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39KB ,
资源ID:1307914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30791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华族离散与身份认同——马新及印华女性小说的例析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华族离散与身份认同——马新及印华女性小说的例析Word文档格式.docx

1、马华女作家;新华女作家;印华女作家作者简介:马峰,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博士后,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东南亚华文文学、东 南亚华侨华人历史。朱崇科,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华文文学、 鲁迅研究、文学理论(广东珠海519082).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 - 1398 (2016) 06 -0099 -13DOL10.16067ki.35-1049c.2016.06.010华人流动性极强,其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族裔散居(diaspora)指某个种族出于外界力量或 自我选择而分散居住在世界各地的情况(用通俗的话讲即是移民现象

2、)。中国人初离故土成为 第一代移民,其身份具有双重性。海外华人从居住国再迁移,于是便有了三重身份。多次跨界就 形成多重身份,而移民永远具有流动性、多元性与不确定性。移民是一种旅行文化,在居住中旅 行,在旅行中居住,它本身包含着“连续与断裂、本质与变迁、同质与差异之间的历史性对 话”。廖建裕以“根”来概括中华移民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及族群认同,将其分为归根、生 根、失根与无根,在全球化年代,“浮萍无根”则变成了今天的华族新移民共有的概念。霍尔 (Stuart Hall)也认为,文化身份认同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总是混杂的(hybrid)。根性及混杂性 都具有多元性,其实是相同概念的变体,都可言喻归属

3、感的不断变化。在日常言语里,认同(identification)的概念牵涉到描述(describing)、命名(naming)及分 收稿日期:2016-10-20 张京媛 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前言。 Clifford James, Travelling Cultures, , in Cultural studies , edited by L. Grossberg , C. Nelson and P. A. Treichler , New York: Routledge , 1992 , p. 108. 廖建裕现当代的中华移民及其后裔:归根、生根、失根与无根

4、,吉隆坡: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第八届国际会议主题 演讲,2013年8月17日下午2: 00-3: 00o Stuart Hall, The formation of a Diasporic Intellectual; An Interview with Stuart Hall by KuanHsing Chen , in Stuart Hall: Critical Dialogues in Cultural Studies , edited by David Morley and Kuan-Hsing Chen ,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 2005 , p

5、. 504. 类(classifying)的过程。从类别来说,认同可以包括政治认同、民族认同、宗教认同、文化认 同等多方面。海外华人的认同以地域性来看,可分为“在地认同”与“故国认同”。早期的华人 大多属于故国认同,包括认同中国国籍、中华文化等。当前的华人多是在地认同,以政治上认同 当地政府为主,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仍倾向于“文化故国”。文化故国,可称之为“想象的故 国”,是一种精神的家园,喻指对本身民族文化的依恋而形成的归属感,主要指精神层面,而不 是政治层面的故国。对海外华人而言,文化故国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是政治层面的中国认 同。对海外移民群体而言,认同与离异都是主体的人对客体文化的反应

6、,即对主流文化的应对策 略。认同应该是自由平等的主观抉择,如果主流文化过分强势,以强制同化的方式去达到文化认 同,那么必然产生离异。即使弱势文化迫于形势而屈从,也只能得到貌合神离的效果,结局导致 两败俱伤,也就不利于文化的发展。-离散与认同华人移民的离散经验影响其身份认同,根据移民的先后可以分为三个批次,每个批次都具有 不同的阶段特征。第一批华人,也就是第一代移民,有着浓重的侨民意识及落叶归根情怀,只把 移居地当作暂时的停留,大都具有衣锦还乡与光宗耀祖的念头。作为离乡背井的海外开拓者,他 们既有对家乡亲人的眷恋,也有在当地安居奋斗的创业心。他们是远离故国乡土的离散群体,其 认同倾向于中国,但对

7、当地已渐渐产生留恋与感情。爱薇的回首乡关便体现了第一代移民 对故国的回望情绪,这也是整代人的集体乡愁。想到中国家乡走走的念头不是没有,这是从前到南洋来的先辈们,心中隐伏着的共同愿 望,杜竹标当然也不能例外。尤其是那些在那里还有亲人的,这份感情更是浓烈,纵然是远 隔千山万水,也割舍不了。海外华人进入另一个文化空间,经历着文化断裂的焦虑与苦恼,特别是一旦与异邦异族的文 化碰撞时,便擦出光亮,“乡愁”因之而转化为文化归属的大命题。第二批华人,在海外土生 土长的华裔群体,他们已落地生根。虽有一些“文化中国”的想象,但认同已定位于所在国, 其“故乡”已指向本土所在地3 “对于那些生在东南亚、长在东南亚的

8、第二代、第三代华人而 言,所在国理所当然的就是他们的祖国,是他们所依恋、所思念的故土与故乡。浓稠的本土情 结,构成东南亚华人新的集体性记忆由于长期的本土滋养及隔代距离,他们对祖籍地已略 感陌生。黄叶时的锦绣山庄表现东马小镇的华人家庭,虽然长辈们依旧保留华人传统习俗, 但是年轻辈并不了解与中国的关系。“唐山,这名字,是留着泥土味,在上一代的记忆中是缅怀 的,对水香来说又是陌生和渺茫。”第三批华人,多指第三代及其后裔,他们是新世代华人。 面临世界全球化趋势,其认同观念趋于不稳定状态。这种不稳定性可指“地球村式”认同,此 观念在所在国的政治变革及种族分歧时便会不可阻挡,也就是再移民潮流。这批新世代的

