,同从科学或理论上掌握世界方式相并列的,掌握世界的方法,还有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方式。近年来,随着文艺美学研究的深入和对文艺自身规律的重视,国内外学者对世界的“掌握方式”有着不同的理解。我们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即“掌握”的含义和掌握方式的具体分类:(一) “掌握”一词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的含义:“掌握”一词并不直接就是“认识”或“反映”的意思。“掌握世界”
8、就是使世界变成头脑自己的东西而在头脑中呈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是能动的、积极的,是动作的发出者,带有主动占有的性质。 因此,我们认为,对世界掌握的过程不仅仅是对世界的认识和反映,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主体发挥其主体能力,进而在对象中肯定自身的价值。(二)对“掌握方式”的分类要注意从两个方面来入手: 第一层面,应区别理论掌握的方式与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式。 理论掌握方式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 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方式是把整体作为思维整体在头脑中呈现的,是形象的形式。 第二层面,应注意进一步考察艺术的、宗教的和实践精神方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各自的特性。 马克思把人对世界
9、的掌握方式分为四种,一方面接受了黑格尔等人的思想影响,另一方面又对之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他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及其历史唯心主义,把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看作人的实践活动。从历史唯心主义的实践观出发,马克思看到同人的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的经验性的意识也应是人对世界掌握方式的一种。因此,他又在黑格尔的艺术的、宗教的、哲学的三种方式基础上,又提出了“实践精神”的方式。2.艺术掌握方式的特点:(一)对“实践精神”的方式的理解:马克思所讲的“实践精神”的方式,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从日常生活的经验中直接获得的在精神上对世界占有的方式。(二)宗教的方式的特点:(1)从宗教产生的根源看,
10、它是“人的自我异化”的产物。 宗教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发展以及终结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从本质上讲,宗教对现实的反映是虚幻的,甚至是歪曲的,带有神秘主义的性质,但宗教的产生有着现实基础。在宗教世界中,人与自然是“疏离”的,人与社会是对立的,宗教的产生是以丧失人的主体性为代价的。 (2) 宗教掌握世界的具体方式是以情感为基础,通过幻想制造“幻像”。(三)艺术掌握方式的特征: (1)艺术地掌握是一种审美的掌握。 (2)从思维活动看,想象与情感是艺术思维中最重要的心理因素。 (3)形象化是艺术加工的方式和结果。(四)艺术掌握方式的理论对文艺学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指导意义: (1)把文艺看成
11、掌握世界的方式,肯定了艺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认为文艺是一种掌握世界的独特方式,是对“文艺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丰富和发展,进一步强调了文艺自身的规律和特性。 (3)文艺掌握方式还应是包含“文艺是一种生产”的理论。总结: 艺术掌握世界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在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中,对人的主体意识的强调,是对人的历史主动性的充分肯定。第二章 文艺发生发展论一、探索文艺起源的各种观点:1文艺起源与模仿:艺术起源于人类摹仿本能。该观点起源于古希腊。其总的意思是,最初的文艺起源于人类对客观外在世界的一种摹仿意识。代表: 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艺术模仿自然”。 亚里士多德诗起源于人的天性。人
12、从孩提时就具有摹仿本能,人对摹仿的作品总感到快感。 柏拉图 音乐摹仿“善或恶的灵魂”。我们认为,摹仿说在某种意义上有其合理因素,但也有其片面性,不能完全合理地解释艺术产生的真正动因。摹仿是原始文艺的基本手段,但并不是原始文艺产生的动因。2文艺起源于游戏:首倡者:席勒、斯宾塞 席勒认为游戏冲动才是产生艺术的真正根源。人类的过剩精力使人产生了装饰自己,追求不具实用目的的审美外观的需要。 斯宾塞认为游戏和艺术都是过剩精力的发泄,美感起源于游戏冲动。游戏说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艺术起源的主体方面的原因,认为艺术是游戏,得出艺术的本质是自由的结论,有很大进步性。但也有不足:游戏说偏重于从生物学和生理学的意义
13、上来看待游戏(艺术),而忽视了其他社会意义。因此,游戏说探讨艺术起源,脱离了原始人的社会实践。3.文艺起源于巫术说英国著名人类学家 爱德华泰勒。 泰勒提出“万物有灵论”,艺术起源于原始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巫术仪式活动。其后: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进一步发展了泰勒的观点,认为早期人类相信可以通过自身的象征性活动仪式,达到干预、控制自然环境的目的。他也用巫术理论来解释艺术的发生。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指出人类原始的巫术阶段发展,并催熟了人的想象力。 我们认为,原始艺术中有很多作品确实于巫术有联系,但也不能不看到巫术活动又与人类当时的劳动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4.文艺起源于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需要提出者:十九世纪以来欧洲所兴起的多种心理流派。 他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观察文艺现象,认为表现情感是人类的一种本性,而最早的文艺就是原始人类情感的表现。 雪莱认为野蛮人的所有艺术只有一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就是他们通过各种艺术表达他们的情感,从而促使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为了情感不致于消散,艺术形式充当了情感的载体,它给无形式的东西以形式,使一纵即逝的东西成为永恒的作品。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艺术起源于情感表达的需要。“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我们认为,这一理论抓住了艺术的情感特征,原始艺术也必然表现着创造者的种种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