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因生物物种减少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快,生物物种灭绝退化乱砍滥伐森林;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捕猎、砍伐及非法贸易;环境污染破坏生物生存环境;大量引入的外来物种同土生物种竞争栖息地和食物森林资源破坏全球平均每年损失1 800万2 000万公顷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损失严重林木砍伐;林地开荒和开矿;薪柴采集;大规模放牧;空气污染,尤其是酸雨污染湿地减少面积急剧缩减,退化严重土壤侵蚀导致进入河流的泥沙增加;引水灌溉、河道截流改向导致湖泊、沼泽水量减少;围湖、围海造田;环境污染;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湿地植被破坏 重点难点掌握好 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四个角度1分布区域每种生态环境问题都具有明
2、显的地域性特征,都是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形成的。因而首先要明确分布的区域。2形成原因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1)一般来说,自然原因是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基础,如生物多样性、森林资源、湿地等问题都会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沙漠化往往发生在气候比较干旱的地区。(2)目前,人为原因是大多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从人为原因来看,主要体现在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上。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3危害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包括对环境自身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例如,森林的破坏不仅会造成自然环境中其他要素的改变,也会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带来巨大的危害。4解决措施(1)根据成因
3、确定措施:即根据区域问题的成因确定该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例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其共同成因为滥垦、滥伐、滥牧、滥采,所以两地区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就是退耕还林、还牧、还草。(2)根据阶段确定措施:即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的特点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例如,淮河流域洪灾频发的防治措施有:(3)借鉴经验确定措施:借鉴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区域的经验确定本区域的发展措施。例如,参照宁夏中卫县沙坡头草方格沙障治理、亚马孙雨林的保护等经验或措施,结合区域实际问题,分别提出某些荒漠化、水土流失区、湿地等发展措施。 应用体验不可少 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湿
4、地气温年变化及其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曲线是()A甲和丙 B乙和丁C甲和丁 D乙和丙2下列关于三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土壤侵蚀,导致泥沙量大增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向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解析:1.B2.D第1题,人类对湿地破坏后,使其气温的年较差变大,使该区域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大。结合图中四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判断即可。第2题,三江湿地遭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造成的。3(全国卷)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球只有1 000只左右。中华秋沙
5、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余只,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中华秋沙鸭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应从迁徙路线上缺少休憩和觅食地、误食被污染的食物、人或动物的猎杀等方面分析;保护对策应从恢复湿地、治理污染、严禁猎杀、进行观察与保护、做好宣传等方面分析。答案:可能原因:迁徙路线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等。保护
6、对策:在迁徙路线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与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P41思考提示1.近300年来世界物种灭绝数量呈上升趋势。2世界人口的增长加速了物种灭绝。P44思考提示:1.云梦平原水面面积大幅减少。2由于湖泊的快速淤积和围垦,使云梦平原水面大为减少。 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漫画“长江、黄河的对话” (1)漫画反映的是长江流域出现的哪类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2)引起该问题出现的人为因素是什么?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如植被破坏等)。1西北地区主要为土地荒漠化。2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地区主
7、要为次生盐渍化。3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以及西南山区主要为水土流失。4东北山区与西南横断山地主要为森林破坏。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区域生态问题自然背景主要防治措施东北、西南、华南林区森林破坏中温带、亚热带边远山区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草原退化半干旱、干旱草原区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半舍饲养畜三江低地、湖滨、海滨湿地萎缩湿润低平原、湖泊、海洋边缘地区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林区、草原、近海海域生物多样性锐减物种资源丰富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黄土高原、东南丘陵土壤侵
8、蚀半湿润、湿润丘陵地区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西北、华北半干旱区荒漠化半干旱内陆或春旱严重地区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华北平原、东北平原次生盐渍化属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春旱严重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实行喷灌、滴灌、退耕还牧等措施1(海南高考)我国干旱区某区域近30多年胡杨大量死亡,沙化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加强。下图显示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及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此类地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措施。本题考查了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及水资源短缺的解决措施。胡杨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区,尤其是塔里木盆地中,材料说了近30年胡杨大量死亡,
9、沙化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恶化,而图中反映了近30年地区生产总值不断上升,而地下水埋深不断变大(地下水位下降)。西北地区水资源极少,经济发展离不开水资源,因而近30年过量使用水资源,尤其是地下水资源,导致本区水环境急剧恶化,地表植被因可用水资源大幅减少而死亡,地表植被破坏固沙能力大降,沙化面积不断扩大。可以看出,本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就是水资源短缺,因而要解决本区环境问题主要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解决缺水问题主要是两大方面的措施:开源和节流。开源主要是增加可用水资源,对于西北地区来说,开源方面可以考虑跨流域调水,其他方面不太合适(水资源总量少,修水库影响不大;海水资源没有;空气干燥,水汽少,几
10、乎无法人工降水;地下水已过度开采,目前应尽量减少地下水的使用,使其逐步恢复),所以重点放在节约用水方面。工农业生产上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耗水量小的产业;个人生活上改变生活习惯,减少水资源的使用。原因: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主要措施: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跨区域调水,增加水资源供给。(其他合理答案可)2读我国森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有人说它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下面一些形象比喻,各蕴涵了森林的一种生态功能,请将这些比喻与其生态功能进行连线:A天然“氧吧”吸
11、烟除尘B天然“吸尘器” 净化空气C天然“蓄水池” 美化环境D天然“消声器” 涵蓄水源E天然“美容师” 减弱噪音(2)我国现有天然林正逐步减少。请你谈一谈保护森林的主要措施。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第(2)题,关于保护森林的主要措施可以从立法保护、采伐与养育相结合等方面入手分析。(1)ABCDE(2)加强执法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采伐与更新相结合;防治森林火灾和虫灾;加强森林保护;宣传教育。P45思考提示1.我国森林破坏严重的两个地区主要在东北的大兴安岭地区和西南林区。2我国次生盐渍化主要分布在黄淮平原和东北平原西部地区(松嫩平原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耕作活动,而导致土壤盐
12、渍化叫次生盐渍化。上述地区的地下水位较高,地表水排水不畅,可溶盐较多,蒸发旺盛,盐分在地表积累所致。3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的云、贵、川、渝、鄂和黄河中游地区的晋、陕、甘、宁、内蒙古。南方水土流失是地形崎岖,降水多、土层薄、生态环境较脆弱,人为破坏植被所致。北方地区水土流失是土质比较疏松,夏季多暴雨,生态环境脆弱,植被覆盖率低等原因所致。4我国土地荒漠化主要涉及我国北方的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1个省(区)。一、选择题读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增加木材产量提高生态质量提高农民收
13、入调整农业结构A BC D2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B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C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D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1.D2.C第1题,退耕还林减少了耕地面积比例,增加了林地比例,既调整了农业结构,又提高了相应地区的生态质量。第2题,为三北防护林,其主要作用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其主要作用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沿海防护林,有抵御海风、海浪和台风暴雨袭击的作用。读下图,完成35题。3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两者比重达30%左右B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哺乳动物受威胁的重要原因,比重达20%左右C哺乳动物不会灭绝D以上说法都正确4下列关于鸟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栖息地的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三者比重达80%B北美候鸽的灭绝只是一种偶然现象C鸟类受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