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5.61KB ,
资源ID:13096095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30960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析福州地区妈祖习俗发展变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析福州地区妈祖习俗发展变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从现实意义上讲,它 探讨了妈祖信仰本土化的重要意义,并概述了妈祖内容和仪式发生的变化。关键词:妈祖文化;习俗;道教;对比作为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海神崇拜对象,于10 世纪成型的妈祖信仰经历了信众一代代的更迭却依然是经久不衰,并以渔民为基础,以护航出海为主要形式逐渐吸收了各行各业的信 众。它的影响力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覆盖海峡两岸直至整个中国沿海,并发扬至中国大陆 和全球各地,被当做中国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历久弥新,经 久不衰。本文旨在研究妈祖文化传播至福州地区产生的变化与湄洲祖庙相对比,在对比中感受 妈祖文化的生命力。一、妈祖信仰由来时至今日,妈祖信仰发扬传播已

2、经经历了千百年,渐渐形成了含义丰富的妈祖信俗。廖鹏飞作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是目前最早描写妈祖生平事迹的历史文章。文中写到:“世传 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屿人。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既殁,众为立庙于本屿。”1而据 “明朝末年天妃显圣录湄山飞升所记,妈祖羽化成仙后,本地居民在妈祖羽化处建起一间“落落数椽”的小小庙宇,称为“通贤灵女庙” 2。这就是如今湄洲岛祖庙的前身,正殿后方的石墙有一处刻有“升天古迹”四字,依然可以看见千年前“灵女庙”遗留的痕迹。 后来妈祖默娘受到了官方大大小小30 多次的封赏,其位分从”夫人”、”妃”直至”天妃”、”天后”,也被信众们称为”天上圣母”。宋雍熙四年,妈祖

3、羽化升天之后,民众们感念默娘的伟大 功绩,便在湄洲岛上建庙纪念,这就是祖庙的最初由来。二、福州地区妈祖文化比之于湄洲“妈祖文化”一词最初是内陆的研究者提出并使用,它是关于林默娘“妈祖信仰”的延伸和衍化。妈祖信仰的传播原本仅限于莆田,泉州及其邻近地区。南宋时期,它传播到闽、浙、粤甚 至国外的沿海地区。元代,覆盖至大陆以北的沿海。在与福州当地文化的交融中吸收新的内涵,逐渐形成如今与祖庙不同的风貌。(1) 妈祖信仰由来与寄托的变化。从莆田的湄洲祖庙和福州妈祖庙建成的传说和历史背 景不难看出两个地区民众最初的对妈祖的信仰寄托是不同的。湄洲地区妈祖信仰主要是感念妈祖在海上大显神通,救苦救难,渔民信奉妈祖

4、最初为了出海谋生求个顺遂归来。发展至今,人 民的妈祖信仰已经从祈求海上平安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了,如事业、家庭、健康等等。而福 州天后宫的由来是相传,当时在郎官巷旧址上有一条河里有东西闪闪发亮。有人怀疑是珍宝, 走近一看,发现漂浮着七根枯木,于是把木头捞起抬回家里,但奇怪的是,次日枯木又回到原 处。于是他再次把枯木抬回家中,次日枯木又自回河内。更惊奇的是当天夜里,周边百姓竟然 做了一个共同的梦,梦中北斗七星化为七位仙人希望民众们能在此处建立一座妈祖的庙宇。于 是建宁泰宁各地的商人集资募捐,便有了如今的天后宫。到了现在,福州的妈祖信仰在很大程 度上依旧是商会祈求昌隆生意的寄托。(2) 妈祖祭祀过

5、程与音乐的变化。有句话叫“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由此可见妈祖文化影响之深远。而妈祖文化之所以影响深远也与其灵活的信仰方式相关,就莆田本地而言,不 同区域的妈祖信仰方式就有几十种。而不同的信仰方式也就导致了不同的祭祀方式。现代湄洲 妈祖祭典在沿用清朝的祭祀规格下,增加了周礼中祭祀天子时才能用的八佾之舞,扩大了祭祀 的规模。妈祖祭典主要以默娘出生之日三月廿三和妈祖羽化成仙九月初九作为妈祖的春秋两祭 为主。其主要形式大致为:放礼炮,鸣钟鼓,各仪仗乐舞等部门就位,然后迎神上香,接着献 奠帛,念祝文,三跪九叩行初献,次献和终献三礼,并分别伴奏海平和平咸平三 乐,献礼结束后焚烧祝文,送神,再行三跪九叩礼

