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键词中国护理;发展历程;评价解析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84 - 2014( 2009) 11 - 0641 - 04明末清初西方现代科学思想开始传入中国。鸦 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众多传 教士在中国沿海和内地陆续开办教会医院和学校, 在他们治病救人传播宗教思想的同时也把现代医学 和护理的思想带入中国。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 的封建帝制,成立了中华民国,中国开始进入了军阀 混战和革命战争的年代。1949年新中国成立,建立 了社会主义制度,揭开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就是在这跌宕起伏的社会中诞 生、壮大并走向辉煌。1西方现代护理思想在中国的
2、传播1.1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社会从17世纪中期到 18世纪末期,西方英、法、美等国家相继进入资本主 义社会。中国却依然在封建社会的道路上缓慢发 展。19世纪3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 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为了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商品 市场,1840年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 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历经了第二次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战争以后,中国完全丧失了国家的主权,在政治、军 事、经济上日益受到侵略者的控制和影响。1.2 西方现代护理思想的传入西方国家对中国 除政治、军事、经济侵略外,还进行着文化侵略。文 化侵略的政策包括办教堂、医院、学校等。
3、1890年 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大会纪要中记载“真正的基督 教学校,其作用不单纯传授宗教,而是给学生以智慧 和道德训练,使其成为社会上和教会之中有势力的 人物,成为一般人民的导师和领袖”。然而文化侵 略的政策产生了西方国家不曾设想的另种结果, 一方面中国的志士仁人通过学习西方文化看到了中 国封建社会的落后,决心向西方学习发奋图强、振兴 中华;另一方面不少受西方教会组织派遣来华的传 教士,怀着传播“基督福音”的热情和对中国人民的 同情心,决心帮助中国进行社会变革和制度建设。 其中,1887年美国护士兼传教士麦克奇尼在上海西 门妇孺医院倡行用南丁格尔方法开展护理工作并培 训中国护士, 1888年美国护
4、士约翰逊在福建创立了 基督教协和医院护士学校,使上海和福建几乎同时 成为中国现代护理的发源地。1.3中国护理组织的建立1907年美国基督教卫 理公会派护士信宝珠到福建基督教协和医院工作, 她发现福建和其他地区的许多医院护理工作没有任 何条例和规定,遂认为从长远考虑中国应该像欧美 国家一样成立护士自己的组织,在她的积极推动下, 1909年8月19 H由7名外国护士和2名医生在江 西庐山牯岭创建了拟在统一全国护理工作的机构 “中国中部看护联合会”,8月25日第二次会议时更 名为“中国看护组织联合会”,从此中国护理事业走 上了有组织的发展道路。“中国看护组织联合 会”从1909年到1912年为初创时
5、期,限于人员分散 且为兼职,未能有效开展工作,而且学会职员均由外 籍护士兼任,直至1914年钟茂芳成为第一位担任中 华护士会副会长的中国护士,1928年伍哲英成为第 一位中华护士会会长的中国人,才改变了中国护理 界领导权长期由外籍护士统领的局面。20世纪初,尽管西方医学和护理思想传入中 国,推动了中国近代护理专业的发展,但是在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中国,护理仅仅是辅助医疗的一项工作, 不可能有所发展,“护士 ”称为“看护”,其工作内容 相当于卫生员,由于受西方影响较大,当时的护士服 装、操作规范以及教科书都带有明显的西方特色。2 革命战争时期的护理工作2.1国民时期的护理工作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6、 以后,中国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从1912年到1927 年北伐战争的胜利,国民政府一直在与军阀进行战 斗无暇顾及中国医疗和护理事业的发展,这个时期 却成为了西方教会医院和学校迅速发展的时期,其 中最著名的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成立,这所由美国 洛克菲勒基金会1917年投资建设的高等医学学府 是按照当时欧美最优水平标准建立的,目的是培养 第一流的临床学家、教育专家、科学家和卫生行政专 家,1920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正式开学 这是我国当时唯一培养护理本科生的高等学府, 1931年毕业生王璘瑛后来成为了我国第一位南丁 格尔奖章获得者,中华护士会1/2以上的会长或干 事毕业于此学校。1914年中华护士
7、会第一届全国护士会员代表 大会在上海召开,从此中华护士会成为了中国护理 工作的真正组织者和领导者;其贡献是第一,建立了 护校注册制度。第二,成立了教育委员会统管护士 统一考试。第三,加入了国际护士会。第四,指导组 建了全国各地护士分会。第五,出版了护士专业期 刊和书籍。1929年国民政府卫生部、教育部设立了医学教 育委员会,中华护士会多次强调护士教育是医学的 一部分,理应归教育部统一管理,1934年国民政府 内务部和教育部派4人,中华护士会派资深会员5 人组成中央护士委员会,这便是当时中国护士教育 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1932年7月4日中华护士会 在国民政府正式立案,1935年聂毓禅被任命为中
8、央 护士教育委员会秘书,常驻南京教育部。1936年国 民政府颁布了护士章程,要求全国护士学校统一注 册,并进行护士登记工作。护士教育纳入国家教育系统以后,由政府负责 护士学校立案,护士便自然具有国家赋予的法律地 位,护士的职业在社会上也就相应提高了,国民政府 的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抗日战争胜利以后。2.2红军时期的护理工作1927年在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的护理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 小到大、从不正规到逐步正规的过程。红军中的护 理工作者(当时称看护员)与全体卫生工作者一道 经受了战争考验,在完成战伤救护、治疗、护理、卫生 防病等任务中作出了可贵的贡献。1928年在井冈 山的中心地区五井
