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技进步、教育发展和优秀人才,是驱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 会加快发展的最重要力量,在经济后发地区的跨越式发展中越来越具 有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科教发展和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 就,但是,人才总量不足、增长不快、部分领域流失严重、高层次高 技能人才紧缺、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的环境建设滞后、人才对科教兴黔 战略的支撑力不足等问题突出,仍然是影响和制约我省加快发展的瓶 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要贯彻主基调、实施主战略、推进“三 化同步”和跨越发展,根本上要依靠人才、依靠科技教育。全省各级 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人才是加快发展的第一资源等科学的人才观, 切实增强推动科教兴黔、人才强省的自觉性坚定性
2、,进一步解放思想、 解放人才、解放第一生产力,奋力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的生动局面。2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服务发展、以用为本、整体开发,突出 以增强自主创新、合作创新能力和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技能型人才为 重点,以优化科教和人才资源配置、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和集聚使用人 才的主体作用为主抓手,着力抓科技创新用活用好人才,抓教育改革 发展培养人才,抓产业和园区建设集聚人才,抓人才引进满足发展急 需,抓导向充实基层人才队伍,抓机制创新激活留住人才,抓服务体 系建设关心关爱人才,为探索走出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之 路提供强劲的
3、科技支撑、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3主要发展目标。通过“十二五”后三年的努力,力争实现“三提 高、三集聚、两优化、一达到”目标。即:人才的总量、素质和效能 “三提高”,推动人才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管理领域、向重点发展产 业、向各产业园区三集聚”,人才的结构和发展环境两优化”, 人才发展的主要指标达到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平均水平。人才资源特别是创新创业人才总量、质量显著提升。到2015年, 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65万人,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 高到10%以上;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87万人,技能型人才达到 8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型人才的26%以上;人才贡献率提高 到25%,科技进步贡献
4、率达到45%以上。以科技、教育、卫生等为重点的社会事业领域人才队伍加快扩大。 到2015年,全省科技人才总量达到30万人,研发人员达到7万人年, 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达到28人年;各级和各类专任教师达到45 万人,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或接近100%, 高等学校每年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300名,本科院校专任教师中具 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达到50%以上、专科学校达到30%以上;全省 医疗卫生集聚人才20万人以上,每千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职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病床数分别增加到45、15、14和33 个;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大,中、高级社会 工
5、作人才达到15万人以上。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加快发展。全省能源矿产和原材料产 业、特色轻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含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 业、文化和旅游产业、特色农业、金融业分别集聚人才28万、13万、 8万、11万、25万、48万和5万人,培育引进一批特色人才团队,开创 引金、引资、引智、引才的良好局面;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达到30万人, 产业园区集聚各类人才20万人,全省四分之一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 和技能型人才向民营经济集聚。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企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进一步扩 大,人才在省内得到合理流动,全社会尊重和用好人才的氛围进一步 形成。特别是围绕留住、引进、培养、用好人才
6、等环节,在创新人才 选拔、评价、引进、培养、流动、激励和投入机制上取得新的突破性 进展,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的环境进一步优化。4注重优化资源配置。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相结合,注重把握 从宏观层面谋划区域经济空间布局、引导优化科教和人才资源配置这 一关键,突出优化“三个布局”,打造集聚吸引、激活用好人才的创 新创业环境,不断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着重优化交通布局, 加快建设覆盖省内、联通省外的高速立体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为科教 资源和各类人才在省内快速流动和跨省流动提供保障、创造条件;优 化城镇空间布局,在做大做强贵阳为重点的中心城市、促进同城化发 展、增强中心城镇承载能力的过程中,重点推动科技
7、、教育、卫生和 文化等资源相对集中布局,以提供更加便利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集 聚激活人才;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围绕推动重点产业跨越式发展、 促进军工企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坚持推进产业园区及标准厂房建 设,为产业及企业集群发展、形成创新合力和集聚人才搭建良好平台, 带动提升全省人才发展和科技创新整体水平。二、抓好重点任务5推进科技创新用好用活人才。切实按照科技创新和科研机构建设 发展的规律,着眼于搞活做强骨干科研机构,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 推动用好用活科技人才。注重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现阶段快速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模式,积极推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 的协同创新,推进高新技术开发
8、区科技城、高校科技园建设,加快建 成全省创新创业示范园、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和生态宜居融为一体的 现代化科教城。采取设立董事会、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等办法, 加快推进贵州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建设,促进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 点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企业、科研院所进行科 研资源整合,共同建立研发中心,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十二五”后 三年,重点推进建设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新建2 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重点推进30个院士工作站、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和100个 省级人才基地建设。重点培养150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加快建设
