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xx 日期:【摘要】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中医称“伤风”。它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30%-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其发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由于个体的差异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主要对其进行对症治疗,一般一周左右患者多会自行康复。抗感冒药大多数是非处方药,购买时方便,所以造成了药物滥用的普遍现象。因此这种“大病去医院,小病去药店”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认同,感冒药几乎成了每个家庭的必备药物。而在日常生活中,好多患者将几种感冒药同时服用的现象也常有发生,如果不懂得合理用药,很可能会造成无法想象的后果,所以合理用药就是对自己健康负责
2、的表现。【关键词】 抗感冒药合理应用不良反应1 感冒分类及症状1.1 病毒性感染 主要表现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状及病毒寄主和侵袭组织器官导致炎症损伤而引起的局部症状。人体的病毒性感染分为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慢病毒感染。多数情况下的感染呈隐性感染(指人体感染病毒后,不出现症状,但可产生特异性抗体)。少数为显性感染(指人体感染病毒后,出现症状)。显性感染中多数病毒性感染表现为急性感染,发病急、病程短,多在12 周内自愈,少数表现为潜伏性感染(如疱疹病毒感染等)和慢性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 1.2 细菌性感染 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扁桃体或咽部红肿及疼痛比较明显,白细胞总数和中
3、性粒细胞百分数均见高,对有发热症状的上呼吸道感染者,用退热药物如阿司匹林或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等治疗退热效果较差,缓解较慢。 2 抗感冒药的分类抗感冒药主要有中药、西药、中西结合药 2.1 中药 中药主要有感冒清热冲剂,可以完全根治2.2 西药 速效伤风胶囊、抗过敏药,抗组胺药等2.3 中西结合药 结合中药治根,西药见效快等优点,分时调服,效果更好3 抗感冒药物的主要成分:目前医药界还尚未研究出特异性对抗感冒的治疗方法,因此抗感冒药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对症治疗。用于全面对抗感冒的众多症状,抗感冒药多被制成复方制剂,常包括解热镇痛、抗病毒、咳嗽、减轻鼻粘膜充血、和抗过敏这5 大成分。3.1 解热镇痛
4、成分: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消炎痛)、双氯芬酸和扑热息痛(对乙 酰氨基酚)等,其中以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最为常用。阿司匹林用于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也可抑制血小板凝集,用于防治血栓的形成, 该药药用于发热、感冒、流感等;而对乙酰氨基酚其解热作用和阿司匹林 相似,只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而对正常体温几乎无影响,对乙酰氨基酚 几乎无消炎抗风湿作用,本品为非处方药。不诱发溃疡,主要适用于头痛、发热,缓解多种轻度至中度偏头痛、痛经、关节痛、肌肉痛及神经痛等。 普通感冒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头痛、发热及全身不适等。其过敏患者(阿 司匹林哮喘)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代替治疗。 3.2 抗病毒成分:如金刚
5、烷胺、吗啉胍、阿昔洛韦、利巴韦林。主要作用:能阻止或延缓流感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穿透,抑制病毒的复制,用于防止流行性感冒,而利巴韦林为光谱抗病毒药,其抑制病毒mRNA 的合成以及抑制某些病毒的依赖RNA 的 RNA 聚合酶。金刚烷胺主要用于甲型流感的预防。3.3 抗过敏成分:如扑尔敏、氯雷他定、苯海拉明等。其主要作用有抗过敏、中枢镇静、减轻其他症状。但值得注意的是扑尔敏嗜睡的不良反应比较明显,不适于司机、高空作业等职业患者服用。苯海拉明具有抗过敏、镇静催眠和加强镇咳药的作用。氯雷他定是比较新的抗过敏药,作用强且基本没有嗜睡的不良反应,主要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和鼻痒及眼部过敏性瘙
6、痒和烧灼感等,也可用于缓解荨麻疹及其他过敏性疾病。3.4 减轻鼻黏膜充血成分: 如伪麻黄碱、麻黄碱。两者都属于拟肾上腺素类药物,具有收缩血管、舒张支气管、中枢神经兴奋作用。药物特点:伪麻黄碱选择性较高,收缩鼻黏膜血管的作用较强,减轻鼻塞,减少清鼻涕,较少有刺激心脏引起心悸和收缩外周血管引起血压升高的不良反应。麻黄碱:止咳、升压、中枢兴奋作用较强。3.5 止咳成分 如右美沙芬、可待因。中枢性止咳药,镇咳、平喘。镇咳作用强于可待因,无镇痛作用,长期服用无成瘾性或耐药性,治疗剂量下无呼吸抑制作用,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引起的无痰干咳。在同等剂量下,镇咳作用较可待因时间长,也可用
7、于夜间止咳,以保证睡眠。4 各成分作用机制4.1 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前列腺素的合成(包括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以及阻断痛觉神经末梢的冲动而产生镇痛作用。也可通过调节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产生解热作用, 对正常体温没有影响。4.2 盐酸伪麻黄碱:为口服减轻鼻粘膜充血剂,也为收缩血管药。主要通 过促进去甲肾上腺素释放,间接发挥拟交感神经作用,具有选择性的收缩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消除鼻粘膜充血、肿胀、减轻鼻塞症状。4.3 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为H1 受体阻断剂。本品中马来酸氯苯那敏通过阻断H1 受体而对抗组胺的过敏效应,用于鼻粘膜水肿、充血、鼻塞、鼻痒、喷嚏
