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25.01KB ,
资源ID:1311507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31150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疆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总汇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疆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总汇Word文件下载.docx

1、1、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2、 教育起源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错误的理论,一是生物起源论,二是心理起源论。3、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4、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规律的学科。5、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6、 教育有两大基本规律,一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二是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7、 德国的哲学家康德首次在大学教授教育学。8、 我国封建社会的官学具有明显的等级性,教育内容独尊儒家学派。9、 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10、 教育学与教育科学的关系: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

2、础学科。11、 独立形态的教育学是以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为开端。12、 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3、 赫尔巴特1806年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14、 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即教育学的诞生。第二章 教育功能1、 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学校教育)。2、 印度发现的“狼孩”事例表明,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生理前提作用)。3、 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是因为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4、 人之所以具有可教育性,就在于人具有(可塑性)。5、 在人发展的关键时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

3、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6、 自然科学的教学内容之所以不可能再古代社会学校中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因为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7、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8、 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9、 影响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的(生产力)。10、 教育对社会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人才培养)来实现的。11、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12、 生产力对教育起(决定作用)。13、 “平等的”开放式教育是(网络教育)的特点。14、 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的是(信息技术)。15、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16、 学校中

4、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高度统一体是(校风)。17、 “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18、 狼孩的故事说明了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19、 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遗传因素)。20、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是(遗传因素)。1、 在协调家庭、社会和学校对儿童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时,学校起着主导作用。2、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人的发展的外因。3、 教育传递文化实质上是一个精神文化在生产的过程。4、 儿童身心发展受遗传因素、环境、教育及个人主观能动性影响。5、 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要从儿童身心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6、

5、遗传因素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7、 人的发展主要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8、 社会环境包括被人改造的自然(人化自然)、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9、 根据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10、 初中生发展的总体特征是身心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突出和独立精神的加强。11、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12、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生产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13、 教育能够传递文化、保存文化、创造更新文化和传播文化。14、 教育能为政治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发挥政治职能

6、,促进政治民主化。15、 劳动者在产生的基本手段是教育。第三章 教育目的1、“个人本位观”盛行于(18世纪)。2、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4、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5、教育目的是检查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和评判标准,这最能说明的是教育目的具有(教育评价功能)。6、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7、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学家卢梭主张体现了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思想)。8、社会对学校教育培养造就人才个体的质量规格或素质标准要求的总设

7、想、总规定,这是(教育目的)。9、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为严重的时期是(资本主义社会初期)。10、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11、我国1982年宪法中对教育目的的表述是“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2、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学大纲)。13、教育目的可以发挥(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14、社会本位教育目的得代表人物是(涤尔干)。15、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16、(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17、主张“教

8、育目的是培养国家的公民并帮助个人追求自由的思考”是(法国思想家卢梭)。18、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的主张体现了(社会本位论思想)。19、(圣西门)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最早提出了“全面发展的人”的思想。1、 资本主义教育目的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又要给予广大劳动人民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2、 教育目的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目的。3、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4、 教育目的即使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点。5、 在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问题上,教育史上形成的两个理论流派,一是个人本位论,二是社会本位论。6、 学校教

9、育狭义的教育比广义的目的性强。7、 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述。8、 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第四章 学校教育制度1、 全世界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制度的国家是(德国)。2、 义务教育的灵魂是(民族性和公共性)。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1986年)。4、 现代学制首先产生于(欧洲)。5、 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沟通)。6、 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学校绩效)。7、 我国现代学校制度产生于(清朝末年)。8、 学校教育制度最先出现的形态是(双轨学制)。9、 我国原义务教育法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开始实施的时间分别是(1986年7月1日和2006年

10、9月1日)。10、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在(1951年)。1、 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2、 国家把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现九年义务教育。3、 我国义务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国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5、 普通中学的任务是为各行各业培养合格的社会劳动者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6、 我国的中等教育包括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两部分,而初级中等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7、 我国现代学校及其制度是从西方引进的。8、 学校仪式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11、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有效工具。9、 学校管理中有两种沟通形式即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第五章 教师和学生1、 主张“教师中心说”的代表教育家是(赫尔巴特),主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2、 主张“学生中心说”的代表教育家是(杜威)。3、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4、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5、 我国教师法规定,具备教师资格证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是中国公民)。6、 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是(热爱学生)。7、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教育家(陶行知)所恪守的信条。8、 教师知识的范畴(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了解所教学科的最新发展动向;掌握培育人的理论和经验)。9

12、、 师德的范畴(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严于律己)。10、 作为中小学教师,其必须学习的教育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各科教学法)。11、 教育学生则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是对教师(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方面结构的要求。12、 从根本上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取决于(教师提高素养)。13、 一般认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始于(17世纪)。1、 教师的职责、使命和目的在于教书育人。2、 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特殊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等特点。3、 对我国教师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具体规定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4、 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热爱学生

13、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5、 教师的素养包括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6、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双向反馈、教学相长。7、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8、 教师应具有的知识素养,主要包括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9、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包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10、 尊师与爱生,教学相长,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辩证统一的过程。11、 教育机智是由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能力决定的。第六章 课 程1、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学科课程标准)。2、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泰勒),

14、存在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泰勒)。3、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课程是活动)。4、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5、(杜威)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6、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7、教科书编写遵循的原则是(科学性、思想性、基础性、实用性)。8、一级课程(国家课程)。9、学校教育的基础是(课程)。10、最早提出“隐性课程”的学者是(贾克森)。11、现代科学课程改革的总趋势是(强调知识的系统、结构化;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培养;重视个别差异)。12、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