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 ,大小:14.50KB ,
资源ID:131607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316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导学评”教学新模式-三环节有效促互动.doc)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导学评”教学新模式-三环节有效促互动.doc

1、龙源期刊网 “导学评”教学新模式三环节有效促互动作者:戴胜霞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2年第14期众所周知,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繁冗拖沓,充斥多余的环节和无效的程序,教师随意消费学生的时间,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自主空间受限,从而导致低效学习。“导学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1+12”的集合效应,科学地将40分钟历史课堂变革为“10+20+1040”的高效模块,实现预习、互动、测评三环节的有效互动,让历史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成长的绿地。一、“导学评”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支撑如果在历史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不仅会让自己极度疲劳,而且会让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缺少了兴趣的课堂,被动接受

2、知识,不会有高效的教学效果。要想彻底改变教师“厌教”和学生“厌学”的状况,让教师享受工作、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达到互助互动,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历史教学课堂就要以人为本,要创造性地挖掘、发挥师生、生生之间的碰撞、交流、对话。同时,教师要做学生学习历史的引导者、帮助者、参与者,以便让学生理解特定时空、特定环境里发生的事件。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认知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在知识意义建构过程中,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包括社会文化)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即所有知识意义是随着学习环境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学生自信成长,应该成为历史课堂教

3、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爱默生说过:“教育的最大秘密就在于相信学生。”新课改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秉持“相信学生的一切相信学生的学习本能,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相信学生的展示需求和展示能力”的人本理念。从相信学生的高度将历史课堂交还于学生,让学生去大胆展示自我,同时将课下也交与学生,让他们去自主学习,这样就充分“发动”了学生的“内驱装置”,产生了一个充满激情的历史课堂,培养出一群充满自信的学生。正是基于这种理论支撑,“导学评”课堂教学模式才把学生自主探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才让课堂始终处于互动状态。二、“导学评”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解读“导学评”教学模式将40分钟课堂时间划分为前10分钟、中间20分钟、后10

4、分钟,三段时间各有不同的教学任务。前10分鐘:分组研讨、合作交流。研讨的内容在上一节课上发放的导学案中,只要学生有不能自主解决的问题,就可通过生生互动得以有效解决。历史教师重点关注的是学生自学、研讨的情况,要搜集疑难,提炼出重点、难点和易错问题以及新发现的相关问题。中间20分钟:师生互动,展示提升。针对各小组提炼的问题,教师迅速加以组织整理。在此过程中,倡导每组选派1-2名学生到讲台上,展示交流成果,并对其他组的质疑予以解答。同时,教师做适当的点评。学生大胆质疑,教师予以鼓励;学生偏离主题,教师适时纠偏;学生点评不到位,教师再做重点引导。这样就能做到生生互动、组组互动、师生互动,在互动的氛围中

5、,师生共同解决重难点问题。后10分钟:盘点检测,发放学案。在最后10分钟里,各组应该迅速整理和盘点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和要点,选派代表发言。教师就重点问题当堂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总结。然后布置作业、分发下一节课的导学案。可以说,在这种“10+20+1040”课堂模式中,教学时间明确,教学课堂程序清晰,生生充分互动,在其自主、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每个学习小组“共同分享”的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尤其是中间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习效益,历史课堂焕发出以生为本的巨大效能。在人人参与、讨论热烈、活力四射的激情氛围中,学生们培养了个人能力,开发了个体的思维,张扬了独特的个性。三、“导学

6、评”课堂教学模式的三大特色特色一:一课两案。“导学案”是师生共同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它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驱动程序”,是教师、学生、合作小组三边互动的“交换内存”;它既是教师和学生集体智慧的魔法石,又是课堂高效的制胜法宝。“课时设计方案”彻底改变传统的教案模式,分四环节设计。环节一为教师指导学生交流哪些内容,要达到什么目标。环节二为教师指导学生展示哪些内容,教师要讲哪些内容。环节三为当堂检测试题。环节四为教学反思。特色二:一课两评。当堂检测与课后检测将对学生的评价由课上延续到了课外。设计的评价内容,极其注重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大板块的测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

7、知识、方法、态度等各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以期实现课堂效能的最大化,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特色三:一课两本。为配合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引导学生人人都开发出自己的一种非同寻常的作业本“我的收获与积累”、“我的反思与提高”,它们不是打满“补丁”的普通笔记本和纠错本。作业本里圈圈点点、剪剪贴贴、密密麻麻,不仅记录着各种类型的错误、原题正解,还记录了教师的评价和个人感悟反思。目的就是让学生对已错题、易错题进行摘录、剪贴,使学生对一段时间的学习做出必要的总结归纳,可以更好地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而变得智慧起来。两本的建立和使用,让学生从错题中得到启发,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使教学效率较大幅度地提高,并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也为将来的学习做出重要的积累。新课程体系下的历史新教材,对于历史课堂的传授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围绕40分钟科学设计历史课堂教学路径,构建“导学评”课堂教学模式,是将先进的办学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的最佳范本,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中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