9、,创造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红军医 院,为人民军队开展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1932年 1月在汀州开办的看护学校,是红军创办的第一所 军医学校,标志革命队伍护理工作的开端。2.3抗日战争时期的护理工作1937年卢沟桥事 变,中国人民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这一时期的护理 工作较红军时期又有了新的发展。有些医院建立了 比较正规的护理规章制度,设立了护士主任,护理设 备也有改善。大批医护人员从敌占区奔向敌后抗日 根据地,她们大都经过了卫生学校或医院举办的训 练班的培训,为适应游击战争的需要,采取分散、隐 蔽、灵活、机动的工作方式,在极为艰苦困难的条件 下,积极努力地完成抗日战争救护伤员的任务。1941年在党中
10、央、毛主席直接关怀下,成立了 中华护士会延安分会,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护理 工作第一次有了专业组织和学术指导机构。毛主席 亲笔题词:“护士工作具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尊 重护士、爱护护士”,明确指出了护理工作的重要 性,肯定了护士的社会地位。期间也涌现出一批优 秀的护士代表人物,如沈元晖、聂毓禅、田粹励。沈 元晖1941年到延安,任延安中央医院护理部主任兼 护士训练班主任,在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建立了 严格的科学管理检查制度,保证了护理质量,并在党 中央的支持下建立了中华护士会延安分会。聂毓禅 是北京协和医院护校的第四任校长,也是担任这项 工作的第一位中国人。1943年在日本侵略者占领 北
11、京协和医院时,聂毓禅在与敌人斗争的同时坚持 办学,并与护校师生一起将学校迁至成都,在战争中 保存了中国唯一的护理高等教育学府。田粹励在抗 日战争时期,在沦陷区努力维持总会工作,进行护士 学校注册和毕业护士会考、颁发证书及吸收新会员 等会务工作。1938年11月加拿大女护士琼 尤恩 与白求恩同行到达中国抗日前线,抢救伤病员、培训 医务人员、创办医疗与医药学校,为根据地的医疗保 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2.4解放战争时期的护理工作1945年解放战争 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广大护理人员以 高度的革命热忱、顽强的工作毅力,克服困难,出色 完成了战伤救护工作,救治护理伤病员128万余人, 治愈
12、归队率为76%。为保证战争的需要,陕甘宁 根据地党政医院均转为军队医院。护理人员探索并 总结了大兵团作战的护理工作经验,以及阶梯治疗 及转运工作中的护理经验,建立了比较正规的护理 制度、护理常规。期间涌现出一批护士英雄人物,如 被称为“我们的南丁格尔”的李兰丁由于贡献突出, 1945年被评为三等模范医务工作者1950年被华东 军区授予一级人民英雄称号;丁志辉先后获模范干 部、模范党员、模范医务工作者等称号成为第一届全 国政协代表,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并 先后被选为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从19371945年抗战胜利,历时八年,因处于 战时状态,军事第一,一切从简,中国护理事
13、业受物 质环境和经济以及交通的影响,发展艰难,即使战前 所掌握的护理技术及规章制度,也因战时医院设备 的简陋及缺乏而遗忘或荒废了,而在战地救护、病人 转运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19451947年,卫生 事业获联合国善后救济医药物资的补助,尚见进展, 当时,我国医护比例应1:4或1:5,实际远未达到。 据统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中华护士学会 注册的护士学校有183所,培养护士 3万余人,全国 13个省市建立了护士分会,共有会员1万余人。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衰 退,民不聊生,护士社会地位低下,护理工作未受到 应有的重视,大多护士看不到自身的价值及前途,以 至社会各界人士对
14、护士工作及服务精神颇有微词。 此外,护士生活福利待遇及护士教育等方面存在的 一系列问题导致护理队伍极不稳定。3新中国成立和中国护理事业的蓬勃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 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了一个 新纪元,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独立统一的道路,开始 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1949年5月在郑州召开的第四野战军首届护 士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护士工作要专业 化,要建立护士工作系统”的观点,加速了护理工作 专业化、系统化的进程,1950年中华护士学会第十 七届全国护士会员代表大会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 全国护士代表大会,中央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卫生部 部长李德
15、全,全国妇联副主席邓颖超亲临大会并发 表讲话。3.1社会主义初建时期的护理工作在1949 1965年期间,我国护理管理体系自上而下为:中央 卫生部医政处,省卫生厅医政处,县、市卫生科 (局)。由此,护理行政管理机构初步理顺,为护理 工作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我国护理工作者奔 赴朝鲜战场,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国 人民志愿军护理人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英勇奇 斗、不怕牺牲,在危重病人的护理,伤员转运途中的 护理,坑道内护理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成绩。1950年,全国第一届卫生工作会议上确定:医 学教育实行高、中、初三级制,以发展中级医学教育 为主,护理列为中级专业教育。1954年最为突出的代表是解放军西北军区第 一陆军医院护理部主任张开秀和西北军区后勤部卫 生部高级护校校长黎秀芳,创造性地提出了根据病 人病情分轻、重、危“三级护理”的分级护理制度,使 护理差错事故明显减少,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并有利 于人力的合理安排以及工作的有条不紊,经过不断 研究和完善,由军队推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