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145.95KB ,
资源ID:13330511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33305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省高一上学期三校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省高一上学期三校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3观察下图的报纸,与其命名直接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4中国历史上有一朝代被称为是“黄河流域的中原国家、封建国家”、“血亲小集团为基础的城邦国家”。这一朝代应该是A周 B秦C汉D元5“有夜郎国(今贵州黔西南),东接交趾,西有古滇国,北有邛都国,各立君长”。夜郎在秦朝时期属于A岭南地区 B河套地区 C西南夷地区D百越地区6有学者认为,战国时养士之风盛行,但属“私养”、“家养”,直到科举制确立,才真正实现“国养”。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科举制A扩大了政权的开放程度B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C有益于重学风

2、气的形成 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7.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A郡县制度的发展 B以“孝道”治天下 C赋役制度的变化 D皇帝制度的形成8对下图所示措施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利于汉初经济恢复 B促进自然经济的发展C为秦国增强实力统一全国创造条件 D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9有学者说:“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这一制度”是指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C御史制

3、度D郡县制度10尚书本是宫中保管、传递文书的小吏。汉武帝任用尚书处理天下章奏,遂涉及国家政治中枢,朝廷重臣也可以“领尚书事”为名掌实权。据此判断,汉武帝时的尚书应属于A内朝官B外戚集团C外朝官D宦官集团11.“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弊端也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符合这一评价的制度是A世袭制 B禅让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12.明代的内阁和清代的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全国政务 B、参与决策,并决定朝廷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无决策权 D、负责全国各地的军事事务13明神宗万历年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大学士,明朝

4、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入阁当值的官员始终官位较低 B内阁首辅可以制约皇权C标志着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14.下面是一幅元代的政治制度政权结构图,其中的划横线部分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A丞相 B宣政院 C军机处 D理藩院15某学者说,中国古代某朝代某机构的官员,上面要受皇帝的气,中间要受司礼监的气,下面要受六部的气。这个机构是A汉代的中朝B唐代的三省C明代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16.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央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5、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17.有学者评述道:明朝皇帝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明中期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也不去见内阁。这就使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明代废除宰相的最大弊病,就是使太监头子司礼太监成了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对上述评述的认识,正确的是A观点正确,司礼太监的权力取代了皇权B观点错误,司礼太监仅仅是强化皇权的工具C观点错误,内阁限制了司礼太监权力的扩张D观点错误,内阁权力限制了皇权和司礼太监的权力18.17-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

6、“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元朝建立行省制度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清朝设置军机处1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产生的影响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D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20.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对中国而言,最主要的影响是 A英国人在华犯罪可以

7、逃避制裁 B按英国法律英人犯法难逃罪责C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D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双方都有利21.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往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覆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 关于这段材料表述正确的是 A.表明英国对清政府存有明显歧视 B.使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C.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近代化 D.反映了该条约的屈辱性22.1842年,“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

8、正规的杂费很高。”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A对外政策灵活务实 B认识到闭关已无必要C受西学东渐的影响 D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23.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A获得军费赔偿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24.右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25.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

9、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使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前途问题有了清醒认识 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26.右图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的一些信息。据此推断该事件是工业文明外力冲击下社会矛盾的产物农民阶级的救亡图存运动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为特点以反清革命作为斗争目标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27.国际关系研究专家王建朗在评价某一条约的影响时说:“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这一条约应该是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28.“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

10、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海师,何以施展?”这是张之洞对某次战争后所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批判。该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A使中国开始走上了学习西方的道路 B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创造了条件C为国人思考制度变革提供历史契机 D使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9.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国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18401864年;18641901年;19011919年。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反抗外来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外来侵略与建立民主政治的统一30.“学子激扬焚佞府,群

11、团奋起游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国民大革命 B.五四运动 C.南昌起义 D.北伐战争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引明太祖语材料二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在专制政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据此,明太祖在政治体制上有何改

12、革?(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设置的影响。(4分)你是否同意对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的评价?为什么?(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趋势?(2分)32(14分)地方政治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

13、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三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材料四 (元行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 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分封制的影响,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