9、华人再 移民趋于精英化,留学生占有一定比重,他们往往学成定居当地。此外,还有技术移民及投资移 民,多属高学历的专业人士及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群体。 Chris Barker , The SAGE Dictionary of Cultural Studies , London , Thousand Oaks &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 2004 , p. 92.(2!爱薇 爱薇文集中篇小说,蕉赖:方正出版社,2014年,第37页。 杨匡汉 中华文化母题与海外华文文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61页。(4!王列耀等 趋异与共生:东南亚华文文学新镜像,

1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32页。 黄叶时露从今夜白,古晋:砂膀越华文作家协会,1992年,第71页。在东南亚地区,华族的离散与认同又有其特殊性。随着时代历史的演进,东南亚各国逐渐走 向独立建国。同时,中国的新国籍法颁布,不再承认双重国籍。再者,冷战时代与意识形态的影 响,东南亚各国与新中国的政治外交关系相对紧张而微妙。黄枝连讲到,某些东南亚国家在冷战 时代所推行的反共、反华、排华政策,迫使华族人士在“同化”和“归化”中选择出路。政治 上和经济上的迫害,加上文化教育权利的剥夺,在于造成那么一种困境,迫使弱势民族在物质上 和精神上处于一种破产状态,产生虚无主义和投降主义。就马新及印

11、尼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纷纷独立建国,这可以视为华族认同的重要分水岭。独立前,在当地的第一批华人涵括性最 广,可以包括从早期移民史至建国之前的数代人。第二批华人,指土生土长的一代,主要包括横 跨独立前后的华裔。第三批华人,指独立后出生的华裔,他们经历着国家制度的新变革,华人权 益受到当地政策调整的冲击及制衡。马来西亚、新加坡与印尼,由于国家实施不同的民族政策及 华文教育政策,因此华族的离散与认同也有很大差异。目前,东南亚各国的华人大多归化入籍当 地,长期的生活让华人选择扎根当地,这是“落叶归根”的故土情怀到“落地生根”的在地意 识转变,慢慢形成对所在国的政治认同,这是一种自然发展的大势所趋

12、。具体到东南亚的女性境遇及女性写作,她们所呈现的离散与认同又带有些许性别色彩。在不 同的地区、时代、语境下,女性主义或女性写作的形态不一。东西方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 能拘泥于被想象和被表述的话语,当然对西方理论不可一律照搬。东方人生活的世界虽与西方不 同,然而却有着完备的组织结构,有其民族的、文化的和认识论的独特特征和内在一致的原 则。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脉络体现其东方色彩,并不是激进奔放的狂飙突进,而是跋涉 迂回的含蓄省思。中国妇女从未有过自己独立的行动纲领和生存宗旨,因此现代女性写作不可能 像西方女权或女性主义文学那样,以全面更新的思维和自我界定,进行文化话语的渗透,并赋予 其鲜明

13、的性别政治意义涅东南亚华文文学源于中国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其女性文学也不可避免 的受到此潮流影响。虽然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同属东方文化圈,其文化也有较多相似性,但是椰风 蕉雨的风土民情又赋予其独特的南洋色彩。由此而言,东南亚华文女性文学同中国文学、西方文 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本土性的张扬又让其迥异于二者。迈克克朗(Mike Crang)从人文 地理学角度阐述“有关地区的写作”,他提到文学作品的描述涵盖了对地区生活经历的分析, “这些充满想像的描述使地理学者认识到了一个地方独特的风情,一个地区特有的精神这 样的地理描述不注重位置是否准确,也不是细节的罗列。”所谓“地区精神”,一是对当地华人 日常生

14、活的描写,以朴实无华的笔法细致再现生活的逼真原貌;二是以本土为故事发展的背景, 展现当地社会生态的独特性。女作家从多方位去观照本土,以真情实感抒发对本土的国民、政 治、历史的多重沉思与关怀。或从人性及文化角度观照华人女性及社群,传达出超越性别与族群 的生命豁达情怀。这种本土情怀,掺杂着自省与批评,表现为在地的沉思,更深层意旨则是对华 人生存窘境的反思。东南亚的华人女性,不同于西方女性,不同于东方其他地区的女性,也不同 于当地其他族群的女性。她们的思想变化更为微妙,其本源来自祖籍地中国的传统伦理,同时又 黄枝连 东南亚华族社会发展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1992年,第313页- 沈玲 中国经验

15、:海外华文诗歌文化表征L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第119-125页- 美爱德华W萨义德 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950页。李少群 追寻与创建:现代女性文学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引言。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1页。 受到世界潮流与当地习俗的影响。就族群境遇而言,除新加坡之外,华族都属于弱势族群。就性 别而言,相对于男性的强势,她们又处于性别劣势。因此,东南亚华人女性大都身处双重弱势地 位,具有多重边缘性。她们表现离散与认同的主题,但书写策略更具柔性细腻的特点。二马来西亚:压制与抗拒下的认同在国家公共领域,马华文学被定位为马来西亚的族群文学,它并未被纳入国家文学范畴。伊 斯迈胡辛(Ismail Hussein)在1971年9月号的文学曾撰文专论“马来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