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对外汉语教 学中,如果教师能采用恰当的教学技巧,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迅速掌握所学 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字源法是通过对汉字字形来源的展示,帮助学生掌握字形、理解字义、分析词义、强化记 忆的一种课堂教学技巧。在众多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中,字源法是极其特殊的一种。因为 现在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技巧,大多借鉴于西方学者对第二语言教学法的研究,而字源法则是 根据汉字特有的表意特征总结出来的,是对外汉语教学独有的教学技巧。下面笔者就从汉字教学和词汇教学两个方面探讨字源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 字源法在汉字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来说,汉字往往是他们学习的难点和最大
2、困难。他们认为汉字难认、难写、难记。面对汉字教学的现状,很多教师也一筹莫展。其实,汉字由象形文字发展而 来,现在很多汉字字形还保留着某些象形的特征。这些汉字往往能见形知义。我们如果用字源 法教学,从字形入手,给学生展示汉字的本源,并向学生解释汉字字形和它所代表的意义之间 的关系,就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汉字。不仅如此,对汉字字源的展示和讲解会给枯燥的汉 字教学带来趣味性。同时,很多汉字蕴含着文化因素,分析它们的字源也对学生了解掌握中国 文化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这种技巧并不适用于所有汉字的教学,它一般用于教授形象性比较 强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下面我们分别举例说明。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给象形下的
3、定义是:“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如,人:(甲);日: (甲);水:雨:牛:羊: (甲)等等。这类汉字形象性非常强,在教学中,我们只要展示这些字的本源,稍加讲解即可。许慎给指事下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如:本: (金)。说文解字:“木下曰本。”“木”下面加上一个符号表示树根之所在,故本意是树根(地上的部分)。末:“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木”上加一横表明树梢所在的位置,故本意为“树梢”。刃: (甲)。“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刀”旁边加上一点,表明刀锋之所在。甘:“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外面是“口”的象形,“口”中有一横表示食物。食物含于口中舍不得咽下,表示味道甜
4、美。曰:“词也。从口,乙声;亦象口气出也。”“口”上面加一横,表示从口中出来的气,即口中发出的声音。许慎给会意下的定义是:“比类合谊,以见指撝”。在形声的造字法广泛使用之前,会意是 最重要的造字法。因此,用这种方法造出的汉字很多,且大多形象性较强,非常适合使用字源 法教学。从:“相听也。从二人。”一人跟随一人向外走,有随从的意思。北:“乖也。从二人相背。”二人相背为北,所以,战斗中,失败的一方转身逃跑为“败北”。保:“养也。”一人抱着一个孩子。固有保全、保护等意思。牧:“养牛人也。从攴从牛。”右手执木棍赶牛之形,故有放牧牛或牛群之意,后来词义扩大为放牧一切家畜。寇:“暴也。从攴从完。”外来的人
5、右手执棍打屋内的人,意思有两个:一个是名词“外寇”;另一个是动词“侵入”。二 字源法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字源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早已被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的专家学者所重视,很多 对外汉语教师经常使用这一技巧进行汉字教学。然而,传统的字源法只应用于汉字教学,并不 应用于词汇教学。经过我们长期的思考与实践,发现字源法在词汇教学中同样有用武之地。词是由语素组成的。而一般来说,汉语中一个语素基本对应一个汉字。我们分析汉字的字 源就找到了汉字的理据。因此,把词拆分成语素再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词的理据,从而 加深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近义词辨析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有些近义词就可以使用
6、字源法进行辨 析。在此,我们试举一例:辨析“改变”和“变化”。这两个词有一个相同的语素“变”,因此这两个词词义的共同点就是某人或某事物和原来不 同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词词义的区别。既然“变”是两者相同的语素,那么它们的区别就 主要体现在“改”和“化”上面。改: (甲)。“更也。”左边是一个孩子跪着,右边是一只右手拿着一个木棍。那么这个字的意思就可以理解为家长在教育犯了错误的孩子。这样,我们就找到了“改”这 个字的理据。根据“改”字的理据,我们可以总结出“改变”这个词词义的要点有两个:第一是存在问题; 第二是有人为因素。下面我们来看“变化”中的化字。化:“变也。”“化”和“变”互文见义。这
7、个字的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一个倒转的人。古人认为变化之大莫过于倒转,因此取人形倒转表示“变化”之意。这就是 “化”这个字的理据。我们经常说思想变化了,天气变化了等,再结合我们分析的“化”字的理据,可以很容易地 知道“变化”这个词的词义中不一定存在问题;也不一定有人为因素。我们可以用下表来表示“改变”和“变化”这两个词的主要区别:综上所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字源法在汉字教学和词汇教学中都可以发挥作用。然而, 目前学术界还鲜有人对字源法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给予足够的重视。希望我们的研究能抛砖引 玉,使字源法能更好地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注 释崔永华、杨寄洲.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 参考文献1 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 蒋可心.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邹晓丽.基础汉字形义释源说文部首今读本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74 陈涛.常用汉字浅释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责任编辑:肖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