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既是前面学习口算的拓展,又是以后学习笔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的基础。分析学生的情况,我们认为有的孩子已经能够口算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多数学生也能够自主解决本课的新问题,只是学生由于个体差异所用时间长短和方法会有所不同。但是孩子们要认识到“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这一算理层面,还需要教师的点拨与引导。如何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找准新旧知识的链接点就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一个数学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出示主题图后,引导学生看懂图意:筐里有30个桃,筐外有4个桃,并列出相应的四道算式,直接将例题和“试一试”中的算式整为一体。在讨论算法的过程中,学生提出了“4加0等于4”的笔算方法
2、,却没有学生主动地从数的组成的角度推想计算结果。因此,在引导学生说出“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与“3个十和4个一减去3个十等于4个一”的算理后,我采取单独指名说、同桌说、全班齐说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算理的理解和表达。对于“试一试”的两道题,除了让学生从数的组成角度掌握计算的算理外,我还鼓励学生从“想加算减”、“想减算减”等角度进行多样化的计算。 “想想做做”的处理总体上比较顺利,只是最后两道实际问题因为时间比较仓促,课件读题后便直接让学生完成计算,结果有两、三个学生在计算方法上出现错误。对于一年级的解决问题,我们还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1)找一找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说一说解题思路;(3)列式计算;(4)说一说算式的意义,反思解题思路,而今天的处理过程明显不到位。其实每节课我都是带着手表进课堂的,每过一会就要看一下时间,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节奏。而像今天,因为一直忙于算理的表达而放慢了教学节奏,结果最后的两个问题就没有足够的处理时间。我常常在想,会不会有一天我不用一直看表也能较好地掌控课堂节奏呢?这就要求我充分积累教学经验、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有一个准确而充分的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