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 ,大小:33.50KB ,
资源ID:1333106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33310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美商业银行同质化与差异化的比较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美商业银行同质化与差异化的比较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1、收入结构 近年来,伴随次贷危机的爆发,银行业的发展模式日益受到关注,美国银行业的发展方式不断受到质疑。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银行业未来到底如何发展,如何才能够走出一条适合中国银行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这些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一、经营模式 1.美国银行业经营模式的选择背景及原因。美国银行业经营模式是沿着混业经营分业经营混业经营这样一种发展路径变化的。在19世纪以前,欧美各国的银行业实行的是混业经营,但19291933年遍及欧美的特大经济危机打碎了这一制度。在这次危机期间,美国有5 700多家银行倒闭,信用制度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从而引发了金融体系的全面崩溃。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

2、家普遍发生了经济的滞胀现象,又由于受到金融创新的冲击,美国金融监管当局一再放松分业管制,最终于1999年11月4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1999年金融服务法,废除了1933年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的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局面。2.中国银行经营模式的历史演进及历史选择。中国金融体系在改革开放之前是一种“大一统”的形式,当时中国银行业实行的是具有计划经济和行政命令色彩的“混业经营模式”。从1984年起,中国开始着手改革“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基本建立起了中央银行专业银行的二级银行体制。1993年12月15日,国务院在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对分业经营做出了进一步规定,中国现阶段,

3、“对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业和银行业实行分业经营”,“国有商业银行在人、财、物等方面要与保险业、信托业和证券业脱钩,实行分业经营”。1995年以后相继出台的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则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中国商业银行必须实行分业经营模式。但之后由于混业经营的多种优势,政府又不断的放开了混业经营的种种限制。因此,未来中美银行的发展大趋势是混业经营,这是中美银行业发展同质化的一个方面。二、表外业务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表外业务在国外的发展十分迅猛。西方银行业的盈利模式也经历了一场重大变革,传统利差收入的占比在减少,而表外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则逐年攀升。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银行业的表外业务收入

4、约占总收入比例的20左右,2007年这一比例已超过50。欧盟成员国银行的表外业务收入在经营收入中平均占比也达到41以上。表外业务收入的后来居上并不仅靠商业银行获利的冲动,而是借助了银行必要的内部条件和有利的外部条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表外业务的发展速度、种类、规模、质量等方面与国外商业银行现有的经营水平相比还很不相称,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银行表外业务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表外业务收入占比低、表外业务创新能力不足、表外业务发展不平衡、表外业务管理不规范。综上所述,未来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中,表外业务无疑也将得到更大的重视,因此,

5、大力发展表外业务也是中美商业银行发展同质化的一个趋势之一。三、银行规模及数量对比 中国银行业的机构种类和数量,如果包括城市商业银行的话,与美国比还不够多。目前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仅100家左右,全国性商业银行仅14家,而美国投保银行达7 000多家,而且中国大银行占比相对较高。2002年美国10亿美元以上的银行数目只占总数量的5.13。而中国14家全国性商业银行总资产全部在1 000亿人民币以上,占银行总数(含城市商业银行近百家)的比例约为10以上,中国大银行占比远高于美国。由于业务管制较严,存款利率没有弹性,可以说,现在商品定价几乎都是市场供求决定,大概只有利率仍是计划定价了。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

6、受到一定的约束。四、收入结构对比 中国商业银行的总收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净利息收入,另一部分是非利息收入。其中净利息收入是由三部分支撑的:一是存贷利差收入,这部分在净利息收入中占比最大。三家银行中,除中国银行指标略低外,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存贷利差的利息收入贡献均在50以上。二是同业往来利息收入,一般包括同业拆借和存款准备金利息收入。三家银行此项利息收入占比不大,一般在5左右。三是有关债券投资利息收入。中国的债券发行在近两年增长较快,在市场流动性充裕的前提下,作为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对债券的持有增大,所以此部分收入对利息收入贡献也比较突出,平均占比30左右。另外,中国银行非利

