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9年,在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接受函授教育,取得了中学教师的合格证书,并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教导主任。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后,他立即奔赴前线,受过重伤。伤愈后不能重上战场,被委任为一所中学的校长。家乡解放后回到当地,任区教育局长。1947年,主动申请调回学校工作。1948年开始担任帕夫雷什农村中学校长。1970年逝世,享年52岁。他,就是苏霍姆林斯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又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还是一个工作在一线多年的教师,作为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他留给后世的教育遗产被誉为“活的教育学”。 苏霍姆林斯基和一般的教育家不同,他不是以“学者”或“研究家”的身份去冷
2、峻、客观、孤立地研究教育,而是以充满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把自己的一腔激情洒向他的每一位学生。他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注意发展学生的知识兴趣和爱好;他鼓励学生以自信的心态来实现全 面发展;他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主张个性和谐发展。他的教育实践鼓舞着千百万教师,他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心中追求的偶像。认识苏霍姆林斯基是在刚上班不久阅读教育杂志的时候,几乎每本教育杂志中都会出现这个名字“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与之相伴的就是他的名言,通俗易懂而又意味深长。每每读之,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把它摘录到自己的读书笔记当中。读的越多,就越想进一步了解他。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让我和这个仰慕已久的教育
3、家超时空相遇,对他多了一份了解。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便是苏霍姆林斯基从事教育事业的一生总结和灵魂的写照。 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的高尚的结晶。它既有人类关心幼小、爱护稚弱、促进新一代发展的自然朴素之情,更有对国家、民族的美好未来憧憬和负责的精神。而父母对孩子的爱,有着本能之爱的情感成份。这种爱往往较多地渗透着长辈对下一代的保护、支配的情绪色彩,甚至掺杂无原则的迁就和溺爱。师爱则具有完全不同于父母之爱的特征。教师对学生的爱,包含了对学生中每一成员的关心、尊重、理解和期待。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师生关系的和谐性,直接关系到教育过程的进展和成效。爱孩子就是要接触孩子。书中有这
4、样一句话“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从这句话我不由得想到我毕业实习时发生的一些事:那次实习我觉得孩子们好象和我相处的很好,但他们并不是与我特别 的亲近,这让我觉得有点难过。在第二天与该班的老师交谈后我们才知道问题的所在。原因是我在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拿着纸和笔站在旁边记着一些东西而忽略了与孩子们的交流,没有主动的参与到孩子中去,没有主动与孩子们一起玩,一起乐。老师给我们的建议就是要放下身份,怀着童心主动去找孩子们,主动与他们交流,与他们“打成一片”。随后的一些天中,我时刻记着自己是作为孩子知心朋友的身份去与他们一起学
5、习,一起做游戏。最后我们都成为了好朋友,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虽然只是很短的时间,但我对孩子付出了真心付出了爱,我也得到了孩子们对我的爱。深入孩子中间去,爱所有的孩子成为他们的朋友,与他们一起分享快乐与忧愁是我们做教师最应该做到的。当一个学生受到教师的热情关怀和爱护,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就会逐步学会用友好、合作的态度处理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获得爱的能力。这正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的基础。师爱的本质,是教师对学生的主动给予,是奉献,它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尊重、负责和理解,而这些品质正是我们教育学生所希望塑造的健康人格的基本内容。师爱是教师美好心灵的一种表露,是优秀品质的一种表
6、现,这是学生最现实的审美的感受,使他们亲切地感受到教师心灵的美好,获得真、善、美的熏陶,从而激起仿效的欲望。总之,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其实,在苏霍姆林斯基的道德教育体系中,培养孩子具有善良的心灵是一条一贯到底的红线。不论是对“难教孩子”的教育,还是师生关系的构建,和谐教育,乃至爱情教育,无不以善良为底色。“善良”和“爱”,这是我们无限重复的词语,却往往也是我们在教育中最缺失的东西。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深入讨论了教育的爱、教育语言的理解、阅读能力、鼓励和惩罚、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等话题。虽然我们不能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带孩子在果园里、瓜园里度过整个暑假,我
7、们不能在夏天的夜晚和孩子们坐在高高的草垛上观赏满天的繁星,我们也没有地方和孩子们一起栽种一棵樱桃树,我们甚至因为怕出危险而不敢带孩子去春游但是在他的身上,让我不仅发现了教育中的爱,也发现了教育中的美。这样的美,正因为是我们所缺少的,也成了我心中无限向往的梦。这本书给我的心得体会是心灵的洗礼。让我感受深切的是三点:一、对孩子的爱、尊重,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见面礼苏霍姆林斯基对于如何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说过这么一段话,年轻的朋友,请记住,这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的像对待一朵玫瑰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为在要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的露珠。要培养自尊心,只能用温柔细