8、,大量鼻粘膜分泌物等症状。4.4 盐酸金刚烷胺:抗病毒药。能特异性抑制甲型流感性感冒病毒能阻止或延缓流感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穿透,影响病毒的吸附、穿入和脱壳过程。主要用于防治A 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疾病。4.5 咖啡因:有祛除疲劳、兴奋神经的作用,可收缩脑血管,缓解头痛、乏力等症状。4.6 喷托维林(咳必清):能选择性抑制延髓咳嗽中枢,大剂量应用时可抑制呼吸道感受器,产生较轻局麻作用和松弛痉挛支气管平滑肌的阿托品 样作用。呈现外周性镇咳作用,适用于小儿百日咳。5 根据感冒症状合理用药8抗感冒药是我们最常用的药物,而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市销的抗感冒药品种日渐繁多,有中成药及西药,且很多药物组成类
9、似,因此药物作用也大同小异;抗感冒药的合理使用应根据症状、病情、药物成分、患者的年龄、特征、职业、伴发症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注意防范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使其患者明确病因,合理用药,提高抗感冒药疗效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例如发热、头痛、肌肉痛、咳、痰、喘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常单独出现、或同时并见或相互加重,在治疗呼吸疾病时除了针对病因的抗感染、抗炎、抗过敏等治疗外,还应配合使用镇咳药、祛痰药、解热镇痛药以缓解症状,防止病情的发展,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据报道 1998 年全球在非处方(OTC)药市场中,抗感冒药物的销售额占第二位,达17.2%,因此,正确应用本类药品和充分认识其ADR 对社会
10、、家庭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如下列几种药的用法简析: 5.1 镇咳药 镇咳药是作用于咳嗽反射弧中的不同环节来抑制咳嗽反射的药物。根据药物作用部位不同,镇咳药分为中枢性镇咳药和外周性镇咳药两类。有些药物兼有中枢和外周两种抑制作用。 5.1.1 中枢性镇咳药是一类通过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发挥镇咳作用,常用中枢性镇咳药有可待因、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其中可待因镇咳 作用强大,治疗剂量无呼吸抑制作用,主要用于其他无效的剧烈无痰干咳和中等强度的疼痛,对于干咳伴有胸痛的患者尤为适宜。右美沙芬可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无痰干咳。无镇痛作用,喷托维林又称咳必清,它为合成的非依赖性镇咳药,兼有中枢和外周镇咳作用,
11、镇咳强度为可待因的三分之一,存在局麻作用,可抑制呼吸道感受器,有助于止咳,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无痰干咳。尤其适用于小儿百日咳。 5.1.2 外周性镇咳药是通过降低咳嗽反射弧中感受器的敏感性、抑制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的传导而发挥作用。常用药物有苯佐那酯又名退嗽、苯丙哌林又名咳快好、二氧丙嗪、苯丙哌林等。二者均可抑制肺牵张感受器及感觉神经纤维,减少咳嗽冲动的传导而产生镇咳作用。其中苯佐那酯主要用于刺激性干咳、咳嗽等,而苯丙哌林为非依赖性镇咳药,除了与苯佐那酯有相同作用外,还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具有中枢性和外周性双重镇咳作用,镇咳作用强大,无呼吸抑制作用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刺激性干咳。有痰夜者应
12、与祛痰药合用。 5.2 祛痰药 祛痰药是能促进呼吸道腺体分泌,使痰液稀释;黏稠度降低,裂解痰中 黏性成分,降低痰液黏稠度而利于痰液咳出;,改善痰液排除功能的药物。痰夜刺激气管黏膜引起咳嗽,祛痰药清除痰夜的作用也起到间接的镇咳、 平喘作用,有利于控制继发感染。其主要有黏痰稀释药、黏痰溶解药、黏 痰调节药三类。5.2.1 痰液稀释药是可刺激消化道,引起轻度恶心,反射性增加呼吸道腺体分泌,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的药物。常用的药物有氯化铵和愈甘醚等, 其中氯化铵除了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腺体分泌增加,使痰液稀释,利于咳出外,口服吸收后少量经呼吸道黏膜排除,产生高渗作用而带出水分,痰液进一步被稀释而易于咳出。愈
13、甘醚除了祛痰作用还有轻度镇咳作用主要用于感冒中的有痰咳嗽症状。5.2.2 黏痰溶解药 能分解痰液中的黏性成分,降低痰液黏稠性而使之易于咳出的药物主要的有乙酰半胱氨酸又名痰易净和溴己新又名必嗽平,其中痰易净临床主要用于大量黏痰阻塞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的紧急情况,非紧急情况的痰液黏稠、咳痰困难者,采用雾化吸入给药。溴己新主要用于急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哮喘等伴有黏痰不易咳出者。浓痰需与抗菌药合用。5.2.3 黏痰调节药能促进呼吸道黏滞性低的黏蛋白分泌,降低痰液黏度而利于排痰的药物。常用的是羧甲司坦又名羧甲基半胱氨酸,本药主要是调节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低黏度的唾液黏蛋白的分泌,减少高黏度的岩藻
14、黏蛋白合成。还可降低痰液黏滞性而利于痰液咳出。起效快,用于感冒引起的痰黏难咳患者。 5.3 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中的环氧合酶,使其前列腺素PG 的生物合成减少,时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恢复正常。通过散热增加而降低发热者体温。解热镇痛药仅有中等成度镇痛作用,作用部位为外 周,主要用于组织损伤或炎症引起的疼痛,如关节痛、肌肉痛、头痛、痛 经等,对内脏绞痛、急性锐痛无效,对慢性钝痛如感冒引起的头痛、肌肉 痛有明显疗效。也可通过脊髓和其他皮质下中枢发挥作用。常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成分有: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和扑热息痛5(对乙酰氨基酚)等,其中以对乙酰氨基酚最为常用。 5.4 其他对症治疗 5.4.1 对于头痛发热,可选用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和氨基比林(对乙酰氨基对肝脏损害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常用药有:康必得、 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