7、息收入的结构比较简单,虽然各家银行对其划分口径略有差异,但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手续费和汇兑损益。按照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办法中的表述,这部分就是通常的中间业务收入。三家银行这部分都在6%7左右;二是投资损益,这项占比是最小的,中国银行情况稍好一些,也只有不到3。三是未列入上述两项核算的其他非利息业务收人。由三家上市国有商业银行平均非利息分布水平可知,在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和汇兑损益等比较初级类别的非利息收入占比达50以上,与其他非利息收入一起,成为非利息收入来源的重点领域。美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现状。美国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中,非利息收入与利息收入均衡发展,2006年商业银行总体非利息收

8、入占净营业收入比重高达43.3,几乎占到收入贡献的半壁江山。从静态视角分析,美国商业银行总体上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比较均衡。非利息收入占净营业收入比例达43.3,处于较高水平,表明非利息收入在美国商业银行收入来源中的重要地位。如果按不同的银行规模划分,美国商业银行显示出了比较明显的类别特征:不同规模的银行非利息收人水平差别很大。资产规模大于10亿美元的大型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比重高于总体平均水平,高达45.9。而资产规模小于10美元的中小型商业银行的传统的利息收入仍然占有绝对优势,占比近80。因此,银行资产规模与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获取呈现出了正相关关系,规模大的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较大,地位比较重

9、要;而规模小的银行利息收入比重较大,仍然占据商业银行收入贡献的垄断地位。其主要原因是大型银行一方面面临着多样的推动因素大力发展各项非利息收入业务,另一方面,大型商业银行先天也具有发展这种业务的实力。由此可知,中美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差异也是差异原因之一。五、资产结构对比 资产结构方面,中国银行非盈利资产比例高于美国。中国银行业的存贷款比例明显偏高,负债结构较为单一,借入款项、发行债券等其他负债手段较少,证券投资比例也低于美国,固定资产占比高于美国,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高于美国。再考虑中国银行业较高的不良贷款率,中国银行的非盈利资产比例要高于美国。2010年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最低,逾期贷款与总资产之比

10、为1.4,逾期贷款占贷款之比为21.3,都高于美国投保银行总体水平。贷款结构方面,中国个人消费贷款占比极低。目前中国主要是工商业贷款及中长期贷款(主要是基本建设贷款),美国主要是房地产抵押贷款及住宅财产抵押贷款。中国个人贷款包括在中长期贷款内,占总贷款之比为6.22,美国个人贷款占比为16.52,如果加上房地产抵押贷款中的家庭房地产抵押贷款,则美国个人贷款占比高达62.7。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比例的不断提高,中国银行的工商业贷款将逐渐减少,个人或家庭消费贷款将不断增加。1998年以来中国个人消费贷款增速极高,19992000年增速高达200以上,2008年增速也在50以上。存款结构方面

11、,中国银行活期存款占比高,储蓄存款市场由大银行垄断。中美存款结构差异在于,中国银行业的活期存款比例高,占比为美国的2倍以上,而定期存款占比低。六、结论和建议 1.混业经营将成为未来银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由于业务迅速发展、产品的不断创新、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简单化的、人为的切断金融产业链的分业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要求,未来必将实行混业经营模式。因此未来中国银行业也应该向混业经营方向进行改革。2.表外业务将成为未来利润的主要来源。随着本外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商业银行受国家政策保护的存贷款利差收益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而逐步减少,商业银行未来为了弥补这部分利差收益的减少,而

12、不得不扩大业务规模、优化资源配置、创新产品、提高管理效率等,所以表外业务未来也必将成为银行业利润来源的中坚力量。因此,大力发展表外业务是银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3.银行业发展必须求大。大银行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首先,巨额的资产和资本是实力雄厚的表现,能给公众更充分的信心;其次,抗风险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更强;再次,市场影响力更大,可以集中大量资金开辟新市场;最后,由于规模经济的原因运营成本将更低。因此,未来中国的银行必须要向大银行的方向进行发展。 参考文献:1杨青丽.中美商业银行比较J.银行家,2003,(5). 2王婷.中美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分析J.银行家,2007,(9). 3万家禄.中美银行的几点不同J.金融信息参考,2001,(7). 4苑松.中美银行业:经营模式的比较与选择J.经济论坛,2001,(1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