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论文。,关于本文,这篇课文是竺可桢于1920年写的一篇科学考察报告。它以西湖的生成原因为课题,以翔实确凿的资料、数据和考察结果为论据,通过严密的论证,得出了杭州西湖是一个泻湖,约生成于12000年前的结论。,关于本文,第一部分(14段)根据西湖所处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与湖中水深和沉积的考察,论证西湖是一个泻湖。第二部分(59段)根据山上岩石生成的年代和钱塘江三角洲与欧洲隆河,坡河三角洲生长速率的比较,推断西湖约生成于12000年以前。,第1段 全文的引论部分。,课文分析,这一段虽然非常简单,只有一句话,但是介绍的内容却不少。请同学们看课文找找看这一部分
2、主要介绍了哪几个方面。,1.提出论题,西湖生成的原因。,2.介绍研究方法,现场观察和资料参考。,3.表明论点,西湖是一个泻湖。,课文分析,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称之为海岸线。海岸线受着海浪的冲击、侵蚀,其形态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海岸线由平直变成弯曲,形成海湾,海湾口两旁往往由狭长的沙咀组成。狭长的沙咀愈来愈靠近,海湾渐渐地与海洋失去联系,而形成泻湖。此类湖原本是海湾,后来湾口处由于泥沙沉积而把海湾与海洋分隔开而形成湖泊,通常称为泻湖。如宁波的东钱湖和杭州的西湖。,小常识:什么是泻湖?,作者断定西湖是泻湖的原因是什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的?,第2段,对西湖所处地形的分析,1.西湖的地形是怎样
3、的?,2.西湖所处的位置?,3.冲积平原是怎样形成的?,4.为什么河流所带泥沙到了河口会沉淀下来?,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地形:南、西、北三面均为山所围绕,惟有东面是冲积平原。位置:在这个冲积平原之上。形成原因:由钱塘江带下的泥土沉淀堆积而成。沉积原因:a河流入海受了海水的阻力,速率减缩。b海水含盐分,盐分能够减少河水分子的凝聚力。,段落小结,这一段是对西湖所处地形的分析,说明它南、西、北三面环山,东面是钱塘江所形成的一个冲积平原。,第3段,对西湖近旁地质的考察,1.西湖近旁的地质情况,不但东面有冲积土,西面也有。,2.钱塘江初成时的情形,一切冲积土尚未沉下来,现在杭州所在的地方,还是一片汪洋
4、,西湖也不过是钱塘江口左近的一个小小湾儿。,3.后来的情形,钱塘江沉淀慢慢把湾口塞住,变成一个泻湖。,4.西湖初成时的情况,里湖的面积比现在的外湖还要大。,5.为什么现在的外湖还没有以前的里湖大?,因为南北诸高峰川流汇集,溪水带下的泥土流入湖中以后,速率顿减,就淤积起来,里湖靠山所以淤积得快。,课文分析,段落小结,这一段是对西湖近旁的地质的考察,从它东、西两面的冲积土,推断它原来是钱塘江左近的一个小湾儿,被沉积物慢慢地把湾口塞住,变成了泻湖。,第4段,对里、外湖水深的考察,1.里湖、外湖哪个湖深?,2.西湖上哪个地方的水略深?,3.为什么会出现里、外湖水不一样深的情况呢?,4.西湖之上哪个地方
5、的香灰泥堆积最少?为什么?,外湖水比较深。惟苏堤六桥、玉带桥、西泠桥之下水度略深。里湖中水流速极缓,水中所含最微藐的泥粒也都沉下来;外湖湖水流行较速水中微细的泥土不能沉降西泠桥上香灰泥堆积最少,因为水流湍急,香灰泥不能留足。,第四段通过对里、外湖水深的考察以及苏堤六桥、玉带桥、西泠桥下流速与香灰泥堆积情况的比较,进一步印证前文所阐述的水流与沉积的科学道理,为西湖是泻湖的推断作佐证。,段落小结,阅读59段思考:,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什么问题,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第一步先论证西湖是由水流减缩,泥沙沉淀形成,第二步推断西湖形成年代,根据西湖周围岩石生成年代推断。,西湖生成于12000年以前。,根据钱塘江三角洲伸展速度推断。,第二部分的论述过程,先提出结论;后进行说明论证;论证又分两大部分。,文章结构:,归纳总结,1.采用归纳、类比等论证方法。2.全文体现了科学论文的科学性、创见性、理论性和专业性。3.运用插图和表格,增强文章表达效果。,写作特点,一、课本P76第一五题。二、学习指导与训练。,布置作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