8、致的教育手段。自尊心是不允许采用粗暴的、“强有力的”“凭意志的”手段的。读着这一段话,我回想起自己的教学生涯。与孩子的相处中我有没有无意识的已经犯了这个错?上课的时候,批作业的时候,看到那些不听话的、捣蛋的小朋友,心中总会有一股无名的火,气孩子怎么 就这么不听话,不努力呢?也许无意识当中的训话就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读完这本书,回忆自己的学习生涯,我不也是这样吗?意志力总是不够,要老师督促,我又怎么能要求现在还只有10岁的孩子做到每天如一日的自觉、不偷懒。如果真有这样的好习惯,我这个老师就相当的幸运和幸福了。如何与孩子交流是我现在欠缺也极力在做功课的。尽量不当全班学生的面批评一位学生,当一个孩子
9、需要督促时,尽量找这个孩子单独谈话,给他保留面子。每天多找孩子聊天,大课间的时候跟孩子玩在一起,只有心与心的接触,交流,孩子真正的喜欢上老师,才能建立深厚的师生情。二、学习只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本书带给我的一大震撼书中有一段话是这么讲的:那种除了上课、教科书、家庭作业、分数以外什么都不想的学生,它的命运是不值得羡慕的。千万不要让你的学生被这种学究气所控制。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这个观念。带来的震撼和冲击是不小的。自做教师以来,我发现我已经开始将我的学生引向了这个无趣的童年。每天的对话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作业怎么又没做?这道题目怎么还是错的?上课还不专心听?所有的这些言语可能或多或少抹杀了孩子的
10、兴趣。学习对以孩来说确实很容易,但这不是全部的生活。那么又该如何面对这些在成绩上得不到成功感的孩子呢?首先要做的还是关心这群孩子,多于他们交流,让他们觉得老师是喜欢他们,爱他们的。其次要做的就是多方面评价。例如有一学生成绩不好,但是很关心班级,很想为班级做事,那么就要表扬他的集体荣誉感,表扬他爱班级的这颗热心。还有这么一位孩子,成绩很 篇二:教育专著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副标题#e#1、教育者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儿童、少年和青年形成关于人的美、关于人的思想情感和体验中的高尚神圣东西的观念。我们要使这种观念成为有血有肉的东西用高尚的道德行为的生动实例来充实它。教育启示:看了这段文字,让我联
11、想到在我们的教学目标中,常有这么一条情感价值与道德观,即德育目标,由此可见,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育人,就是让学生的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知道是怎样做是美的,怎样做是丑的,从而促使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实践美。在教学中,我们透过一篇篇或隽美或质朴或含蓄或奔放的文本,让学生们、孩子们感受从古至今,从中到外的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人性之美,打动他们的灵魂,震撼他们的心灵,启迪他们的思想,促使他们最终思考自己的行为,从而真正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培养真正的人。例:伯牙绝弦中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般的友谊,让学生惊叹的,不仅仅是钟子期与俞伯牙的心有灵犀的知音之情,更是俞伯牙子期不在为谁弹的
12、摔琴谢知音的决然,友谊在这一刻,再也不是聊友、玩伴等的代名词,友谊,在这一刻,对学生而言似乎已经有了全新的诠释,而这,正蕴含着他们对人生的悄无声息的深刻激烈的思考。在我们和学生们一起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时,我想学生所学习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深的是启发了他们对美的真谛的思考。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东西,然而最美丽的花也会凋谢,再美丽的人也会衰老,然而有一种美,它跨越百年历久弥新,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就是一位具有这种美丽的人,让我们一起。这节课一开始,我就用语言,这无形的大手紧紧抓住了学生们的心。十一、二岁的青少年的正是发现美、追求美、自我意识觉醒的时期,他们更急于想知识的就是什么是美?什么是真正的美?
13、通过对课文中居里夫人外貌描写的句子的分析,有的学生直率的说出了居里夫人并不美丽!面容憔悴神情疲倦的人怎么会美丽呢?,然而当我们分析了她憔悴的原因,简陋的工作环境、终日的烟熏火燎,三年又九个月的持之以恒,最终从成吨的矿渣提炼出了这比原珠笔芯还要小的0.1克镭时,学生们无一不为居里夫人坚毅、执著的精神之美震憾,而成名后,不计虚名、视金钱为粪土的淡泊名利,被误解仍忘我投身科研的高尚人格之美,更令学生折服,学生们发自内心的理解、认同了这位跨越百年、千年依然美丽的伟大女性,真正认识了美的真谛,而这种鲜明的情感教育,不仅对于学生、对于我,也是一种美的熏陶、一次精神的洗礼。2、教师的人格,教师集体和学生集体
14、:一个教师如不经常置身于书的世界,他的使命是不可想象的。每周都得到充实的教师藏书是思想和精神力量的源泉。书本知识是教师的财富和智慧。一个真正的教师常常感受到学习知识是个人研究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一件快乐的事情。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这节课上很绝,以致听课的老师和领导完全被吸引了,就像自己变成了学生一样。课后,人们询问他这节课备了多长时间,他回答说:对于这节课, 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这节课的直接准备,我只用了15分钟。这是一种怎样的备课呢?我想正是靠读书,持续不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了终身的友谊。通过读书
15、获得数倍于教科书的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时,才能更加自如的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更多的智慧解决学生们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更多精力关注学生们课堂的行为与状态。联系自己平时的教学工作,我觉得也更是如此。往往一节成功的公开课,无不是自己对教材的多次熟读,对作品中人物的多次解读,对于教材有关的相关资料的多次通读领会。上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课文我读了不下几十遍,还专门阅读了描写居里夫人生平的居里夫人传记,并通过查找各种相关资料,对作者梁衡写作此文的目的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所以才有了课堂上,学生发自内心的对居里夫人的美永恒的美的认同。上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课,在熟读这长达4页半的课文的同时,我更是上网查了有关盲人、残疾人、弱势群体的相关资料,真正的努力去试着了解他们的生活,更想象自己如果是其中一员,那么生活将是怎样的艰辛、不幸与顽强。正是基事对盲人、残疾人、弱势群体的同情与了解,所以我在课堂上,才会与作者站在一起,传达着关爱弱势群体、自立自强、爱和被爱同样幸福的信息,让学生去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