6、退场。福州妈祖祭祀典礼的音乐采用的是斗堂禅和曲,斗堂禅和曲是礼斗科仪中的核心 部分,现一般由正一派的道士演唱。禅和曲是由闽剧和十番乐等多种曲乐融合在一起所形成的 一种新的曲乐体系。在100 多年前,斗堂禅和曲深受福州当地名流乡绅的喜爱,1949 年前后和斗堂文化一起传入台湾,并且广为流传。(3) 庙宇建筑风格的不同。莆田湄洲岛属于完全海洋性气候,由于四面环海,高湿,降 雨量大等因素,木结构容易腐烂,所以当地建材的首选建筑多使用石料、砖砌筑的墙体承重, 再用石柱作为主力,这便是自然环境在建筑风格上的体现。在庙宇格局上湄洲祖庙正殿屋顶挺 拔,坡度较陡,设前厅为中轴线,深度为300 米,高度为 40

7、 米有一主宫庙道。从雄伟的山门到妈祖正殿,共有323 个台阶。祖庙山顶,建有14.35 米高,用 365 块花岗石雕砌的大型妈祖石雕塑像,见图 1寄寓妈祖 365 天都保佑着 14.35 平方千米的湄洲百姓。从山门至升天楼、从升天楼至妈祖石像的石级分别是323 级、99 级,象征着妈祖诞辰日是三月廿三、升天日是九月初九。位于朝天阁右前方的寝殿又称正殿,分前殿、后殿,中间设天井。廊柱上一副对联 书:“四海恩波颂莆海,五湖香火祖湄洲。”同时在柱上也贴了一副对联为:“齐齐齐齐齐齐齐齐齐齐戒;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朝音。”齐通“斋”,朝通“潮”,寓意“齐齐斋戒”和“朝朝潮音”, 上联表示民众对妈祖的诚挚,

8、下联指出祖庙所在地的自然特色3。而福州的地理位置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四面都被山环绕,属于盆地地貌。气候为潮湿 闷热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因此,民居的建设尤其需要重视遮阳和通风。所以我们以三坊 七巷“天后宫”建筑特点为例进行分析,三坊七巷的建筑作为民间住宅,其特点为:进深略大、 屋檐较长、长廊数量多,且天井尺寸较小,有利于遮阳避光,多进式合院纵深布置,天井、敝 廊、敞厅前后连通,有利于通风和排湿,民居内部冬暖夏凉,适宜人居4。“天后宫”,整体布局为坐南朝北,临街的方向设有三个大门,内里分别为前殿、正殿和后殿。院内的路是由石板 铺就,两侧有木头建构的长廊,廊柱上刻有精美的图案,主殿顶部有一座藻

9、井,由七层如意的 托架堆叠而成,美观豪华,是福建古建筑风格独有的。见图 2,殿的正中供奉的是妈祖神像,后殿则供奉道教九尊神像,以及在殿内各处摆放着象征天圆地方的“斗”,这五一不体现了 天后宫独特的道教文化氛围。三、结语妈祖信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文化总是由小范围产生影响逐渐扩大 至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由先秦至明清的这一历史阶段,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海上保护神和水神,无论是在国家祀典的范畴或是仅在民间流传,妈祖崇拜的产生由湄洲当地逐渐扩散,在随 后的岁月里扩大着文化感染力。由此我们总结出妈祖信仰最显著的特性强大的亲和力,这 便是妈祖有别于其他信仰的的特性,信众的随意性让妈祖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了更好的群众 基础。基金项目:(福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福建地方妈祖文化及民俗研究、201713470032)参考文献1 张大任.宋代妈祖信仰起源探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6):48-52.2 (明)佚名:天妃显圣录,载妈祖文献史料汇编著录卷,中国档案出版社,2009 年。3 凌晓明.基于民俗建筑文化的湄州岛妈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及景观构筑建议D.华南 理工大学,2010.4 曹兵武.留住城市历史之根铸造城市文化之魂福州三坊七巷探索以社区博物馆综合 保护与传承城市文化遗产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1(2):79-86.(作者单位: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