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批准者(Authorized by):张锦页码(Page):1/49生效日期(Date of Issue):2012年1月1日 前 言由于新的感染性病原体的不断涌现,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新的诊疗技术的应用,以及生物恐怖的潜在危险,提高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存在着暴露于感染性病原体的危险。采用适当的生物安全防护可以将感染的危险性降到最低,生物安全防护包括安全设备、个人防护装置和措施,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筑要求,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根据有关的规定,阜阳市中医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属于二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48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指导
2、原则FYZYY-wsw0022/491 目的明确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指导原则,减少生物安全事故发生。2 范围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3 内容3.1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制订和采用生物安全管理计划以及实验室安全或/和操作手册。3.2 实验室应能提供常规的实验室安全培训, 并建立制度。3.3 实验室负责人(或生物安全负责人)要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特殊危害告知实验室人员,同时要求他们阅读生物安全或/和操作手册,并遵循标准的操作程序。实验室内应备有可供取阅的安全或/或操作手册。所有实验室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了解所从事工作的危险、掌握有关的管理规定和操作程序,通过考核后方可从事相关实验室工作。3.
3、4 应当制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的控制方案。3.5 应为所有实验室人员提供适宜的医学评估、监测和治疗,并建立健康档案。实验室人员应3.6 实验室人员应接受与所操作生物因子或实验室内潜在的因子相关的免疫接种或检测。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FYZYY-wsw0033/49明确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减少生物安全事故发生。3.1 遵循试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3.2 认真学习与执行生物安全操作规程。3.3 实习、进修生和本科室新进轮转人员必须接受生物安全培训。3.4 进入实验室要穿隔离衣帽鞋等做好个人安全防护,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试验室。3.5 试验室的门随时保持关闭状态,外界直接相通的门窗
4、要始终处于防啮防蚊状态。3.6 试验室严禁吸烟,不得在试验室进食,化妆或取戴隐形眼镜。3.7 实验室内不得穿拖鞋和漏趾凉鞋以及穿戴“手”饰,留长发的应将长发束进帽子。3.8 生物安全监督员(专业主管)应随时提醒员工注意生物安全防护,并负责处理生物安全事宜。3.9 分清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并按相应区域的生物安全要求开展工作。3.10 医疗废物垃圾专人负责处理,操作符合规范要求。3.11 工作人员离开实验室前要按规范洗手,脱去隔离衣。微生物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FYZYY-wsw0044/49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避免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出实验室或承担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适用于进入检验科
5、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3 职责3.1检验科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准入工作的监督和实施。3.2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人员所有必须以本规定规范自己的工作。4 制度要求4.1 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接受相关生物安全知识、法规制度培训并考试合格。4.2 从事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体检,由单位生物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实施。体检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4.3 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自己工作范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4.4 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
6、能独立进行检验和结果处理,分析和解决检验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承担环节的工作质量。4.5 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常规消毒原则和技术,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4.6 实验室人员在下列情况进入实验室特殊工作区需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4.6.1 身体出现开放性损伤;4.6.2 患发热性疾病;4.6.3 呼吸道感染或其它导致抵抗力下降的情况;4.6.4 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耐受;4.6.5 妊娠;4.7 实验活动辅助人员:废气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等,应掌握责任区内生物安全基本情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接受与所承担职责有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体
7、防护方法等内容的培训,熟悉岗位所需消毒知识和技术,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4.8 外单位来检验科参观、学习、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控制区域应有相关领导批准并遵守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规章制度。进入实验室的一般申请由实验室负责人的批准,一个月及以上的准入需到医务处备案。进入微生物实验室的限制措施制度FYZYY-wsw0055/49进入微生物实验室的限制措施适用于进入微生物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3 限制措施3.1 实验时,未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限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一般情况下,易感人员或感染后会出现严重后果的人员,不允许进入实验室。例如,患有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人,其被感染的危
8、险性增加。实验室主任对每种情况的估计和决定谁能进入实验室工作,负有最终责任。3.2 进行实验后,实验人员要洗手;离开实验室前脱手套、帽子、隔离服等。3.3 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中。3.4 遵守锐器安全使用规范。3.5 实验完毕、下班前、活体溅出或溢出时,都应使用对病原有效的消毒剂进行台面消毒。3.6 遵守规章和程序,只有告知潜在风险并符合进入实验室特殊要求(如经过免疫接种)的人,才能进入实验室。3.7 存在外源性病原时,实验室入口处应贴有生物危险标志,并显示以下信息:有关病原、生物安全级别、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姓名、电话号码、在实验室
9、中必须佩带的个人防护设施、出实验室所要求的程序。3.8 标准操作程序或生物安全手册中,应包括生物安全程序。对于有特殊风险的人员,要求阅读并在工作及程序上遵照执行。3.9 实验室主任保证实验及其辅助人员接受适当的培训,包括和工作有关的可能存在的风险、防止暴露的必要措施和暴露评估程序。当程序必须改变时,有关人员必须每年更新知识,接受附加培训。3.10 培养物、组织,体液标本,或具有潜在传染性的废物要放入带盖的容器中,以防在收集、处理、储存、运输或装卸过程中泄露。3.11 溅出或偶然事件中,明显暴露于传染源时,要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报告。进行适当的医学评估、观察、治疗,保留书面记录。3.12 和实验无关
10、的动物不允许进入实验室。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处理措施及处置流程FYZYY-wsw0069/49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又分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制定本指导原则。2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3 职业暴露预案3.1 工作人员预防可能造成污染(感染)的标本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
11、物品,微生物室培养物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3.2 工作人员接触病原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3.2.1 工作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的操作时,从事微生物培养必须施行个人防护,戴口罩、帽子、隔离服,戴手套,操作完毕立即消毒手,脱去防护装置后洗手。3.2.2 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佩戴个人防护装置,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3.2.3 工作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操作时必须获得生物安全员的允许,且在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必须戴双层手套。3.3 工作人员在进行锐器相关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3.4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毁型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以防刺伤。3.5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不毁型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4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4.1 刺伤、切割伤或擦伤 受伤人员应当脱下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