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流调压主电路设计、触发电路设计、保护电路设计及相关计算和波形分析部分。下面分别做详细的介绍。1.3 电路设计任务1 进行设计方案的比较,并选定设计方案。2 完成单元电路的设计和主要元器件的说明。3 完成主电路的原理分析,各主要元器件的选择。4 驱动电路的设计。5 电路的仿真。 1.4 设计方案选择采用两个普通晶闸管反向并联设计单相交流调压电路。二单相交流调压主电路设计及分析所谓交流调压就是将两个晶闸管反并联后串联在交流电路中,在每半个周波内通过控制晶闸管开通相位,可以方便的调节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交流调压电路广泛用于灯光控制及异步电动机的软启动,也用于异步电动机调速。此外,在高电压小电流或低电
2、压大电流之流电源中,也常采用交流调压电路调节变压器一次电压。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研究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设计。由于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情况与负载的性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下面就反电势电阻负载予以重点讨论。2.1 电阻性负载由于题目要求输出电压范围为0100V,所以方案可选电阻性负载或阻感性负载。本电路采用单相交流调压器带阻感负载时的电路图如图2-1所示,在负载和交流电源间用两个反并联的晶闸管VT1,VT2相连。 图2-12.1.1 电阻性负载的交流调压器的原理分析 其晶闸管VT1和VT2反并联连接,与负载电阻R串联接到交流电源上。当电源电压U2正半周开始时刻触发VT1,负半周开始时刻触发VT2,形同一
3、个无触点开关。若正、负半周以同样的移相角触发VT1和VT2,则负载电压有效值随角而改变,实现了交流调压。移相角为时的输出电压u的波形, 波形如图2-2所示。图2-2 输入输出电压及电流波形图 (1) 建立模型仿真根据原理图用matalb软件画出正确的仿真电路图2-3, 图2-3(2)仿真参数设置设置触发脉冲分别为30、60、90、120。与其产生的相应波形分别如图2-4、图2-5、图2-6、图2-7。在波形图中第一列波为晶闸管电流波形,第二列波为晶闸管电压波形,第三列波为负载电流波形,第四列波为负载电压波形图2-4晶闸管电流波形图2-5晶闸管电压波形图2-6负载电流波形图2-7负载电压波形2.
4、1.2 结果分析上面图2-4-图2-7给出了分别为0度、 30度, 60度,90度、150度和180度时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纯电阻负载的电压和电流的仿真波形。当晶闸管触发控制角=0时,U=U2 ,负载两端的电压U和流过其电流的波形均为正弦波。当0时,U、的波形为非正弦波,控制角从0180度范围改变时,输出电压有效值U从U2下降到0,控制角对输出电压U的移相可控区域是0-180度。把角等于0度、 30度, 60度,90度、150度和180度分别代入下式可得到=图2-4-图2-7的仿真波形,可得到随着角增大,负载两端电压U的波形的曲线部分的宽度越来越窄,则其有效值将不断减小。由此可知,理论分析与仿真
5、结果是一致的。在Sim库环境下利用电力系统模块库中的电力电子器件组建单相交流调压纯电阻电路,并对电路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角的大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能够得到很好的调压结果2.2阻感负载由于感性负载本身滞后于电压一定角度,再加上相位控制产生的滞后,使得交流调压电路在感性负载下大的工作情况更为复杂,其输出电压、电流波形与控制角、负载阻抗角都有关系。其中负载阻抗角,相当于在电阻电感负载上加上纯正弦交流电压时,其电流滞后于电压的角度为。为了更好的分析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在感性负载下的工作情况,此处分三种工况分别进行讨论。2.2.1电路结构当负载为电感线圈、交流电动机或变压
6、器绕组时,这种负载称为阻感性负载,电路图如图2-8图2-82.2.2工作原理工作情况与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时相似。当电源电压反向过零时,由于负载电感产生感应电动势阻止电流变化,故电流不能立即为零,此时晶闸管导通角的大小不但与控制角a有关,而且与负载阻抗角&arctgwl/r有关。两只晶闸管门极的起始控制点分别定在电源电压每个半周的起始点,a的最大变化范围&=a180度,正负半周有相同的a角2.2.3模型仿真图图2-92.2.4仿真图图2-10三、触发电路设计 晶闸管触发电路的作用是产生符合要求的门极触发脉冲,保证晶闸管在需要要的时刻有阻断转为导通。广义上讲,晶闸管触发电路往往还包括对其
7、触发时刻进行控制的相位控制电路,但这里专指脉冲的放大和输出环节。晶闸管触发电路应满足下列要求:1)触发脉冲的宽度应保证晶闸管可靠导通,对反电动势负载的变流器应采用宽脉冲或脉冲列触发; 2)触发脉冲应有足够的幅度,对户外寒冷场合,脉冲电流的幅度应增加为器件最大触发电流的3-5倍,脉冲前沿的陡度也许增加,一般需达1-2A/us;3)所提供的触发脉冲应不超过晶闸管门极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定额,且在门极伏安特性的可靠触发区域之内;4)应有的抗干扰性能、温度稳定性及与主电路的电气隔离。根据以上要求分析,采用KC05移相触发器进行触发电路的设计。KC05可控硅移相触发器适用于双向可控硅或两只反向并联可控硅的
8、交流相位控制。KC05驱动电路如图3-1所示:图3-1单相交流调压触发电路原理图四、 单相交流电压电路设计总电路图图4-1单相交流电压电路总电路图五、单相交流调压电路总结及体会通过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我加深了对课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平常都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此次课程设计中,真正做到了自己查阅资料、完成一个基本汇编程序的设计。在此次的设计过程中,我更进一步地熟悉了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原理以及触发电路的设计。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困难,通过查阅资料,相互讨论,我准确地找出错误所在并及时纠正了,这也是我最大的收获,使自己的实践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让我对以后的工作学习有了更大的信心。通过这次课程
9、设计使我懂得了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温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参考文献1 王兆安,刘进军.电力电子技术(第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52 陈道炼.DC-DC逆变技术及其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 张乃国.电源技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4 何希才新型开关电源设计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 阮新波,严仰光直流开关电源的软开关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6 王云亮.电力电子技术.第一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8 7 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8 梁延贵主编.现代集成电路实用手册可控硅触发电路分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29 刘锦波,张承慧.电机与拖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0 林敏.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81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