9、250 个有实力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加快培育若干有竞争实力的两院” 院士候选人才;在高等学校的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安排配备10名以上在职在编人员。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化为 目标,以重点产业和产业园区为重点,到2015年,重点培育建设20 家以上国家级、省级的产业人才和技术创新战略联盟。6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培养人才。围绕我省重点领域发展的需要,在 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加快新设和调整紧缺学科专业,扩大硕士、博士 研究生培养规模,使教育更加适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花 溪大学城和贵州理工学院,争取设置贵州文化旅游大学、城市规划建 设大学、商学院、茅台白酒产业学院等院校,加大对
10、市(自治州)院 校扶持力度,支持发展民办教育。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 和职业培训,重点实施“9+3”义务教育及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 划,支持在产业园区及周边建设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支持建好清镇 职教城和在市(自治州)政府所在地建设职教园区,集聚优质职教资 源,加强认证机构建设,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培训认证。到2015 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含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规 模分别达到170万人、77万人,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 别达到85%. 30%,全省以县为单位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优秀 教育人才的培养,加快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在学前教育、中 小学校、
11、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加快培养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 人。积极引导和推动教育及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把寄宿制小学集 中布局到乡镇,把农村中学集中布局到县城,把职教园区集中布局到 中心城市。加大继续教育和人才培训力度,每年遴选专业技术人才、 企业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300名,到国内外著名高等学校、科研院 所、企业研修;每年从市(自治州)、县(市、区)选派约200名青年优 秀专业技术人才,到省级人才基地开展提升培训。健全完善职业经理 人培养机制,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加强农技人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的培养扶持。到2015年,农 村实用人才总数达到60万人。7推进产业
12、发展和园区建设集聚人才。围绕我省发展白酒、两烟、 茶叶、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等特色轻工业、推进煤电磷、煤电铝、煤 电钢、煤电化等资源深加工产业一体化、支持以航空航天等军工技术 为支撑的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提升文化旅游等 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园区经济,重点加快国家级和省 级开发区、其他重点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相 应规划建设一批研发中心和科技创新设施,优先用于园区内企业的创 新发展和人才发展。积极支持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人才特 区建设,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人才自主流动管理、给予先行先 试政策等方面积极探索。制订民营经济人才专项发展规划,促
13、进民营 经济组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推动产业和园区的人才基地建设, 到2015年,重点建设5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25个技能大师工作 室。8大力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深入开展招商引才、项目引才和 技术引才等专项活动,采取在境外、省外人才集中地设立窗口、定期 组团招聘、与国内知名高等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多种形式吸引和 引进国内外创新创业人才。在招商引资的同时招才引智,在引进项目 的同时引进项目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到2015年,引进、培 养重点产业学科带头人和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00名、高层次创新 创业人才1000名以上。坚持推进柔性引进人才方式,支持企事业单位 采取咨询、兼职、
14、考察讲学、业务顾问、课题攻关、委托开发等形式, 吸引境外、省外人才和智力。实行限时办结工作制,对于符合引进条 件且手续齐全的境外、省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原则上5个工作日 内办结引进手续。9大力推进基层人才队伍建设。采取政府购买岗位、报考公职人员 优先录用、建立“五险一金”等措施,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创 业就业。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结合贵安、金阳等新区规划建 设,引导和支持省人民医院、贵医附院等骨干医疗资源合理布局;加 大市(自治州)骨干医院和县级医院建设,构建区域医疗服务中心; 推进重点卫生院集中布局到中心乡镇,引导和支持医师等卫生人才资 源走向基层,到2015年,实现城市社区每万
15、居民配置1 2名全科医生, 农村每个乡镇卫生院配置1名全科医生。从2013年起,统筹实施“农 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乡镇特岗医生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每年结合各市 (自治州)、县(市、区)及乡镇事业单位编制缺额情况,选拔一批 优秀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到乡镇(街道)、村(社区)从事教育、医疗 卫生、农业、科技、文化等社会服务领域工作。对参加上述基层就业 项目的人员,采取优先考核录用、政府购买岗位和重点招聘社会管理 专业高校毕业生等措施,加快建设适应基层社会管理的社工人才队 伍。探索与公务员录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相衔接的选聘考试方 式,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从2013年起,实行选聘大 学毕业生到村任职与选调生到基层任职并轨,每年定向招考一批高校 毕业生到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作三年,充实基层党政人才队 伍。建立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